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芸专利>正文

治疗头晕野菊花中药口服液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804543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6 2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头晕野菊花中药口服液,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野菊花200-400份、玉米须20-400份、白果100-300份、夏枯草100-300份,本中药口服液特点是能使患者痊愈,见效快,效果好,毒副作用小,起到标本兼治、扶正不滞邪、祛邪不伤正的作用,无复发,成本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特别涉及ー种治疗头晕野菊花中药ロ服液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头晕是一种常见的脑部功能性障碍,也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为头昏、头胀、头重脚轻、脑内摇晃、眼花等的感觉。患者感到外周环境或自身在旋转、移动或摇晃,称为头晕。头晕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最常见于发热性疾病、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颅脑外伤综合症、神经症等。此外,还见于贫血、心律失常、心カ衰竭、低血压、药物中毒、尿毒症、哮喘等。抑郁症早期也常有头晕。头晕可単独出现,但常与头痛并发。头晕伴有平衡觉障碍或空间觉定向障碍时,本病的临床表现特征是头晕与目眩,轻者仅眼花,头重脚轻,或摇晃浮沉感,闭目即止;重则如坐车船,视物旋转,甚则欲仆。或兼目涩耳鸣,少寐健忘,腰膝酸软;或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汗出肢冷等。发作间歇期长短不一,可为数月发作一次,亦有一月数次。常可有情志不舒的诱因,但也可突然起病,并可逐渐加重。眩晕若兼头胀而痛,心烦易怒,肢 麻震颤者。应警惕发生中风。正如清代李用粹《证治汇外·卷ー ·中风》所说“平人手指麻木,不时眩晕,乃中风先兆,须预防之。”中医药用于治疗头晕的药物,由于具有副作用小、疗效好的特点,故很受人们青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ー种副作用小、疗效好,用于治疗头晕野菊花中药ロ服液及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治疗头晕野菊花中药ロ服液,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野菊花200-400份、玉米须20-400份、白果100-300份、夏枯草100-300份。所述的治疗头晕野菊花中药ロ服液,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野菊花300份、玉米须300份、白果200份、夏枯草200份。所述的治疗头晕野菊花中药ロ服液及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取药材野菊花300份、玉米须300份、白果200份、夏枯草200份,用水煎煮二次,每次用水量为药材重量的8-10倍量,煎煮二次,每次1-2小吋,滤过,滤液浓缩成在60-65°C测相对密度为I. 10-1. 25的清膏,加こ醇至使含こ醇量为60%,搅匀,静置,滤过,取滤液回收こ醇,浓缩成含固体重量65-67 %的浸膏,加入蔗糖20 %、炼蜜12 %、防腐剂1_3 %,原液灌封,辐照灭菌,包装成品,制成ロ服液,即得。 服用方法每天3次,一次服用量为IOml,用药6天为I个疗程,服药后多在2_5天见效,1-2个疗程治愈。本中药ロ服液特点是能使患者痊愈,见效快,效果好,毒副作用小,起到标本兼治、扶正不滞邪、祛邪不伤正的作用,无复发,成本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专利技术所选用的中药原料中,野菊花苦、辛、微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玉米须甘、淡、平、归膀胱、肝、胆经、利胆退黄、利尿退肿、止血、泄热通淋、平肝利胆;白果甘、苦、涩、平、有毒,归肺经,敛肺定喘、止带、缩尿;夏枯草辛、苦、寒,归肝、胆经,清肝火、散郁结、平肝阳;本专利技术ロ服液可迅速解除头昏眼花,头重脚轻,记忆力明显下降的症状;专药专治,疗效显著。注意事项孕妇禁用。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原料药野菊花300份、玉米须300份、白果200份、夏枯草200份。制法取药材野菊花300份、玉米须300份 、白果200份、夏枯草200份,用水煎煮二次,每次用水量为药材重量的8-10倍量,煎煮二次,每次1-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成在60-65°C测相对密度为I. 10-1. 25的清膏,加こ醇至使含こ醇量为60%,搅匀,静置,滤过,取滤液回收こ醇,浓缩成含固体重量65-67%的浸膏,加入蔗糖20%、炼蜜12%、防腐剂1-3%,原液灌封,辐照灭菌,包装成品,制成ロ服液,即得。实施例2:原料药野菊花400份、玉米须400份、白果300份、夏枯草300份。制法取药材野菊花400份、玉米须400份、白果300份、夏枯草300份,用水煎煮二次,每次用水量为药材重量的8-10倍量,煎煮二次,每次1-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成在60-65°C测相对密度为I. 10-1. 25的清膏,加こ醇至使含こ醇量为60%,搅匀,静置,滤过,取滤液回收こ醇,浓缩成含固体重量65-67%的浸膏,加入蔗糖20%、炼蜜12%、防腐剂1-3%,原液灌封,辐照灭菌,包装成品,制成ロ服液,即得。实施例3:原料药野菊花200份、玉米须20份、白果100份、夏枯草100份。制法取药材野菊花200份、玉米须20份、白果100份、夏枯草100份,用水煎煮二次,每次用水量为药材重量的8-10倍量,煎煮二次,每次1-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成在60-65°C测相对密度为I. 10-1. 25的清膏,加こ醇至使含こ醇量为60%,搅匀,静置,滤过,取滤液回收こ醇,浓缩成含固体重量65-67%的浸膏,加入蔗糖20%、炼蜜12%、防腐剂1-3%,原液灌封,辐照灭菌,包装成品,制成ロ服液,即得。实施例4 临床试验I) 一般资料头晕目眩患者57例,其中男15例,女42例,年龄16_70岁,平均年龄50岁。2)治疗方法ロ服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中药ロ服液,每天3次,一次服用量为10ml,6天为I个疗程。3)疗效标准具体疗效分以下三级治愈头晕目眩症状全部消失;好转晕目眩症状明显减轻;无效用药I个疗程后,头晕目眩症状毫无消失。4)治疗结果用本专利技术药物治疗头晕目眩患者57例服药后多在2-5天见效,1-2个疗程治愈。其中治愈35例,好转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 4%。实施例5:典型病例孟某,女,55岁,患者自述近4周,头晕,伴有恶心、呕吐、耳鸣、听カ减退、失眠,服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中药ロ服液,服用I疗程,症状有明显好转,继服I疗程,痊愈,3个月后追访,未见复发。实施例6 典型病例简某,男,25岁,患者自述近3周,头晕,视觉、精神、发音、吞咽障碍,月艮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中药ロ服液,服用I疗程,症状有明显好转,继服I疗程,痊愈,3个月后追 访,未见复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治疗头晕野菊花中药ロ服液,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 野菊花200-400份、玉米须20-400份、白果100-300份、夏枯草100-300份。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头晕野菊花中药ロ服液,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 野菊花300份、玉米须300份、白果200份、夏枯草200份。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头晕野菊花中药ロ服液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芸
申请(专利权)人:黄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