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像图案形成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90554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2 0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从相对于基材倾斜的方向进行观察时能够观察到与以往相比真伪判别性、外观设计性、以及目视性优异的潜像的潜像图案形成体。在基材的一个面的至少一部分,具备潜像区域、在上述潜像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的轮廓上配置的轮廓区域、以及配置于上述潜像区域及上述轮廓区域的背景上的背景区域,在上述潜像区域在第1方向上以第1间距配置多个具有凹状或凸状的第1要素,在上述背景区域在上述第1方向上以上述第1间距以与上述潜像区域的上述第1要素不同的相位配置多个上述第1要素,在上述轮廓区域在上述第1方向上以上述第1间距以与相邻的上述潜像区域或上述背景区域不同的相位配置多个上述第1要素,在上述潜像区域、上述背景区域及上述轮廓区域,分别在第2方向上以第2间距配置多个分别与上述基材不同颜色的第2要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是使用于银行票据、股票、有价证券、通行证、护照、商品票券、卡片等有防伪要求的贵重印刷品的潜像图案形成体
技术介绍
银行票据、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卡片、各种证书及重要文件等贵重印刷品,在其性质上要求不能够伪造、篡改。作为其防止对策,有利用特殊的墨液进行印刷、全息图、细丝(Thread)、微小文字印刷等。 作为上述那样的防止对策,本申请人提出了下述的潜像图案形成体的专利技术,按照通过部分地使角度不同而使表示图样的各种万线(日语“万線”,含义是很多平行线)图案或浮雕(relief)图案中的至少任意一种图案隆起的印刷画线进行实施,相对于印刷画线平行或倾斜印刷在印刷画线上保持固定间隔的各种万线画线或网点画线中的至少一种(参照例如专利文献I)。又,本申请人提出了下述的潜像图案形成体的专利技术,通过部分地使角度不同,在表示图样的各种万线图案或浮雕图案中的至少任意一种图案利用压花形成的具有凹凸状的素材上,相对于构成上述凹凸状的图样以外部分的部分平行或倾斜地印刷具有固定间隔的各种万线画线或网点画线中的至少一种(参照例如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第2600094号公报 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第2615401号公报 但是,专利文献I和专利文献2的专利技术是倾斜观察时潜像部与背景部用不同的颜色观察,例如潜像部用万线的颜色观察时,背景部用基材的颜色观察,或背景部用万线的颜色观察时,潜像部用基材的颜色观察,但是只用上述任一种图案不能够观察潜像,因此,希望有能够观察到真伪判别性、外观设计性优异的潜像的印刷品。 也就是说,适用于上述的贵重印刷品的潜像图案形成体,不仅倾斜时能够观察潜像判别真伪,而且希望能够观察到与作为贵重印刷品的价值符合的,例如具有高级感的设计和外观设计性的潜像。与此相应,为了容易观察潜像进行真伪判定,有必要提高潜像图案的目视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解决上述存在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观察比已有技术真伪判別性、外观性设计性与目视性优异的潜像的潜像图案形成体。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潜像图案形成体,其特征在于,在基材的一个面的至少一部分,具备潜像区域、在所述潜像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的轮廓上配置的轮廓区域、以及配置于所述潜像区域及所述轮廓区域的背景上的背景区域,在所述潜像区域在第I方向上以第I间距配置多个具有凹状或凸状的第I要素;在所述背景区域在所述第I方向上以所述第I间距以与所述潜像区域的所述第I要素不同的相位配置多个所述第I要素;在所述轮廓区域在所述第I方向上以所述第I间距以与相邻的所述潜像区域或所述背景区域不同的相位配置多个所述第I要素;在所述潜像区域、所述背景区域及所述轮廓区域,分别在第2方向上以第2间距配置多个分别与所述基材不同颜色的第2要素。又,本专利技术的潜像图案形成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轮廓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与在所述潜像区域及所述背景区域分别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大致平行地配置,以跨越各所述第I要素的长度方向全体连结所述第I要素中的凹状的底点或凸状的顶点的线为界,至少分为一区域与另一区域,以所述一区域为观察部,所述另一区域为非观察部;所述第2要素 i)与在所述潜像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的至少一部分及在所述背景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的至少一部分重叠,与在所述轮廓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不重叠,与在所述潜像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重叠的所述第2要素的面积率不同于与在所述背景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重叠 的所述第2要素的面积率,或 ii)与在所述潜像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的至少一部分及在所述轮廓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的至少一部分重叠,与在所述背景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不重叠,与在所述潜像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重叠的所述第2要素的面积率不同于与在所述轮廓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重叠的所述第2要素的面积率,或 iii)与在所述背景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的至少一部分及在所述轮廓区域配置的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的至少一部分重叠,与在所述潜像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不重叠,与在所述背景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重叠的所述第2要素的面积率不同于与在所述轮廓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重叠的所述第2要素的面积率,或 