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在元专利>正文

一种电动飞鹰玩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66103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5 0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飞鹰玩具,包括壳体和翅膀,所述壳体两侧各设置有一开孔,所述翅膀上设置有对应固定于上述开孔中的第一羽骨、第二羽骨,所述壳体内安装有曲轴和电机,所述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曲轴连接,所述曲轴上连接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通过第一支杆与第一羽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通过第二支杆与第二羽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逼真自然,娱乐性及观赏性高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玩具,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电动飞鹰玩具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关于鸟类的玩具众多,有会动的,也有不会动的,为了使玩具更具有情趣,更接近现实中的鸟类,通常是将鸟类玩具设计成会动的,能够模仿鸟类飞行。而鸟类玩具模仿鸟类飞行,通常是通过螺旋桨旋转而产生向前的推力,这样的鸟类玩具翅膀是不动的,因此不具有鸟类飞行的形态,而且这种玩具飞行时动作笨拙,协调性较差,不够逼真自然,不能对儿童产生吸引,娱乐性及观赏性都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飞鹰玩具,以解决目前鸟类玩具玩耍时协调性较差,不够逼真自然,不能对儿童产生吸引以及娱乐性及观赏性不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飞鹰玩具,包括壳体和翅膀,所述壳体两侧各设置有一开孔,所述翅膀上设置有对应固定于上述开孔中的第一羽骨、第二羽骨,所述壳体内安装有曲轴和电机,所述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曲轴连接,所述曲轴上连接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通过第一支杆与第一羽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通过第二支杆与第二羽骨连接。其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哨合,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哨合。其中所述第三齿轮中设置有齿轮轴孔,所述电机的电机轴固定于上述齿轮轴孔中。其中所述第一齿轮中设置有中心孔,所述曲轴对应固定在该中心孔中。其中所述壳体底部还设置有电池仓,该电池仓中电池与电机电连接。其中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一吊环,该吊环通过吊线与吸顶盘连接。其中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一固定翅膀羽面的定位扣。本技术通过安装在壳体内的电机带动传动机构转动,由传动机构带曲轴转动,曲轴进而带动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上下扑动,而由于鸟类玩具的翅膀羽骨通过第一支杆、第二支杆与第一连杆、第二连杆连接,当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上下扑动时,则相应的会形成鸟类翅膀扑动,从而完成鸟类翅膀的飞翔动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逼真自然,娱乐性及观赏性高等优点。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仰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内部机械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识说明壳体I、开孔2、翅膀3、第一羽骨301、第二羽骨302、吊环4、定位扣5、吊线6、吸顶盘7、电池仓8、第一支杆9、第二支杆10、第一连杆11、第二连杆12、曲轴13、第一齿轮14、中心孔15、第二齿轮16、齿轮轴孔17、第三齿轮18、电机19、电机轴20。具体实施方式为阐述本技术的思想及目的,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提供的是一种电动飞鹰玩具,以解决目前鸟类玩具玩耍时协调性较差,不够逼真自然,不能对儿童产生吸引以及娱乐性及观赏性不高的问题。 请参见图I所示,图I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所述的电动飞鹰玩具,包括壳体I和翅膀3,所述壳体I前端为玩具鸟的头部,后端为玩具鸟的尾巴,在壳体I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开孔2,在壳体I上部设置有一个吊环4,在壳体I上靠近尾巴部分设置有一个定位扣5。翅膀3由羽面和设置在边缘的第一羽骨301、第二羽骨302构成,其中整个翅膀3的羽面是连接成一个整体的,其中间部分则通过上述的定位扣5固定,而两侧则分别通过第一羽骨301、第二羽骨302对应插入到上述的开孔2中形成固定。上述吊环4上还连接有吊线6,所述吊线6顶部连接到吸顶盘7上,该电动飞鹰玩具通过吊线6可绕吸顶盘7转动。请参见图2、图3所示,图2为本技术的仰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内部机械结构不意图。壳体I的底部为一个电池仓8,所述电池仓8中安装有电池,壳体I内部安装有曲轴13和电机19,所述电机19与安装在电池仓8中电池电连接,通过电池供电。曲轴13和电机19之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该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14、第二齿轮16和第三齿轮18,所述第三齿轮18与第二齿轮16啮合,所述第二齿轮16与第一齿轮14啮合;第三齿轮18中设置有齿轮轴孔17,所述电机19的电机轴20固定于上述齿轮轴孔17中;第一齿轮14中设置有中心孔15,所述曲轴13对应固定在该中心孔15中。曲轴13上连接有第一连杆11和第二连杆12,所述第一连杆11通过第一支杆9与第一羽骨301连接,所述第二连杆12通过第二支杆10与第二羽骨302连接。本技术启动时,拨动设置在壳体I上的开关,使电机19与电池接通,电机19工作,带动电机轴20转动,而固定在电机轴20上的第三齿轮18也随之转动,由于第三齿轮18、第二齿轮16和第一齿轮14之间互相啮合,因此带动第一齿轮14转动,而曲轴13与第一齿轮14传动连接,因此相应的曲轴13也会随之转动,安装在曲轴13另一侧的第一连杆11和第二连杆12,则在其带动下产生上下扑动,而相应的第一支杆9、第二支杆10也产生上下扑动,由于第一羽骨301、第二羽骨302是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杆9、第二支杆10上,因此第一羽骨301、第二羽骨302也会产生上下扑动,进而会带动整个翅膀3产生扑动,模仿鸟类飞行的动作。当翅膀3产生扑动,模仿鸟类飞行时,由于中间通过吊线6固定在吸顶盘7上,因此会以吸顶盘7为中心,绕其转动飞行。本技术的壳体I内还设置有语音集成电路、扬声器和LED灯,其分别与电池连接,启动时,语音集成电路通过扬声器会对应的发出模仿鸟叫的声音,同时安装在玩具鸟眼睛部位的LED灯也会发光,增加了儿童玩耍时的乐趣。另外,吸顶盘与吊线连接部分采用可旋转结构,可避免玩具飞行中吊线扭转到极限而断落,对儿童造成伤害。以上是对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动飞鹰玩具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理 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飞鹰玩具,包括壳体(I)和翅膀(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两侧各设置有一开孔(2),所述翅膀(3)上设置有对应固定于上述开孔(2)中的第一羽骨(301)、第二羽骨(302),所述壳体⑴内安装有曲轴(13)和电机(19),所述电机(19)通过传动机构与曲轴(13)连接,所述曲轴(13)上连接有第一连杆(11)和第二连杆(12),所述第一连杆(11)通过第一支杆(9)与第一羽骨(301)连接,所述第二连杆(12)通过第二支杆(10)与第二羽骨(30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飞鹰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14)、第二齿轮(16)和第三齿轮(18),所述第三齿轮(18)与第二齿轮(16)啮合,所述第二齿轮(16)与第一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在元
申请(专利权)人:王在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