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东坤专利>正文

一种垫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92540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2 1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垫子,垫子主体包括若干个通过连接筋(2)互相连接在一起的环形支撑筋(4),每一个支撑筋(4)的正面均带有一个凸钮插接座(1),所述凸钮插接座(1)中心带有一个与环形支撑筋(4)中心孔相通的凸钮插接槽;凸钮插接槽由两个相对的短平面内壁(7)以及两个相对的复合面内壁围成,复合面内壁的中部带有弧形内凹面(5),弧形内凹面(5)的两侧分别为复合面平面内壁(6)。新设计的凸钮插接座既能够插接圆形插接柱,又能够插接方形插接柱且方形插接柱受力不会扭转,适合插接不同形状的凸钮,垫子图案设计更加灵活,凸钮连接更加牢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垫子。主要是ー种铺设于室内沙发、座椅以及汽车沙发上的坐垫、靠垫或者坐靠连体垫子。
技术介绍
铺设于室内沙发、座椅以及汽车沙发上的坐垫、靠垫或者坐靠连体垫子,一般包括带有若干个圆形插接孔的垫子主体,在垫子主体上插接安装有若干个凸钮,起到透气、美观和对人体的按摩作用。插接后,由于所述凸钮的插接柱在所述圆形插孔中易于受カ扭转,如果将凸钮设计为方钮,则会在使用中因为插接柱扭转而导致方钮改变角度,打乱凸钮的原有图案。所以现有的上述垫子的凸钮只能设计为圆钮,凸钮形成的图案设计受到很大限制,导致垫子图案比较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垫子,垫子主体具有既能够插接圆形插接柱又能够插接方形插接柱的插接座,适合插接不同形状的凸钮,垫子图案设计更加灵活,凸钮连接更加牢固,克服现有垫子图案单一的缺陷。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ー种垫子,包括垫子主体,所述垫子主体包括若干个通过连接筋互相连接在一起的环形支撑筋,其特征在于每ー个支撑筋的正面均带有ー个凸钮插接座,所述凸钮插接座中心带有ー个与环形支撑筋中心孔相通的凸钮插接槽;所述凸钮插接槽由两个相対的短平面内壁以及两个相对的复合面内壁围成,两个相対的短平面内壁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两个相对的复合面内壁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其中所述复合面内壁的中部带有弧形内凹面,弧形内凹面的两侧分别为复合面平面内壁,两个相対的弧形内凹面围成ー个圆柱空间。还包括插接在所述凸钮插接槽中的方形钮;所述方形钮包括方形钮主体,方形钮主体的内端带有方形插接座,该方形插接座的内端开叉形成两条方形插接腿,两条方形插接腿之间为方形钮收缩槽,两方形插接腿内端分别带有方形钮外翻边;所述的方形插接腿被卡接在所示短平面内壁和复合面平面内壁之间,所述方形钮外翻边位于所述环形支撑筋的中心孔空间内。还包括插接在所述凸钮插接槽中的圆形钮;所述圆形钮包括圆形钮主体,圆形钮主体内端带有ー圆柱状插接柱,该圆柱状插接柱的内端开叉,形成两个弧形插接腿,弧形插接腿之间为圆形钮收缩槽,两弧形插接腿的内端分别带有圆形钮外翻边;所述的圆柱状插接柱被卡接在两个相対的弧形内凹面之间,所述圆形钮外翻边位于所述环形支撑筋的中心孔空间内。所述的凸钮插接槽的外端面位于凸钮插接座之内。所述的连接筋和环形支撑筋的外壁均为圆滑过渡壁面。本技术的积极效果在于第一、新设计的凸钮插接座既能够插接圆形插接柱,又能够插接方形插接柱且方形插接柱受カ不会扭转,适合插接不同形状的凸钮,垫子图案设计更加灵活,凸钮连接更加牢固。第二、连接筋和环形支撑筋的外壁均设计成圆滑过渡壁面,一方面比较美观,另一方面避免了尖鋭部位对使用者的伤害。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垫子主体的局部结构形状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凸钮插接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方形钮的结构形状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圆形钮的结构形状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其中一个组装形式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ー步说明本技术。