iv)与在所述潜像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背景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的至少一部分、及在所述轮廓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的至少一部分重叠,与在所述潜像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重叠的所述第2要素的面积率及与在所述背景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重叠的所述第2要素的面积率不同于与在所述轮廓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重叠的所述第2要素的面积率, 根据所述i) 所述iv)中的任一项,形成所述潜像图案。又,本专利技术的潜像图案形成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轮廓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具有相位相互偏移开的轮廓要素及轮廓辅助要素,所述轮廓要素的至少一部分以与在所述潜像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或在所述背景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相同的相位配置,所述轮廓辅助要素在以与所述至少一部分所述轮廓要素相同的相位配置的所述潜像区域的所述第I要素与所述轮廓要素之间、或在以与所述至少一部分的所述轮廓要素相同的相位配置的所述背景区域的所述第I要素与所述轮廓要素之间,以与所述轮廓要素不同的相位配置。又,本专利技术的潜像图案形成体,其特征在于,以跨越各所述第I要素、所述轮廓要素、或所述轮廓辅助要素的长度方向全体连结所述第I要素、所述轮廓要素、或所述轮廓辅助要素中的凹状的底点或凸状的顶点的线为界,至少分为一区域与另一区域,以所述一区域为观察部,以所述另一区域为非观察部, 所述第2要素 i)与配置于与所述轮廓要素不同的相位上的、所述背景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及所述轮廓辅助要素的所述观察部不重叠,与所述轮廓要素的所述观察部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在与所述轮廓要素相同的相位配置的、所述潜像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或与在不同于所述轮廓要素的相位配置的、所述潜像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及所述轮廓辅助要素的所述观察部不重叠;与所述轮廓要素的所述观察部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在与所述轮廓要素相同的相位配置的、所述背景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 观察部的至少一部分重叠,或 ii)与配置于与所述轮廓要素相同的相位的、所述背景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及所述轮廓要素的所述观察部不重叠,与所述轮廓辅助要素的所述观察部的至少一部分、以及配置于与所述轮廓要素不同的相位的、所述潜像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或与配置于与所述轮廓要素相同的相位的、所述潜像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及所述轮廓要素的所述观察部不重叠,与所述轮廓辅助要素的所述观察部的至少一部分、以及配置于与所述轮廓要素不同的相位的、所述背景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的至少一部分重叠,或 iii)与配置于与所述轮廓要素不同的相位的、所述背景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09.07.31 JP 2009-1798361.一种潜像图案形成体,其特征在于, 在基材的一个面的至少一部分,具备潜像区域、配置于所述潜像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的轮廓的轮廓区域、以及配置于所述潜像区域及所述轮廓区域的背景的背景区域, 在所述潜像区域以第I间距在第I方向上配置多个具有凹状或凸状的第I要素, 在所述背景区域以所述第I间距在所述第I方向上以与所述潜像区域的所述第I要素不同的相位配置多个所述第I要素, 在所述轮廓区域以所述第I间距在所述第I方向上以与相邻的所述潜像区域或所述背景区域不同的相位配置多个所述第I要素, 在所述潜像区域、所述背景区域及所述轮廓区域,分别以第2间距在第2方向上配置多个与所述基材不同颜色的第2要素。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潜像图案形成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轮廓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与在所述潜像区域及所述背景区域分别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大致平行地配置, 以跨越各所述第I要素的长度方向全体连结所述第I要素中的凹状的底点或凸状的顶点的线为界,至少分为一区域与另一区域,以所述一区域为观察部,所述另一区域为非观察部, 所述第2要素 i)与在所述潜像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的至少一部分及在所述背景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的至少一部分重叠,与在所述轮廓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不重叠,与在所述潜像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重叠的所述第2要素的面积率不同于与在所述背景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重叠的所述第2要素的面积率,或 ii)与在所述潜像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的至少一部分及在所述轮廓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的至少一部分重叠,与在所述背景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不重叠,与在所述潜像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重叠的所述第2要素的面积率不同于与在所述轮廓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重叠的所述第2要素的面积率,或 