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仁鸿专利>正文

研粉机的分离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9793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研粉机的分离机构,该研粉机包含有:吸送粉机构、分离机构、研磨机构、磨轮调整机构、驱动机构等,其中磨轮调整机构包含有:内磨轮,具一高强度的弹片;及一离心盘,利用数调整件精确调整内磨轮与外磨轮间的距离及平行度;另外高强度的弹片提供研磨压力过大时的弹性缓冲,以避免磨轮的损坏。分离机构利用环架设置数分离叶片,分离叶片外围设有导流过滤机构,以将微粒子导流分离排出收集。藉由上述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具有以下优点:可以精确调整内磨轮与外磨轮间的距离及平行度,并可承受/缓冲过大研磨压力,能将研磨好的微粒子粉体,藉由导流过滤分离排出收集。(*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研粉机,尤其是指一种研粉机的分离机构,其其利用环架设置数分离叶片,分离叶片外围设有导流机构,以将研磨好的微粒子导流分离排出收集。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生活品质的提升,相对地于工业水准的要求亦日趋严格,尤其是在环保意识抬头以及食品、药品制造的GMP标准制定后,一台能符合1.成份,2.噪音,3.含铁量(主要来源是磨轮损耗),4.温度,5.污染等多项严格GMP标准的研粉机,就显得格外殷切。然而迄今不但国内尚无制造能通过GMP检验的研粉机的能力,即便是国外亦少有合格的机器。其次,一台设计完善的研粉机必需考虑五大因素1.扭力,2.离心力,3.破坏力,4.温度,5.噪音。而五种因素间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马达或传动轴将能量传入研粉机时,先产生扭力,再由扭力形成离心力,离心力传达至磨轮后藉由磨轮的重力即形成研磨所需的破坏力,而在产生破坏力的同时又带来了温度的提升以及噪音的问题,各个因素间环环相扣,皆不容忽视。而早期研粉机的设计,其马达转速固定,所以输入的扭力也就固定,相对地其破坏力也就固定,公知的雷蒙式的磨轮式研粉机(Raymond Ring-Roll Mill)即属此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研粉机的分离机构,设于主体内部的传动轴上方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机构包括:二个上下对应的环架,其内设有透空部,其周缘设有孔;及数个分离叶片,其一侧上下端各设有套柱,该套柱套设于该二环架的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仁鸿
申请(专利权)人:张仁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