显示屏幕以及终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08953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7 07:36
显示屏幕以及包括所述显示屏幕的终端设备,所述显示屏幕包括:显示面板;第一壳体,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一侧;第二壳体,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另一侧,其中,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超出所述显示面板的部分之间形成空隙;摄像头模组,设置在所述空隙的第一区域,并且所述摄像头模组的镜头组的光轴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或所述第二壳体平行;以及光反射单元,设置在所述摄像头模组的透镜组顶部,其中在第一壳体上与光反射单元对应的位置上设置开口,使得垂直于所述开口的光线通过所述开口照射到所述光反射单元,以及所述光反射单元将通过所述开口的光线反射到所述摄像头模组的所述透镜组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屏幕以及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诸如笔记本或平板电脑之类的终端设备的便携性的研究正在不断发展,其中使终端设备轻薄化一直是研究的重点之一。随着技术的进步,诸如终端设备的显示屏幕之类的部件的厚度不断降低。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显示屏幕的厚度的很薄,因此其能够容纳的摄像头模组的尺寸非常小(如,具有30万像素的摄像头模组)。因此,很难在具有很薄的厚度的显示屏幕上设置具有高素质(如,像素分辨率、高分辨率镜头等)的摄像头模组。此外,如果在显示屏幕上设置具有高分辨率的摄像头模组,则很难降低显示屏幕的厚度。因 此,需要一种能够集成具有高素质的摄像头模组的超薄显示屏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屏幕,包括显示面板;第一壳体,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一侧;第二壳体,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另一侧,其中,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超出所述显示面板的部分之间形成空隙;摄像头模组,设置在所述空隙的第一区域,并且所述摄像头模组的镜头组的光轴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或所述第二壳体平行;以及光反射单元,设置在所述摄像头模组的透镜组顶部,其中在第一壳体上与光反射单元对应的位置上设置开口,使得垂直于所述开口的光线通过所述开口照射到所述光反射单元,以及所述光反射单元将通过所述开口的光线反射到所述摄像头模组的所述透镜组上。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主板单元,配置来与显示单元和处理单元连接;处理单元,配置来产生图像信号,并且通过所述主板单元将所述图像信号发送到所述显示单元;以及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包括显示面板;第一壳体,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一侧;第二壳体,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另一侧,其中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超出所述显示面板的部分之间形成空隙;摄像头模组,设置在所述空隙的第一区域,并且所述摄像头模组的镜头组的光轴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或所述第二壳体平行;以及光反射单元,设置在所述摄像头模组的透镜组顶部,其中在第一壳体上与光反射单元对应的位置上设置开口,使得垂直于所述开口的光线通过所述开口照射到所述光反射单元,以及所述光反射单元将通过所述开口的光线反射到所述摄像头模组的所述透镜组上。通过上述配置,可以在显示屏幕上的边缘区域(边框区域)形成的空间内、与显示屏幕的外壳平行地设置摄像头模组,也就是摄像头模组的镜头组的光轴与显示屏幕的外壳平行。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摄像头模组的镜头组采用的镜头较多(其镜头组高度较大),也可以将摄像头模组设置在具有较薄的厚度的显示屏幕中。此外,通过设置在摄像头模组的透镜组顶部的光反射单元将通过显示屏幕的对应位置上设置的开口照射到光反射单元的光线反射到摄像头模组的透镜组,即使摄像头模组的镜头组的光轴与显示屏幕的外壳平行,摄像头模组也能够获得来自显示屏幕外部的光线(图像),并且基于该光线形成图像。附图说明图I是图解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显示屏幕的结构的截面图;以及图2A-B是图解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显示屏幕中与摄像头模组连接的印刷电路板的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例。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附图中, 将相同的附图标记赋予基本上具有相同或类似结构和功能的组成部分,并且将省略关于它们的重复描述。下面,将参照图I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显示屏幕。图I是图解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显示屏幕的示意图。这里,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显示屏幕可以是诸如笔记本、PC或平板电脑之类的终端设备的显示屏幕。如图I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显示屏幕I至少可以包括显示面板11、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3、摄像头模组14和光反射单元15。第一壳体12是用户在观看显示屏幕I时面向用户一侧(即,显示屏幕I正面)的壳体,并且可以由诸如塑料或金属之类的材料制成。第二壳体13是用户在观看显示屏幕I时背向用户一侧(即,显示屏幕I背面)的壳体,并且可以由诸如塑料或金属之类的材料制成。