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天松专利>正文

旋转振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9137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旋转振动装置,包括外旋转框架、设在外旋转框架中的内旋转振动容器、设于内旋转振动容器内的物料容器、动力源及传动机构。外旋转框架由动力源经传动机构驱动在绕水平轴公转的同时绕垂直轴自转;内旋转振动容器与外旋转框架之间设有轴向的间隙;物料容器与内旋转振动容器形成刚性固定连接;外旋转框架与内旋转振动容器之间还设有径向及周向限位机构。而径向及周向限位机构限制内旋转振动容器的径向及周向运动,可避免内旋转振动容器在径向及周向方向与外旋转框架发生碰撞而损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旋转振动装置的内旋转振动容器在轴向的振动阻力极小,在双向旋转与高效振动同时作用下,物料的混合、研磨具有很好的效果。(*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合/研磨装置,尤其是指一种可实现高效振动的旋转 振动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子、化学、医药、生物、科研等各行业中,经常需要进行高要求的混 合或研磨。当前,高要求的混合/研磨多采用多方向运动叠加的混合/研磨装置,例如中国技术专利ZL 200420046714.8号所公开的一种旋转振动装置,其包括外旋 转容器、内旋转振动容器、用于装待混合或研磨物料的容器、动力源及传动机 构,所述外旋转容器由动力源经传动机构驱动在围绕水平轴进行公转的同时围 绕垂直轴进行自转;所述内旋转振动容器设置在外旋转容器中,并用弹性构件 与外旋转容器形成柔性固定连接,内旋转振动容器与外旋转容器之间还设有在 外旋转容器绕水平轴进行公转的同时供内旋转振动容器在外旋转容器的轴向振 动的间隙;所述混合或研磨容器设置于内旋转振动容器内部,并借助于紧固件 与内旋转振动容器形成刚性固定连接。这种旋转振动装置可以达到较好的混合 或研磨效果,但其在径向及周向上对内旋转振动容器没有进行限位,在进行混 勻或研磨过程中,内旋转振动容器易发生径向及周向运动,甚至会发生不必要 的碰撞,可能损坏设备。此外,在轴向上还设有弹性构件,对于轴向上的振动 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使得振动效果有所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旋转振动装置,其振动阻 力极小,能实现高效振动,混合或研磨效果很好,且能限制内旋转振动容器在 径向及周向的运动,避免不必要的碰撞。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旋转振动装 置,包括外旋转框架、内旋转振动容器、用于装待混合或研磨物料的物料容器、 动力源及传动机构。所述外旋转框架由动力源经传动机构驱动在围绕水平轴进行公转的同时围绕垂直轴进行自转;所述内旋转振动容器设置在外旋转框架中, 内旋转振动容器与外旋转框架之间设有在外旋转框架绕水平轴进行公转的同时 供内旋转振动容器在外旋转框架内沿轴向振动的间隙;所述物料容器设置于内 旋转振动容器内部,并借助于紧固件与内旋转振动容器形成刚性固定连接;所 述外旋转框架与内旋转振动容器之间还设有从径向及周向对内旋转振动容器进 行限位的径向及周向限位机构。优选地,所述径向及周向限位机构包括若干对称地设于外旋转框架的内侧 壁上且沿外旋转框架轴向延伸的滑槽以及若干固定于内旋转振动容器的外侧壁 上且可滚动地设于对应的滑槽内的轴承。优选地,所述径向及周向限位机构包括若干对称地设于内旋转振动容器的 外侧壁上且沿内旋转振动容器轴向延伸的滑槽以及若干固定于外旋转框架的内 侧壁上且可滚动地设于对应的滑槽内的轴承。优选地,所述内旋转振动容器上、下两端外侧表面或者外旋转动框架上、 下两端内侧表面上设有若干胶垫。优选地,所述径向及周向限位机构包括若干成对设置于外旋转框架上、下 两端的内壁面上的限位块以及若干分别固定于内旋转振动容器的上、下两端外 壁面上的轴承,所述各对限位块分别对称地设于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径 向位置上,且对角连线正交;所述每一轴承分别伸入一对限位块之间。优选地,所述限位块与内旋转振动容器上下两端的外壁面之间还设有胶垫。优选地,所述径向及周向限位机构包括若干成对设置于内旋转振动容器上、 下两端外壁面上的限位块以及若干分别固定于外旋转框架上、下两端内壁面上 的轴承,所述各对限位块分别对称地设于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径向位置 上,且对角连线正交,所述每一轴承分别伸入一对限位块之间。优选地,所述限位块与外旋转框架上下两端的内壁面之间还设有胶垫。