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清泉专利>正文

便拆洗防烫炒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92849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2 13:12
一种便拆洗防烫炒铲,属于厨房厨具技术领域,专为防烫防油而设计。它包含一个炒头(1),一个炒柄(2)连接在炒头(1)上成为一把炒铲;一个金属带螺纹护瓶盖(3)焊接在炒柄(2)的中部;一个从炒柄(2)的尾部穿进并拧在护瓶盖(3)上的防烫护瓶(4);其特征在于:炒柄(2)的中部设有一个护瓶盖(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防烫防油的效果,而且拆洗方便;给初学者提供安全、大胆使用的机会,培养其炒菜等家务技能和兴趣;也是爱清洁人士的好帮手。(*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厨房厨具
,尤其涉及一种便拆洗防烫炒铲
技术介绍
每个假期学校都要求我们在家里学做几道菜来体验生活。但是,拿着炒铲在锅里炒时感到汤雾挺烫的、手上的油味也难洗、一不小心还会被锅里的热油烫伤手背;于是,拿得远一点,可力气又不及大人,使用起来不着力;戴上手套干活又不方便洗菜;在炒铲柄中部加设一个防烫装置,效果是好,但是洗刷炒铲时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拆洗防烫炒铲,给初学者或者怕烫者使用,以达到防烫防油的效果,且方便拆洗干净。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根据消防官兵使用防暴盾牌的原理,在炒铲柄的中部焊加一个可乐瓶盖状的装置,给青少年(或怕烫者)使用时拧上一个无底可乐瓶状的装置,在使用中,把手伸进无底可乐瓶状的装置内并拿着炒铲炒菜。即一种便拆洗防烫炒铲,包含一个炒头I,一个炒柄2连接在炒头I上成为一把炒铲;一个金属带螺纹护瓶盖3焊接在炒柄2的中部;一个从炒柄2的尾部穿进并拧在护瓶盖3上的防烫护瓶4 ;其特征在于炒柄2的中部设有一个护瓶盖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上述方案和结构可知,在开始使用前,防烫护瓶4从炒柄2的尾部穿进并拧在护瓶盖3上,使防烫护瓶4与炒柄2之间形成一个空间,操作者拿在炒柄2的橡胶5上就达到防烫防油的效果;洗刷时,把防烫护瓶4从护瓶盖3上拧下来,然后分别清洗干净,不会留下残物,便于晾干和消毒。可见,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有效、拆洗方便的优点。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图I是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一种便拆洗防烫炒铲,包含一个炒头1,一个炒柄2连接在炒头I上成为一把炒铲;一个金属带螺纹护瓶盖3焊接在炒柄2的中部;一个从炒柄2的尾部穿进并拧在护瓶盖3上的防烫护瓶4 ;其特征在于炒柄2的中部设有一个护瓶盖3。在实施例,炒柄2上附有防热传导的橡胶5 ;炒柄2上的把手部位不像其它炒铲那样增大、而是缩小,并附上橡胶5后呈圆柱形,这样有利于防烫护瓶4的穿装和拆洗。在实施例,焊接在炒柄2上的护瓶盖3为金属结构,且中空,套进炒柄2后并焊固;如果不使用防烫护瓶4时,另备有一个与防烫护瓶4瓶口相当的橡胶拧在护瓶盖3里,以防、残物卡在护瓶盖3的螺纹内,这样使用起来跟普通的炒铲没多大区别。在实施例,防烫护瓶4为玻璃钢结构,且无底,使操作者从无底部伸进去拿在炒柄2的橡胶5上;防烫护瓶4的瓶口上设有与护瓶盖3上的螺纹相吻合的螺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拆洗防烫炒铲,包含一个炒头(I),一个炒柄(2)连接在炒头(I)上成为一把炒铲;ー个金属带螺纹护瓶盖(3)焊接在炒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清泉
申请(专利权)人:邱清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