iii)与在所述背景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的至少一部分及在所述轮廓区域配置的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的至少一部分重叠,与在所述潜像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不重叠,与在所述背景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重叠的所述第2要素的面积率不同于与在所述轮廓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重叠的所述第2要素的面积率,或 iv)与在所述潜像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背景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的至少一部分、及在所述轮廓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的至少一部分重叠,与在所述潜像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重叠的所述第2要素的面积率及与在所述背景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重叠的所述第2要素的面积率不同于与在所述轮廓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重叠的所述第2要素的面积率, 根据所述i) 所述iv)中的任一项,形成所述潜像图案。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潜像图案形成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轮廓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具有相位相互偏移开的轮廓要素及轮廓辅助要素, 所述轮廓要素的至少一部分以与在所述潜像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或在所述背景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相同的相位配置, 所述轮廓辅助要素在以与所述至少一部分所述轮廓要素相同的相位配置的所述潜像区域的所述第I要素与所述轮廓要素之间、或在以与所述至少一部分的所述轮廓要素相同的相位配置的所述背景区域的所述第I要素与所述轮廓要素之间,以与所述轮廓要素不同的相位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潜像图案形成体,其特征在于, 以跨越各所述第I要素、所述轮廓要素、或所述轮廓辅助要素的长度方向全体连结所述第I要素、所述轮廓要素、或所述轮廓辅助要素中的凹状的底点或凸状的顶点的线为界,至少分为一区域与另一区域,以所述一区域为观察部,以所述另一区域为非观察部, 所述第2要素 i)与配置于与所述轮廓要素不同的相位上的、所述背景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及所述轮廓辅助要素的所述观察部不重叠,与所述轮廓要素的所述观察部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在与所述轮廓要素相同的相位配置的所述潜像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或与在不同于所述轮廓要素的相位配置的、在所述潜像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及所述轮廓辅助要素的所述观察部不重叠,与所述轮廓要素的所述观察部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在与所述轮廓要素相同的相位配置的所述背景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的至少一部分重叠,或 ii)与配置于与所述轮廓要素相同的相位的、所述背景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及所述轮廓要素的所述观察部不重叠,与所述轮廓辅助要素的所述观察部的至少一部分、以及配置于与所述轮廓要素不同的相位的、所述潜像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或与配置于与所述轮廓要素相同的相位的、所述潜像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及所述轮廓要素的所述观察部不重叠,与所述轮廓辅助要素的所述观察部的至少一部分、以及配置于与所述轮廓要素不同的相位的、所述背景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的至少一部分重叠,或 iii)与配置于与所述轮廓要素不同的相位的、所述背景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不重叠,与所述轮廓要素的所述观察部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所述轮廓辅助要素的所述观察部的至少一部分及在与所述轮廓要素相同的相位配置的、所述潜像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的至少一部分重叠,与所述轮廓要素的所述观察部和配置于与所述轮廓要素相同的相位的、所述潜像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重叠的所述第2要素的面积率不同于与所述轮廓辅助要素的所述观察部重叠的所述第2要素的面积率, 或与配置于与所述轮廓要素不同的相位的、所述潜像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不重叠,与所述轮廓要素的所述观察部的至少一部分、所述轮廓辅助要素的所述观察部的至少一部分及配置于与所述轮廓要素相同的相位的、所述背景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的至少一部分重叠,与所述轮廓要素的所述观察部和配置于与所述轮廓要素相同的相位的、所述背景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重叠的所述第2要素的面积率不同于与所述轮廓辅助要素的所述观察部重叠的所述第2要素的面积率,或 