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泰山医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库蚊幼虫生防菌的水体释放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793511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3 1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库蚊生防菌的释放方法。该方法在细孔网袋内装有感染后的库蚊幼虫,放于库蚊幼虫水体中,与在水体中直接释放生防菌相比,该方法萌发率高,生防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技术,具体的是涉及。
技术介绍
库蚊主要孳生于人居附近的污染水体中,城市中的污水池、臭水沟、雨水井积水、下水道积水、花园及果园的肥水缸、建筑工地的坑洼积水均是其主要的孳生场所。库蚊也是最重要的卫生害虫之一,一方面通过活动骚扰人的生活,另一方面可通过叮咬吸血传播班 氏丝虫病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等传染性疾病,防治意义重大。传统的蚊虫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然而由于大量化学杀虫剂的长期使用,蚊虫的抗药性也日益严重,迫使人们使用更高剂量的杀虫剂来杀灭蚊虫,导致蚊虫对化学杀虫剂产生更强、更广谱的抗性,形成恶性循环,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人员中毒事件也缕有发生。因此,如何开发对蚊虫高效,对人体安全的环境友好型杀虫剂,已成为当今需要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生物防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蚊虫的生物防治主要包括寄生性的生防菌和捕食性的巨蚊、剑水蚤和鱼类,生防菌由于培养和贮存比较方便,受到了更多的重视。然而,在蚊虫生防菌的研究中,实验室内的效果均不错,但在现场应用中的表现比较差,主要与释放方法有关系,传统的释放方法主要是在目标水体中喷洒菌体或孢子,但其在新环境中的生存力较差,因而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库蚊幼虫生防菌的释放方法,该方法在水体中定点释放被寄生的库蚊幼虫,使虫体上寄生的生防菌在新水体中有一段时间的适应期,从而提闻菌体的生存力,提闻防治效果。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其步骤如下(1)将生防菌孢子按IO6个/ml的浓度接入正常库蚊幼虫的饲养盆中,接菌12h; (2)选取网孔直径约为Imm的纱网制作网袋; (3)将接好菌,感染后的库蚊幼虫装入(2)中的网袋,收紧网口; (4)将(3)中的网袋定点放入防治的目标水体中,水体没过网袋口; (5)将(4)中网袋口收紧,固定于水体旁。本专利技术以装有感染后的库蚊幼虫的网袋为释放载体,该方法在水体中定点释放被寄生的库蚊幼虫,使虫体上寄生的生防菌在新水体中有一段时间的适应期,从而提高菌体的生存力,提高防治效果。与在水体中直接释放生防菌相比,该方法萌发率高,生防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I不同释放方法对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杀蚊幼效果的影响。图2不同释放方法对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杀蚊幼效果的影响。图3不同释放方法对淡紫色拟青霉Paecilomyces Iilacinus杀蚊幼效果的影响。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步骤如下 (1)将生防菌按最佳比例接入正常库蚊幼虫的饲养盆中,接菌; (2)选取网孔直径约为Imm的纱网制作网袋,网袋口径约5mm,网袋长度约10cm,网袋口有长度可调的松紧绳; (3)将接好菌,感染后的库蚊幼虫装入(2)中的网袋,拉紧网口; (4)将(3)中的网袋定点放入防治的目标水体中,以水体没过网袋口IOcm为宜; (5)将(4)中网袋口的拉绳拉紧,固定于水体旁; 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库蚊幼虫生防菌的释放方法,能提高释放效率,减少生防菌的死亡,从而提闻防治效果。以下实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限制。 实例 分别以接种球抱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和淡紫色拟青霉Paecilomyces Iilacinus后5 d的3龄淡色库蚊幼虫约30头放入网袋内后,取户外污水,分成6份,接入实验室饲养的库蚊,每份约有淡色库蚊幼虫50头,其中3份以盛有50头接菌淡色库蚊的网袋释放,另3份直接加入球孢白僵菌孢子,使孢子浓度达到IO6个/ml。每天统计幼虫感染后的死亡数,计算累计统死亡率。结果表明,对三种蚊虫生防菌而言,网袋释放法的杀蚊幼效果均显著优于直接释放孢子的方法(见图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库蚊幼虫生防菌的水体释放方法,其步骤如下(1)将生防菌孢子按IO6个/ml的浓度接入正常库蚊幼虫的饲养盆中,接菌12h ;(2)选取网孔直径约为Imm的纱网制作网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忠张一搏于爱莲杨春贵
申请(专利权)人:泰山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