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08008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7 06: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撑臂,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上述主体的边缘向同一侧弯折形成对称的弯折部,上述主体的两端向其长度方向分别延伸形成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上述第一安装部形成有与主体位于同一平面内的第一安装平面;上述第二安装部形成有与弯折部末端位于同一平面内的第二安装平面;上述第一安装平面和第二安装平面均设有安装孔,上述主体设有固定结构。有益之处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支撑臂结构简单,在第一安装平面和第二安装平面上均设有安装孔,用于固定支撑臂;与主体一体成型的多个支撑住使得支撑臂适用范围增加,而且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撑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支撑臂
技术介绍
支撑臂是一种适用范围较广的支撑结构,结构简单的支撑臂更是市场的大势所趋,目前市场上的支撑臂大多因为结构复杂、使用不便而受到制约,所以开发出一种功能多样、结构简单的支撑臂显得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臂,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支撑臂,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上述主体的边缘向同一侧弯折形成对称的弯折部,上述主体的两端向其长度方向分别延伸形成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上述第一安装部形成有与主体位于同一平面内的第一安装平面;上述第二安装部形成有与弯折部末端位于同一平面内的第二安装平面;上述第一安装平面和第二安装平面均设有安装孔,上述主体设有固定结构。前述的支撑臂,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安装平面与主体之间还形成有过渡面。前述的支撑臂,其特征在于,上述过渡面形成有多条加强筋。前述的支撑臂,其特征在于,上述主体至少设有一个安装孔。前述的支撑臂,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结构为与上述主体一体成型的多个支撑柱,上述支撑柱内形成支撑孔。前述的支撑臂,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撑柱低于上述弯折部的高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本专利技术的支撑臂结构简单,在第一安装平面和第二安装平面上均设有安装孔,用于固定支撑臂;与主体一体成型的多个支撑住使得支撑臂适用范围增加,而且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支撑住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 图2是图I的仰视 图3是图I的俯视 图4是图I的侧视图。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主体,2、弯折部,3、第一安装平面,4、第二安装平面,5、安装孔,6、过渡面,7、加强筋,8、支撑柱,9、支撑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具体的介绍。参见图I至图4,本专利技术的支撑臂包括主体1,主体I的边缘向同一侧弯折形成对称的弯折部2,弯折部2所在平面与主体I所在平面垂直。同时,主体I的两端向自身长度方向分别延伸形成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形成有与主体I位于同一平面内的第一安装平面3 ;第二安装部形成有与弯折部2末端位于同一平面内的第二安装平面4。鉴于此,第二安装平面4与主体I之间还形成有过渡面6。为了增加过渡面6的强度,过渡面6还可以形成有多条加强筋7。 第一安装平面3和第二安装平面4均设有安装孔5,用于与其他固定件连接后以固定支撑臂本身。为了进一步增加固定的可靠性,主体I上至少还设有一个安装孔5。为了起到支撑作用,主体I设有固定结构。优选的固定结构为与上述主体I 一体成型的多个支撑柱8,支撑柱8内形成支撑孔9,便于支撑臂本身的功能扩展,使其适用范围更广。而且,支撑柱8最好低于弯折部2的高度,这样整体支撑臂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支撑臂,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上述主体的边缘向同一侧弯折形成対称的弯折部,上述主体的两端向其长度方向分别延伸形成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上述第一安装部形成有与主体位于同一平面内的第一安装平面;上述第二安装部形成有与弯折部末端位于同一平面内的第二安装平面;上述第一安装平面和第二安装平面均设有安装孔,上述主体设有固定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支撑臂,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安邦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维金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