iv)与所述轮廓辅助要素的所述观察部不重叠,与所述轮廓要素的所述观察部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潜像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的至少一部分及所述背景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的至少一部分重叠,与所述轮廓要素的所述观察部和配置于与所述轮廓要素相同的相位的、所述潜像区域或所述背景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重叠的所述第2要素的面积率不同于与配置于与所述轮廓要素不同的相位的、所述潜像区域或所述背景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重叠的所述第2要素的面积率,或 v)与所述轮廓要素的所述观察部的至少一部分、所述轮廓辅助要素的所述观察部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潜像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的至少一部分及所述背景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的至少一部分重叠,与所述轮廓要素的所述观察部和配置于与所述轮廓要素相同的相位的、所述潜像区域或所述背景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重叠的所述第2要素的面积率不同于与所述轮廓辅助要素的所述观察部和配置于与所述轮廓要素不同的相位的、所述潜像区域或所述背景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重叠的所述第2要素的面积率, 根据所述i) 所述V)中的任一项形成所述潜像图案。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潜像图案形成体,其特征在于, 在以配置于所述潜像区域的所述第I要素中位于最外侧的第I要素作为基准的情况下,所述轮廓区域被配置于所述潜像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相反侧,所述潜像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中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I要素相邻的第I要素中,具有部分地相位不同地配置的潜像邻接轮廓要素, 所述潜像邻接轮廓要素相对于所述潜像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中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I要素,以与所述第I间距不同的间距配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潜像图案形成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要素 i)与在所述背景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不重叠,与所述潜像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的至少一部分及所述潜像邻接轮廓要素的所述观察部的至少一部分重叠,与所述潜像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重叠的所述第2要素的面积率不同于与所述潜像邻接轮廓要素的所述观察部重叠的所述第2要素的面积率,或 ii)与所述潜像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不重叠,与所述背景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的至少一部分及所述潜像邻接轮廓要素的所述观察部的至少一部分重叠,与所述背景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重叠的所述第2要素的面积率不同于与所述潜像邻接轮廓要素的观察部重叠的所述第2要素的面积率,或 iii)与所述潜像邻接轮廓要素的所述观察部不重叠,与所述潜像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的至少一部分及所述背景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的至少一部分重叠,与所述潜像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重叠的所述第2要素的面积率不同于与所述背景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重叠的所述第2要素的面积率,或 iv)与所述潜像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的至少一部分、所述背景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的至少一部分及所述潜像邻接轮廓要素的所述观察部的至少一部分重叠,与所述潜像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重叠的所述第2要素的面积率、与所述背景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重叠的所述第2要素的面积率及与所述潜像邻接轮廓要素的所述观察部重叠的所述第2要素的面积率各不相同, 根据所述i) 所述iv)中的任一项形成所述潜像图案。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潜像图案形成体,其特征在于, 在以所述潜像邻接轮廓要素为基准的情况下,在所述潜像区域配置的第I要素的相反侧配置所述轮廓区域,与所述潜像邻接轮廓要素连续相邻的所述第I要素中的至少在一个所述第I要素中,具有部分地相位不同的背景邻接轮廓要素, 所述第2要素与所述背景区域配置的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所述潜像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的所述观察部、所述潜像邻接轮廓要素的所述观察部及所述背景邻接轮廓要素的所述观察部中的至少二个所述观察部重叠。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潜像图案形成体,其特征在于, 在以所述潜像邻接轮廓要素为基准的情况下,在所述潜像区域配置的第I要素的相反侧配置所述背景邻接轮廓要素,与所述潜像邻接轮廓要素连续相邻的、至少第2个以后的所述第I要素中,部分地相位不同,在所述潜像邻接轮廓要素及所述背景邻接轮廓要素之间,在与所述背景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要素相同的相位形成所述轮廓要素, 所述第2要素与所述背景区域配置的所述第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家真北川伸一森永匡
申请(专利权)人:独立行政法人国立印刷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