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应辉专利>正文

吸附干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66266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5 0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吸附离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吸附干燥机,包括进气组件、出气组件、排气组件和吸附干燥管,所述进气组件和出气组件分别连接于所述吸附干燥管,所述进气组件内设置制冷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吸附干燥机,通过将制冷部件设置于进气组件内,其可有效地降低进气温度,从而可使气流中的水分析出,气流中容纳的水分减少,对吸附式干燥机的干燥负载降低,进而增强了吸附式干燥机的干燥能力。制冷部件设置于进气组件内,热交换效率高,热损失少,设备的吸附干燥效率高,而且干燥效果好,降低了能耗,有利于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符合低碳环保的发展趋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吸附离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吸附干燥效果好、能耗低的吸附干燥机
技术介绍
目前的吸附干燥机,其大多将压缩空气由进气ロ直接通入吸附干燥管,然后通过出气ロ直接将空气流出,吸附干燥效果差,设备能耗高,使用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吸附干燥机,其吸附干燥效果好,设备能耗低,使用成本低。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附干燥机,包括进气组件、出气组件、排气组件和干燥管,所述进气组件和出气组件分别连接于所述干燥管,所述进气组件内设置制冷部件。具体地,所述干燥管设置有至少两组,所述吸附干燥管内设置有干燥剂,所述至少两组吸附干燥管交替进行吸附和再生工作。具体地,所述吸附干燥管呈管状,其下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进气组件,其上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出气组件。具体地,所述进气组件包括进气管和进气阀,所述进气阀连接于所述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设置于所述干燥管的下端,所述进气管具有与所述干燥管连通的进气缓冲腔,所述制冷部件设置于所述进气缓冲腔中。具体地,所述排气组件包括排气阀和消音器,所述排气阀连接于所述进气组件,所述消音器设置于所述排气阀上。进ー步地,所述出气组件内设置有加热部件。具体地,所述出气组件包括出气管和出气阀,所述出气阀连接于所述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设置于所述干燥管的上端,所述出气管具有与所述干燥管连通的出气缓冲腔,所述加热部件设置于所述出气缓冲腔中。具体地,所述制冷部件包括冷却管,所述冷却管连接于冷却水管或可产生冷媒的冷媒压缩机。具体地,所述加热部件包括电加热管或热交换管,所述热交换管连接于空气压缩机的高温压缩空气出ロ或所述冷媒压缩机的发热端。具体地,所述冷却管迂回弯折设置;所述发热管迂回弯折设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吸附干燥机,通过将制冷部件设置于进气组件内,其可有效地降低进气温度,从而可使气流中的水分析出,气流中容纳的水分減少,对吸附式干燥机的干燥负载降低,进而增强了吸附式干燥机的干燥能力,设备的吸附干燥效率高,而且干燥效果好,降低了能耗,有利于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符合低碳环保的发展趋势。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附干燥机的主视图;图2是图I中A-A处首I]面不意图;图3是图I中B-B处首I]面不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附干燥机的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附干燥机装上冷媒压缩机后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歩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I 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吸附干燥机,吸附干燥机可以为压缩空气干燥装置或制氮装置等用于空气干燥、分离、吸附的装置。上述吸附干燥机,包括进气组件100、出气组件200、排气组件400和干燥管300,所述进气组件100和出气组件200分别连接于所述干燥管300,所述排气组件400和进气组件100连接,所述进气组件100内设置制冷部件500。排气组件400可以用于将水分、杂质等排出。干燥管300分为两组,两组分别交替进行吸附和再生。气流从进气组件100处进入,然后流经干燥管300进行干燥、吸附,再从干燥管300流至出气组件200,其中大部份干燥的压缩气体从出气组件200处排出,一小部份气流从吸附组干燥管300流向再生组,以对再生组干燥管300进行脱附,以保证下ー循环的吸附效率,然后经排气组件400排出。