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荧光法测定铅的介质酸度控制数学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84886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1 04: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原子荧光法测定铅的介质酸度控制数学模型,属于测试技术领域。从铅烷产生的机理着手,在研究影响pH值因素的基础上,发明专利技术的数学模型为:式中:V0:样品的定容体积(mL);V4:样品中加入草酸的体积(mL);Ka1:草酸的一级解离常数,为5.9×10-2;c:草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mol·L-1);A:载流中盐酸的体积分数(%);a:样品中盐酸的体积分数(%);C:氢氧化钾的质量浓度(g·L-1);b:硼氢化钾的质量浓度(g·L-1);V1:载流的进样体积(mL);V2:样品的进样体积(mL);V3:还原剂的进样体积(m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测试
,具体是涉及建立一个适用于采用原子荧光法测定铅时,控制反应介质酸度的数学模型。
技术介绍
自从 1974 年 Thompson 和 Thomerson[Ian D. Brindle, Roger McLaughlin,Napa Tangtreamjitmun. Determination of lead in calcium caroonate byflow-injectionhydride generation with dc plasma atomic emission detection.Spectrochimica ActaPart B. 1998,53 :1121-1129]首次报道以 NaBH1 在盐酸介质中还原Pb2+得到了铅烷以来,人们就不断研究利用该技术来測定铅。陈恒武等人对有关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陈恒武,戚文彬,氢化物发生法测定铅的进展。光谱学与光 谱分析,1994,14 (2) :113-120]。目前已经形成了由HCl-K3Fe (CN) ^KBH1组成的氢化物发生体系,通过添加草酸[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GB 5009. 12-2010,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年,北京]或硫氰酸钾、草酸和邻菲卩罗啉混合溶液[Lin Zheng, Li Lin, Lihui Zhu, MindiJiang, investigation οι cobalt interference on lead hydridegeneration withtetrahydroborate(III)in the presence of hexacyanoferrate(III). SpectrochimicaActa Part B. 2009(64) :222-228]来消除共存离子干扰,釆用原子荧光仪测定食品中铅含量的方法。但是在该方法中,反应体系的酸度控制是关键。由于铅烷产生的合适pH值的变化范围在 I 2 个单位之间[Alessandro D’ Ulivo. Chemical vapor generation bytetrahydroborate(III)and other borane complexes inaqueous media A criticaldiscussion of fundamental processes and mechanismsinvolved in reagentdecomposition and hydride formation.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B.2004, (59)793-825],并且要求控制反应后废液的pH值在7 9之间[田建军,钟鸿雯,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海水中的铅。光谱实验室,2005,22 (4) =888-891 ;黄树贵,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铅。现代仪器,2008,(5) :72-73]。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由于不同原子荧光仪的进样方式不同,有的采取流动注射方式,有的采取断续流动方式,这就使得目前没有一个控制反应介质酸度的通用指导方法。目前,在许多采用原子荧光法測定铅的文献报道中[谢连宏,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測定食品中铅。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5,41 (5) =334-335,340 ;何颖,陈红军,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法同时测定膨化食品中的铅和锡。现代仪器,2005,(5) :44-45,43 ;高舸,唐莉嘉,陶锐。氢化物发生ー无色散原子荧光光谱法測定乳与乳制品中痕量铅,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7,43 (7) =591-593 ;麦洁梅,成晓玲,张琪。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測定铅的最佳酸度条件选择。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17 (7) :1225-1226],都是采用实验方法来确定反应的介质酸度,而通过这种方式确定的测试方法不具有普遍使用价值。本专利技术从铅烷(PbH1)产生的机理着手,在研究影响PH值因素的基础上,专利技术了控制反应介质酸度的数学模型,可用手指导实际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原子荧光法测定铅含量的技术缺陷,S卩由于很难控制反应介质酸度,往往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从影响PH值的因素入手,建立可用于指导实际操作的数学模型,为采用原子荧光法测定痕量或者微量的铅提供技术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是,根据酸碱质子理论,通过分析HCl-K3Fe (CN) 6_KBH4的铅烷发生体系,得出对反应后的酸度(PH值)产生影响的主要化学反应包括酸喊反应(k> IO9I · mol1 · s1) :H++0!T = H2O (I)硼氢化钾水解反应ΒΗ4_+3Η20+Η+— B (OH) 3+4H2 (2)草酸水解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原子荧光法测定铅的反应介质酸度控制数学模型。2.反应介质酸度控制的数学模型为 Kul+ IKjl+4KliI-^L-M+0.12(,4 K + a ^) = (0.016(1^0.0177/7)^ 2 _ 1 -式中V0 :样品的定容体积;V4 :样品中加入草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志王钢军叶雪珠赵首萍于国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