如图I、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垫子主体,所述垫子主体包括若干个通过连接筋2互相连接在一起的环形支撑筋4,每ー个支撑筋4的正面(即垫子的坐靠面)均带有ー个外形为圆柱状的凸钮插接座1,所述凸钮插接座I中心带有ー个与环形支撑筋4中心孔相通的凸钮插接槽。所述凸钮插接槽由两个相対的短平面内壁7以及两个相对的复合面内壁围成,两个相対的短平面内壁7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两个相对的复合面内壁也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其中所述复合面内壁的中部带有弧形内凹面5,弧形内凹面5的两侧分别为复合面平面内壁6。两个相対的弧形内凹面5围成ー个圆柱空间,用于安装圆柱状插接柱;两个相対的短平面内壁7和四个复合面平面内壁6围成ー个长方体空间,用于安装方形插接腿。制造吋,所述垫子主体通过模具一体成型。本实施例还包括插接在所述凸钮插接槽中的凸钮,所述凸钮包括如图3所示的方形钮和图4所示的圆形钮。在凸钮插接槽中插接何种凸钮由设计图案決定。如图3,所述方形钮包括圆角矩形的方形钮主体9,方形钮主体9的内端带有方形插接座10,该方形插接座10的内端开叉,形成两条方形插接腿11,两条方形插接腿11之间为方形钮收缩槽13,两方形插接腿11内端分别带有方形钮外翻边12。将所述方形钮插入所述凸钮插接槽中后的形式如图5所示,所述的两条方形插接腿11被卡接在所述长方体空间内,方形钮外翻边12位于所述环形支撑筋4的中心孔空间内,两方形插接腿11自然张开状态下该方形钮无法与垫子主体分离,以加强凸钮与垫子主体之间的连接。制造时,所述方形钮通过模具一体成型。如图4,所述圆形钮包括圆形钮主体14,圆形钮主体14内端带有ー圆柱状插接柱15,该圆柱状插接柱15的内端开叉,形成两个弧形插接腿16,弧形插接腿16之间为圆形钮收缩槽17,两弧形插接腿16的内端分别带有圆形钮外翻边18。将所述圆形钮插入所述凸钮插接槽中后,所述的圆柱状插接柱15被卡接在所述圆柱空间内,圆形钮外翻边18位于所述环形支撑筋4的中心孔空间内,两两弧形插接腿16自然张开状态下该圆形钮无法与垫子主体分离,以加强凸钮与垫子主体之间的连接。制造时,所述圆形钮通过模具一体成型。由于圆柱状插接柱15和方形插接座10的根部通常设计成圆弧过渡,所以要求凸钮插接槽的外端面3位于凸钮插接座I之内,为圆柱状插接柱15和方形插接座10预留安装空间8。如图1、2、5所示。所述的连接筋2和环形支撑筋4的外壁均设计成圆滑过渡壁面,一方面比较美观,另ー方面避免了尖鋭部位对使用者的伤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垫子,包括垫子主体,所述垫子主体包括若干个通过连接筋(2)互相连接在一起的环形支撑筋(4),其特征在于每ー个支撑筋(4)的正面均带有ー个凸钮插接座(1),所述凸钮插接座(I)中心带有ー个与环形支撑筋(4)中心孔相通的凸钮插接槽;所述凸钮插接槽由两个相对的短平面内壁(7)以及两个相对的复合面内壁围成,两个相対的短平面内壁(7)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两个相对的复合面内壁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其中所述复合面内壁的中部带有弧形内凹面(5),弧形内凹面(5)的两侧分别为复合面平面内壁(6),两个相対的弧形内凹面(5)围成ー个圆柱空间。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垫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接在所述凸钮插接槽中的方形钮;所述方形钮包括方形钮主体(9 ),方形钮主体(9 )的内端带有方形插接座(10 ),该方形插接座(10)的内端开叉形成两条方形插接腿(11),两条方形插接腿(11)之间为方形钮收缩槽(13),两方形插接腿(11)内端分别带有方形钮外翻边(12);所述的方形插接腿(11)被卡接在所示短平面内壁(7)和复合面平面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东坤张汝元
申请(专利权)人:宋东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