通常,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3通过粘合剂或框体(未示出)固定在一起,并且将显不面板11固定在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3之间,并且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3组成显示屏幕I的外壳部分。与现有技术类似,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3的尺寸(边长)通常大于显示面板11的尺寸,因此在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3超出显示面板11的部分(下面将其称为边框部分)之间形成空隙。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所形成的空隙中设置诸如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如,水平和垂直扫描电路)之类的电路(未示出)。此外,在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3的边框部分之间形成的空隙的预定区域上设置摄像头模组14。这里,预定的区域可以是空隙的任意区域。通常,将摄像头模组14设置在显示面板11的上侧的空隙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设置摄像头模组14的方向,使得摄像头模组14中包含的镜头组的光轴与第一壳体12和/或第二壳体13平行。例如,摄像头模组14中包含的镜头组的光轴与显示面板11的厚度方向垂直。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摄像头模组14中包含的镜头组的光轴与第一壳体12和/或第二壳体13平行,因此摄像头模组14不能直接获得来自显示屏幕I外部的光线以形成图像。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摄像头模组14的透镜组顶部设置光反射单元15。这里,光反射单元15可以由三棱镜或反射镜组成。此外,在第一壳体12上与光反射单元15对应的位置上设置开口,使得来自显示屏幕I外部的光线可以通过该开口照射到光反射单元15。在这种情况下,光反射单元15将通过开ロ的光反射到摄像头模组14的镜头组上,使得摄像头模组14的镜头组将所接收到的光线成像在摄像头模组14的图像传感器(如,CXD或CMOS感光元件)上。在现有技术中,如果采用具有较高分辨率的图像传感器的摄像头模组作为显示屏幕I的摄像头模组14,则该图像传感器的尺寸通常较大,并且导致摄像头模组14的镜头组需要在较大的范围(对应于图像传感器的尺寸)上成像。在这种情况下,摄像头模组14通常沿光轴方向具有较高的高度。此外,如果采用具有多个镜片的镜头组(其抗畸变能力強,成像较好)作为摄像头模组14的镜头组,摄像头模组14也通常沿光轴方向具有较高的高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按照现有技术那样,与显示屏幕I的第一壳体12和/或第二壳体13的边框区域形成的空间内、与第一壳体12和/或第二壳体13的延伸方向垂直地设置镜 头组高度较高的摄像头模组14,则会导致显示屏幕I的整体厚度的増加。然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在显示屏幕上的边框区域形成的空间内、与显示屏幕的外壳(第一和/或第二壳体)平行地设置摄像头模组14,也就是摄像头模组14的镜头组的光轴与显示屏幕I的外壳平行。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采用高度较高的镜头组作为摄像模组的镜头组,也可以将摄像头模组14设置在具有较薄的厚度(其形成的空隙较窄)的显示屏幕I中。此外,通过设置在摄像头模组14的透镜组顶部的光反射単元15将通过显示屏幕I的对应位置上设置的开ロ照射到光反射単元15的光线反射到摄像头模组14的透镜组,即使摄像头模组14的镜头组的光轴与显示屏幕的外壳平行,摄像头模组14也能够获得来自显示屏幕外部的光线(图像),并且基于该光线形成图像。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具有较薄厚度的显示屏幕I中应用具有较高的镜头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显示屏幕,包括 显示面板; 第一壳体,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ー侧; 第二壳体,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另ー侧,其中,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超出所述显示面板的部分之间形成空隙; 摄像头模组,设置在所述空隙的第一区域,并且所述摄像头模组的镜头组的光轴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或所述第二壳体平行;以及 光反射単元,设置在所述摄像头模组的透镜组顶部, 其中在第一壳体上与光反射単元对应的位置上设置开ロ,使得垂直于所述开ロ的光线通过所述开ロ照射到所述光反射単元,以及 所述光反射単元将通过所述开ロ的光线反射到所述摄像头模组的所述透镜组上。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屏幕,其中 所述光反射单元为棱镜以及反射镜之一。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屏幕,其中所述摄像头模组进ー步包括 设置在所述镜头组下侧的图像传感单元, 其中所述图像传感单元至少包括传感器像素阵列、控制单元、数据处理単元和数据输出单元;以及 其中在所述传感器像素阵列两侧设置所述控制単元、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和所述数据输出单元。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屏幕,进ー步包括 第一电路板,设置在所述摄像头模组的下側,并且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或所述第二壳体垂直;以及 第二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空隙的第二区域,并且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或所述第二壳体平行, 其中所述第一电路板配置来传送来自摄像头模组的数据,并且与所述第二电路板连接,以及 在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置用于对来自摄像头模组的进行图像处理的图形处理单元。5.—种终端设备,包括 主板単元,配置来与显示单元和处理单元连接; 处理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宙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