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身保温的试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94684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3 2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身保温的试管,上端为开口部,下端为球形封底部,其特征在于,从开口部到球形封底部设置有外层和内层,外层与内层中间为夹层,该夹层在上端开口部处被封环封死。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双层抽真空结构的保温试管,使液体样本能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温度,不需要再放入到水浴箱内进行加温,使用方便,提高实验/检测速度。同时,能有效的节约能源,避免样本在水浴箱内的交叉感染,保证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真实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试管,特别涉及ー种具有自身保温功能的试管。
技术介绍
试管是实验室最常用的玻璃仪器,用于盛装各种溶液或试剂。有时,实验室采集或配制的待检溶液具有一定的温度(例如血液样本37°C),试管盛装后并不能马上检测,样本温度在室温状态下会迅速下降,等加载到仪器上温度已经不能满足检测的要求,此时会造成样本浪费。因此,采样/配置后往往需要将样本连同试管一起放入水浴箱内进行保温。这样ー来,既增加了实验的准备环节,又加大了样本在水浴箱内的交叉感染机会。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实验周转速度,研制ー种具有自身保温功能的试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显著降低样本的热对流及热传导速度、自身能保温的试管。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ー种可自身保温的试管,上端为开ロ部,下端为球形封底部,其特征在干,从开ロ部到球形封底部设置有外层和内层,外层与内层中间为夹层,该夹层在上端开ロ部处被封环封死。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夹层内被抽真空。所述的夹层内可以被充填透明的保温材料。所述位于球形封底部的夹层中充填化学产热剂,试管上端开ロ部处封环上开有针孔连通夹层,该针孔平时密封,用时打开。本专利技术利用双层中空玻璃结构(可抽真空、可填充保温材料),有效降低了待测样本的热对流和热传导,可较长时间维持样本温度,使用方便、实验周转速度快,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取消了放入水浴箱内进行加温的试管保温方法,能有效的节约能源,避免样本在水浴箱内的交叉感染,保证检测的正确性和真实性。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试管的一个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试管的另ー个结构示意图。图I、图2中1、外层;2、内层;3、夹层;4、封环;5、球形封底部;6、化学产热剂;7、针孔。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ー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如图I所示,ー种可自身保温的试管,上端为开ロ部,下端为球形封底部5,从开ロ部到球形封底部5为双层玻璃结构,包括外层1,内层2,外层I与内层2中间为夹层3,该夹层3在上端开ロ部处被封环4封死,该夹层为中空层,可以被抽真空。本实施例双层真空试管,经血液样本验证,在同样的待检温度许可范围内(37 土 1°C ),双层真空试管保温效果(5. Omin)是传统单层玻璃试管(Imin)的5倍,满足了实验的要求。实施例ニ图I中的外层I与内层2中间夹层3中可以充填透明的保温材料,如氧化锑锡(ATO)水性隔热透明浆料,该材料在可见光区(380 780nm)具有很好的透过率,而在近红外区(780 2500nm)却具有高阻隔率,保温效果好,经血液样本验证,在同样的待检温度许 可范围内(37±1°C),填充透明保温层试管保温效果(4. 9min)接近抽真空的保温效果。实施例三如图2所示,球形封底部5的外层I与内层2中间夹层3中充填化学产热剂6,试管上端开ロ部处封环4上开有针孔7连通夹层3,该针孔7平时密封,用时打开,使空气与化学产热剂6作用缓慢产热,实现试管内溶液样本被自动无源保温。化学产热剂6可采用接触空气易氧化的细铁粉为产热剂,合理选择针孔7的孔径大小和化学产热剂6的填充量,即可调节缓释温度,保温效果在20 40°C可以调节,使用灵活,适用于不同样本的保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身保温的试管,上端为开口部,下端为球形封底部,其特征在于,从开口部到球形封底部设置有外层和内层,外层与内层中间为夹层,该夹层在上端开口部处被封环封死。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自身保温的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层内被抽真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广浩罗二平谢康宁刘娟吴小明汤池闫一力孙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