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便携式超声波驱蚊装置,它在外壳内置有复位电路、外部晶体振荡电路、由TMS320C242芯片构成的超声波信号发生模块、分压电路、由DAC0800芯片构成的数模信号转换器、电流-电压信号转换电路和电压放大电路,在电压放大电路上连接有发出超声波扫频信号的蜂鸣器;并且其超声波信号发生模块、分压电路、数模信号转换器、电流-电压信号转换电路还可由型号为80C51单片机芯片代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具有驱蚊效果好、使蚊子不易产生适应性的优点,而且还具有结构简单、制作容易的优点;此外,还具有只需改动设置在芯片内的软件的参数就可改变整个超声波扫频频段参数和各频段的间隔时间参数的优点。(*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便携式超声波驱蚊装置,属于超声波驱蚊
技术介绍
根据生物学原理可知,双翅目包括蝇、蚊、蚋、蠓和虻等害虫,这些害虫是危害人畜健康和农林生产的重要害虫。另据生物学研究,虽然不同种类的生物具有不同的特征频率,但由于双翅目昆虫的特征频率比较接近,这就使得用超声波驱杀双翅目害虫成为可能。而现有技术中的超声波驱蚊技术正是基于这一理论而产生的。目前,现有技术中超声波驱蚊的方法都是根据蚊子特定的频率而制作出只能产生这种特定频率信号的超声波装置来驱蚊的。但是,根据生物学研究可知,蚊子与其它生物一样也具有适应性,即它们的特征频率会随环境改变而不断发生变化。当蚊子的特征频率发生改变后,现有技术中的超声波驱蚊装置就失去了驱蚊的作用。因此,现有技术中的超声波驱蚊装置存在着驱蚊效果差、能够驱赶的蚊子种类较少、并且蚊子容易适应其发出的特征频率、从而使其超声波驱蚊装置失去作用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有效地驱杀多种蚊子、又能使蚊子不易适应其发出的驱蚊频率信号、并且驱蚊效果好、结构简单的新型便携式超声波驱蚊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是这样构成的它包括外壳(1)和蜂鸣器(2),蜂鸣器(2)嵌在外壳(1)表面,在外壳(1)内置有由按钮开关S、电容C1和电阻R1组成的复位电路(3)、由电容C2、C3和石英晶体振荡器X组成的外部晶体振荡电路(4)、由TMS320C242芯片构成的超声波信号发生模块(5)、由电阻R2~R4组成的分压电路(6)、由DAC0800芯片构成的数模信号转换器(7)、由电阻R5、R6及运算放大器YF组成的电流—电压信号转换电路(8)和由电阻R7、R8和三极管T组成的电压放大电路(9),并且复位电路(3)与超声波信号发生器(5)的Reset端口连接,外部晶体振荡电路(4)分别与超声波信号发生器(5)的X1和X2端口连接,超声波信号发生器(5)的Tout端口与数模信号转换器(7)的B2端口连接,数模信号转换器(7)的Iout1和Iout2端口分别与电流—电压信号转换器(8)中的运算放大器YF的反向输入端和正向输入端相连接,电流—电压信号转换电路(8)的输出端与电压放大电路(9)连接,蜂鸣器(2)与电压放大电路(9)中的三极管T的集电极相连;其超声波信号发生器(5)中的TMS320C242芯片可由TMS320C2000系列芯片替代。此外,超声波信号发生模块(5)、分压电路(6)、数模信号转换器(7)、电流—电压信号转换电路(8)还可由型号为80C51单片机芯片(10)代替,并且复位电路(3)与单片机芯片(10)的Reset端口连接,外部晶体振荡电路(4)分别与单片机芯片(10)的X1和X2端口连接,单片机芯片(10)的信号输出端P3.4与电压放大电路(9)连接;80C51芯片可由8051系列芯片和8031系列芯片替代。在外壳(1)的表面上设有电池正极插口(12)和电池负极插口(13)和设有外接变压器插孔(1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发射出的超声波扫频信号是将20KHz~70KHz的频带分成10~1000个频段依次发射,这样使得蚊子不易适应所产生的超声波扫频信号。因此,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不仅具有驱蚊效果好、使蚊子不易产生适应性的优点,而且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制作容易的优点;此外,本技术还具有只需改动设置在TMS320C242芯片(或80C51芯片)内的软件的参数而无须改动硬件电路就可改变整个超声波扫频频率的带宽或组成整个扫频频率带宽的各个频段的参数以及各频段的间隔时间参数的优点。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 当按下按钮开关S后,电源Vcc接通TMS320C242芯片(或80C51芯片)的Reset和Ready端口,使得该芯片复位并开始执行设置在该芯片内的软件程序,同时由于外部晶体振荡电路(4)为TMS320C242芯片(或80C51芯片)提供了系统时钟信号,因而执行程序后将产生频率范围为20K~70KHz、并且被分为10~1000个频段的超声波扫频信号。