本技术所提供的吸附干燥机,其通过将制冷部件500设置于进气组件100内,其可有效地降低进气温度,从而可使气流中的水分析出,气流中容纳的水分減少,对吸附式干燥机的干燥负载降低,进而增强了吸附式干燥机的干燥能力,吸附式干燥机的吸附容量大大提高,干燥剂因温度低也可增强吸附能力,设备的吸附干燥效率高,而且干燥效果好,降低了能耗,有利于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符合低碳环保的发展趋势。具体地,如图I 图5所示,所述干燥管300设置有至少两组,姆组包括至少ー根干燥管300。具体应用中,干燥管300的数量和排列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所述干燥管300内设置有干燥剂,所述至少两组干燥管300交替进行吸附和再生工作,一方面可提供源源不断的洁净气体,另ー方面可以提高吸附干燥的效率。优选地,如图I 图5所示,所述干燥管300呈管状,其下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进气组件100,其上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出气组件200,以便于拆装及更换干燥管300,便于产品的维护。具体地,如图I 图5所示,所述进气组件100包括进气管110和进气阀120,所述进气阀120连接于所述进气管110,进气阀120可设置于进气管110的侧面或底部等合适位置,以用于控制进气。所述进气管110设置于所述干燥管300的下端,所述进气管110具有与所述干燥管300连通的进气缓冲腔101,所述制冷部件500设置于所述进气缓冲腔101中,制冷效果佳,使进气气流可得到均匀的冷却,而且可減少制冷部件500与外部环境的热交換,避免能量损失,冷却效率高,冷却所需的能耗降低。进ー步地,如图I 图5所示,所述出气组件200内设置有加热部件600,加热部件600可对从吸附组干燥管300中流出的气流进行加热,使气流的温度升高,小部分气流可从上往下吹扫再生组干燥管300,从而使干燥管300内的干燥剂温度升高,进而得以高效地脱附再生,再生效率高,有利于提高吸附干燥的效果,这部份气流最終通过排气阀及消音器排出。具体应用中,两组干燥管300,其中一组中经过降温的气流从下向上流动,以进行吸附干燥,得到压缩干燥的压缩空气,同吋,另ー组中经过升温的小部分气流为再生气流,其从上向下流动,以使干燥剂脱附再生,通过提高再生气流的温度,使干燥剂的脱水能力大大增强,減少了再生气流的损耗。更具体地,如图I 图5所示,所述出气组件200包括上气管210和出气阀220,所述出气阀220连接于所述出气管210,所述出气管210设置于所述干燥管300的上端,所述出气管210具有与所述干燥管300连通的出气缓冲腔201,所述加热部件600设置于所述出气缓冲腔201中。通过将加热部件600设置于出气缓冲腔201中,一方面减少了热量损失,提闻再生效率,另一方面可使广品结构紧凑。更具体地,如图I 图5所示,所述排气组件400包括排气阀410和消音器420,所述排气阀220连接于所述进气管110,所述消音器10设置于所述排气阀410上,以降低排气噪音。具体地,如图I 图5所示,所述制冷部件500包括冷却管510,本实施例中,冷却管510呈“U”字或螺旋形,其设置至少有两根,每根冷却管510均设置有冷源入口和冷源出ロ。所述冷却管510连接于可产生冷媒的冷媒压缩机700或外部循环冷却水等。本实施例中,冷却管510连接于冷媒压缩机700。冷却管510设置于进气缓冲腔101内,冷媒压缩机700可设置于进气缓冲腔101外侧,其制冷端连接于冷却管510,蒸发制冷的冷媒可流经冷却管510,使冷却管510的温度降低,达到降低进气温度的目的。具体地,如图I 图5所示,所述加热部件600包括发热管610,发热管610可以为电加热管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附干燥机,包括进气组件、出气组件、排气组件和干燥管,所述进气组件和出气组件分别连接于所述干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组件内设置制冷部件。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吸附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干燥管设置有至少两组,所述干燥管内设置有吸附干燥剂,所述至少两组干燥管交替进行吸附和再生工作。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吸附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管呈管状,其下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进气组件,其上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出气组件。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吸附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组件包括进气管和进气阀,所述进气阀连接于所述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设置于所述干燥管的下端,所述进气管具有与所述干燥管连通的进气缓冲腔,所述制冷部件设置于所述进气缓冲腔中。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吸附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组件包括排气阀和消音器,所述排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应辉
申请(专利权)人:郭应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