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外旋转框架与内旋转振动容器之间设置 径向及周向限位机构,可有效防止内旋转振动容器在径向及周向的运动,避免 了内旋转振动容器与外旋转框架之间在径向及周向发生碰撞而造成的损坏;而 且省去了现有技术中设于外旋转框架与内旋转振动容器之间的弹性构件,可在 内旋转振动容器内或在外旋转框架内的轴向方向上采用轴承装置,振动阻力极 小,使振动效果更加明显,在双向旋转及高效振动同时作用下,混合/研磨效 更为突出。前面所述的胶垫的功能是当内旋转振动容器在外旋转框架内振动时,使噪 音减少、磨损减少,并可通过调节胶垫高度来调节振动幅度的大小。附闺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旋转振动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旋转振动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技术旋转振动装置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技术旋转振动装置第二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旋转振动装置,包括外旋转框架l、内旋转振动容器2、用于装待混匀或研磨物的物料容器3、动力源4及传动机构5。所述外旋转框架1由动力源4经传动机构5驱动在围绕水平轴进行公转的 同时围绕垂直轴进行自转。所述内旋转振动容器2设置在外旋转框架1中,内旋转振动容器2与外旋 转框架1之间设有在外旋转框架1绕水平轴进行公转的同时供内旋转振动容器2 在外旋转框架1的轴向振动的间隙20 。所述物料容器3设置于内旋转振动容器2内部,并借助于紧固件(图未示 出)与内旋转振动容器2形成刚性固定连接。所述动力源4优选采用电机,传动机构5可采用皮带传动、齿轮传动的组合。上述结构与现有技术的相应结构基本相同。本技术的特点在于在所述外旋转框架与内旋转振动容器之间还设有 从径向及周向对内旋转振动容器进行限位的径向及周向限位机构6。如图1及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径向及周向限位机构6包括若 干滑槽60及可滚动地设于滑槽60内的轴承62,其中,所述滑槽60对称地固定 于外旋转框架1的内侧壁上并沿外旋转框架1的轴向延伸,而所述轴承62固定 于内旋转振动容器2的外侧壁上,优选地,所述滑槽60设有4条,其分别设置 于外旋转框架1内侧壁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上,而在内旋转振动容器2的外侧壁上对应于每一条滑槽60均设有一对轴承62。当然,所述滑槽60也可 设置于内旋转振动容器2的外侧壁上,而所述轴承62固定于外旋转框架1的内 侧壁上。此外,还可在内旋转振动容器上、下两端外侧表面上或外旋转容器上、 下两端内侧表面上设置的若干胶垫70,可用于调整振动幅度,也可起到减少噪 音的作用。在进行混合/研磨时,内旋转振动容器2可以沿轴向运动,同时,轴承62沿 滑槽60滚动,由于滑槽60对轴承62具有限位作用,从而可以防止内旋转振动 容器2在径向及周向不必要的运动、碰撞,也避免了内旋转振动容器2与外旋 转框架1由于这些不必要的运动、碰撞造成的损坏。而在如图3及图4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径向及周向限位机构6包 括若干成对设置于外旋转框架1上下两端的内壁面上的限位块64以及若干分别 固定于内旋转振动容器2的上下两端外壁面上的轴承66,所述各对限位块64分 别对称地设于外旋转框架1上下端面的径向上,且对角连线正交;所述每一轴 承66分别伸入一对限位块64之间,两限位块64之间的间距与轴承外形尺寸相 匹配,使轴承66由该对限位块64来限位,而无法进行沿径向及周向方向的移 动。在限位块64与内旋转振动容器2上下两端的内壁面之间还设有胶垫72以 便能使限位块64对内旋转振动容器2的冲击较为平稳,从而可减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振动装置,包括外旋转框架、内旋转振动容器、用于装待混合或研磨物料的物料容器、动力源及传动机构,所述外旋转框架由动力源经传动机构驱动在围绕水平轴进行公转的同时围绕垂直轴进行自转;所述内旋转振动容器设置在外旋转框架中,内旋转振动容器与外旋转框架之间设有在外旋转框架绕水平轴进行公转的同时供内旋转振动容器在外旋转框架内沿轴向振动的间隙;所述物料容器设置于内旋转振动容器内部,并借助于紧固件与内旋转振动容器形成刚性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旋转框架与内旋转振动容器之间还设有从径向及周向对内旋转振动容器进行限位的径向及周向限位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天松
申请(专利权)人:张天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