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出料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99044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4 20:08
一种底出料盒,包括一具有水平方向开口的盒体以及盖设在所述盒体开口处的一盒盖,所述盒盖包括上下铰接且连接处可向所述盒体外侧拱起的一上盒盖以及一下盒盖,所述上盒盖的顶端与所述盒体的顶端相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底出料盒的盒盖设置为可折叠的结构,从而盒盖在开启时中部可适当进行弯折以使得底端顺利避开底出料盒底端附近的障碍物,该种结构的盒盖底端打开时所需的运动空间大大减小,杜绝了由于底部空间限制而导致底出料盒的盒盖无法打开的情形的发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集装箱部件,尤其涉及一种罐式集装箱上的底出料盒
技术介绍
为了卸料的方便,罐式集装箱的底部通常会设置有底部卸料ロ,底部卸料ロ上连接有控制卸料ロ启闭用的底出料阀,并且上述的底 部卸料ロ以及底出料阀通常会容置于一底出料盒中。目前常用的底出料盒的结构可參阅图I和图2所示,其包括ー盒体I以及ー盒盖2',所述盒盖2'由一块整板制成,顶部通过上铰链23与所述盒体I相铰接。当需要打开所述盒盖2'时,所述盒盖2'以顶端为旋转轴底端向外侧上方旋转开启。然而,上述结构的盒盖2'在打开时其底端需要ー个较大的运动空间,但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所述盒盖2,的底端附近常常设置有其它直立的部件(例如附图中的挡板500),在该种情形下由于其它部件的阻挡,所述盒盖2'往往就会无法打开,因而无法进ー步对底出料盒内部的底出料阀进行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底出料盒所存在的盒盖底端打开时需要较大的运动空间,故而经常出现由于底端空间限制无法打开盒盖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ー种底出料盒,包括一具有水平方向开ロ的盒体以及盖设在所述盒体开ロ处的ー盒盖,所述盒盖包括上下铰接且连接处可向所述盒体外侧拱起的一上盒盖以及一下盒盖,所述上盒盖的顶端与所述盒体的顶端相铰接。所述的底出料盒,其中,所述上盒盖包括一上盖板以及ー上盖沿,所述上盖板盖设在所述盒体开ロ处的上部,所述上盖沿为所述上盖板的顶端以及两侧端朝向所述盒体弯折延伸而成。所述的底出料盒,其中,所述底出料盒还包括至少ー个上铰链,所述上铰链包括一个上铰轴以及旋转连接在所述上铰轴上的两个上铰链板,其中一个上铰链板连接在所述盒体外侧的顶端,另一个上铰链板连接在所述上盖沿的顶端。所述的底出料盒,其中,所述下盒盖包括一下盖板以及ー下盖沿,所述下盖板盖设在所述盒体开ロ处的下部,所述下盖沿为所述下盖板的底端以及两侧端朝向所述盒体弯折延伸而成,所述上盖沿的底端与所述下盖沿的顶端在水平方向上为错位设置。所述的底出料盒,其中,所述底出料盒还包括至少ー个下铰链,所述下铰链包括一个下铰轴以及旋转连接在所述下铰轴上的两个下铰链板,其中一个下铰链板连接在所述上盖板朝向盒体内的表面的底端,另ー个下铰链板连接在所述下盖板朝向盒体内的表面的顶端。所述的底出料盒,其中,所述底出料盒还包括一把手,所述把手连接在所述下盒盖朝向盒体外的表面的中部。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底出料盒的盒盖设置为可折叠的结构,从而盒盖在开启时中部可适当进行弯折以使得底端顺利避开底出料盒底端附近的障碍物,该种结构的盒盖底端打开时所需的运动空间大大减小,杜绝了由于底部空间限制而导致底出料盒的盒盖无法打开的情形的发生。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技术的底出料盒关闭时与其附近的挡板的主视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底出料盒关闭时与其附近的挡板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底出料盒关闭时与其附近的挡板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底出料盒关闭时与其附近的挡板的侧视图(图中箭头所示方向为开启初始时需施力的方向)。