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可热插拔槽位识别电路,属于背板电源热插拔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物联网时代的到来,需要通信系统实现的功能越来越多,因此,为了适应市场迅猛发展,背板型的设计所体现出来的优势越来越明显,这种设计方便客户投入较少的成本来升级自己的设备,同时也提高了客户的竞争力。在背板型的产品中,主控制器模块是通过背板总线来传输指令和接收本地功能模块信息以及通过扩展总线与扩展背板上的各个功能模块来交互的,这种复杂的通信系统, 指令的准确下达和信息的实时监控就是凭借各个功能模块所在插槽的槽位号来实现的,由此可见,获取正确的槽位号是整个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所在;传统的槽位识别信号是连接在具有不同长度插针的热插拔连接器上的,当功能模块插入背板槽时,有一个层次性,先接通地线,由地线向机箱放电来消除静电的影响,然后再接通信号线,当拔出功能模块时,也有规律,先分离信号,再分离地。传统的热插拔槽位识别电路存在以下不足一、槽位识别信号位于热插拔连接器较短的插针上,插入和拔出功能模块时需要保持水平的状态才能达到热插拔保护的目的,在操作时给安装人员带来了不便;二、传统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热插拔槽位识别电路,其特征在于热插拔功能模块(I)中设置有电源热插拔管理IC (2)、槽位信号检测电路(3)和槽位信号通道(4),所述电源热插拔管理IC (2)的电源检测端ロ与热插拔功能模块(I)的CPU (5)的电源检测信号端ロ相连,所述槽位信号通道(4)的输出端串接槽位信号检测电路(3)后与上述CPU (5)的槽位信号读取端ロ相连,所述CPU (5)的检测控制端与槽位信号检测电路(3)的控制端ロ相连,CPU (5)的通道控制端与槽位信号通道(4)的控制端ロ相连; 所述电源热插拔管理IC (2)的电源端和槽位信号通道(4)的输入端均与热插拔功能模块(I)的插针相连,电源热插拔管理IC (2)的电源端可以通过热插拔功能模块(I)的插针与背板(6)的电源端ロ相连,槽位信号通道(4)的输入端可以通过热插拔功能模块(I)的插针与背板(6)的槽位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玮,吴晓闯,白志斌,王翠玲,王玉宏,王耀华,田涛,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联华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