所产生的超声波扫频信号可以为以下四种类型①每个频段的频率变化范围为定值,不同频段之间的时间间隔为定值;②每个频段的频率变化范围为定值,不同频段之间的时间间隔为不同的值;③每个频段的频率变化范围为不同的值,不同频段之间的时间间隔为定值;④每个频段的频率变化范围为不同的值,不同频段之间的时间间隔也为不同的值。当修改设置在TMS320C242芯片(或80C51芯片)内的软件的频率参数后,可使所产生的超声波扫频信号的上、下限频率发生变化,即改变所产生的超声波扫频信号的频率范围,同时也可改变组成整个频率范围的每个频段的频率变化的值。当修改设置在TMS320C242芯片(或80C51芯片)内的软件的时间参数后,可改变超声波扫频信号每个不同频段之间的时间间隔值。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采用TMS320C242芯片的电路原理示意图;附图2为采用单片机80C51芯片时的电路原理图;附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外壳、2蜂鸣器、3复位电路、4外部晶体振荡电路、5超声波信号发生器、6分压电路、7数模信号转换器、8电流—电压信号转换电路、9电压放大电路、10超声波信号发生器、11外接变压器插孔、12电池正极插口、13电池负极插口。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例制作时,其外壳(1)可采用塑料或金属材料制作,所使用的电子元件均采用市场上出售的成品,将蜂鸣器(2)嵌在外壳(1)表面,并在外壳(1)内安装上由按钮开关S、电容C1和电阻R1组成的复位电路(3)、由电容C2、C3和石英晶体振荡器X组成的外部晶体振荡电路(4)、由TMS320C242芯片构成的超声波信号发生模块(5)、由电阻R2~R4组成的分压电路(6)、由DAC0800芯片构成的数模信号转换器(7)、由电阻R5、R6及运算放大器YF组成的电流—电压信号转换电路(8)和由电阻R7、R8和三极管T组成的电压放大电路(9),运算放大器YF可采用市场上出售的型号为LM358的成品,将复位电路(3)与超声波信号发生器(5)的Reset端口连接,外部晶体振荡电路(4)分别与超声波信号发生器(5)的X1和X2端口连接,超声波信号发生器(5)的Tout端口与数模信号转换器(7)的B2端口连接,数模信号转换器(7)的Iout1和Iout2端口分别与电流—电压信号转换器(8)中的运算放大器YF的反向输入端和正向输入端相连接,电流—电压信号转换电路(8)的输出端与电压放大电路(9)连接,蜂鸣器(2)与电压放大电路(9)中的三极管T的集电极相连即成;其超声波信号发生器(5)中的TMS320C242芯片还可由市场上出售的TMS320C2000系列芯片替代。此外,在制作时,还可将本技术装置中的超声波信号发生模块(5)、分压电路(6)、数模信号转换器(7)、电流—电压信号转换电路(8)用型号为80C51单片机芯片(10)代替,并且将复位电路(3)与单片机芯片(10)的Reset端口连接,外部晶体振荡电路(4)分别与单片机芯片(10)的X1和X2端口连接,将单片机芯片(10)的信号输出端P3.4与电压放大电路(9)连接即可;其80C51单片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便携式超声波驱蚊装置,它包括外壳(1)和蜂鸣器(2),蜂鸣器(2)嵌在外壳(1)表面,其特征在于:在外壳(1)内置有由按钮开关S、电容C1和电阻R1组成的复位电路(3)、由电容C2、C3和石英晶体振荡器X组成的外部晶体振荡电路(4)、由TMS320C242芯片构成的超声波信号发生模块(5)、由电阻R2~R4组成的分压电路(6)、由DAC0800芯片构成的数模信号转换器(7)、由电阻R5、R6及运算放大器YF组成的电流-电压信号转换电路(8)和由电阻R7、R8和三极管T组成的电压放大电路(9),并且复位电路(3)与超声波信号发生器(5)的Reset端口连接,外部晶体振荡电路(4)分别与超声波信号发生器(5)的X1和X2端口连接,超声波信号发生器(5)的Tout端口与数模信号转换器(7)的B2端口连接,数模信号转换器(7)的Iout1和Iout2端口分别与电流-电压信号转换器(8)中的运算放大器YF的反向输入端和正向输入端相连接,电流-电压信号转换电路(8)的输出端与电压放大电路(9)连接,蜂鸣器(2)与电压放大电路(9)中的三极管T的集电极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桥,金力,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刘桥,金力,刘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