图5是本技术的底出料盒开启初始与其前方的挡板的侧视图(图中箭头所示方向为进ー步开启时需施力的方向)。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底出料盒可应用在罐式集装箱的底部卸料ロ。为了进ー步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请參阅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的底出料盒包括ー盒体I以及盖设在所述盒体I开ロ处的ー盒盖2,还可以包括一把手3。所述盒体I具有水平方向开ロ,所述盒体I的开ロ可呈长方形。所述盒盖2包括上下铰接且连接处可向所述盒体I外侧拱起的一上盒盖21以及一下盒盖22,还可以包括至少ー个上铰链23以及至少ー个下铰链24。所述上盒盖21的顶端与所述盒体I的顶端相铰接,所述上盒盖21可包括ー上盖板211以及ー上盖沿212。所述上盖板211盖设在所述盒体I开ロ处的上部,所述上盖沿212为所述上盖板211的顶端以及两侧端朝向所述盒体I弯折延伸而成。所述下盒盖22包括一下盖板221以及ー下盖沿222,所述下盖板221盖设在所述盒体I开ロ处的下部,所述下盖沿222为所述下盖板221的底端以及两侧端朝向所述盒体I弯折延伸而成。所述上盖沿212的底端与所述下盖沿222的顶端在水平方向上为错位设置,以使得所述盒盖2的上盒盖21与所述下盒盖22的连接处向盒体I的外侧拱起时,所述上盖沿212与所述下盖沿222之间不会形成干渉。所述上铰链23包括ー个上铰轴231以及旋转连接在所述上铰轴231上的两个上铰链板232,其中ー个上铰链板232连接在所述盒体I外侧的顶端,另ー个上铰链板232连接在所述上盖沿212的顶端。所述下铰链24包括ー个下铰轴241以及旋转连接在所述下铰轴241上的两个下铰链板242,其中ー个下铰链板242连接在所述上盖板211朝向盒体I内的表面的底端,另ー个下铰链板242连接在所述下盖板221朝向盒体I内的表面的顶端。所述把手3连接在所述下盒盖22朝向盒体I外的表面的中部。请參阅图4和图5所示,该底出料盒的盒盖2的底端附近设置有ー挡板500,此时当需要将所述盒盖2打开时,需要经过如下的步骤首先,沿图4中的箭头方向向斜上方拉动所述把手3,从而使得所述上盒盖21与所述下盒盖22的连接处向所述盒体I外侧拱起,此时所述下盒盖22的底端在所述挡板500与所述盒体I之间的空档内向上移动,并一直持续该动作至所述下盒盖22的底端高于所述挡板500的顶端;然后,再进ー步向远离盒体I的方向拉动所述拉手3,使得所述下盒盖22的底端向外翻转至所述盒盖2的整体被拉平;最后,向斜上方拉动所述把手3,进而整体打开所述盒盖2。本技术的底出料盒的盒盖设置为可折叠的结构,从而盒盖在开启时中部可适当进行弯折以使得底端顺利避开底出料盒底端附近的障碍物,该种结构的盒盖底端打开时所需的运动空间大大减小,杜绝了由于底部空间限制而导致底出料盒的盒盖无法打开的情形的发生。然而,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出料盒,包括一具有水平方向开口的盒体以及盖设在所述盒体开口处的一盒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包括上下铰接且连接处可向所述盒体外侧拱起的一上盒盖以及一下盒盖,所述上盒盖的顶端与所述盒体的顶端相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底出料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盒盖包括一上盖板以及一上盖沿,所述上盖板盖设在所述盒体开口处的上部,所述上盖沿为所述上盖板的顶端以及两侧端朝向所述盒体弯折延伸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出料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出料盒还包括至少一个上铰链,所述上铰链包括一个上铰轴以及旋转连接在所述上铰轴上的两个上铰链板,其中一个上铰链板连接在所述盒体外侧的顶端,另一个上铰链板连接在所述上盖沿的顶端。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春荣李金磊沈红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通中集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