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抽灌井布置方法及其抽灌模式技术

技术编号:7757911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3 2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地源热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抽灌井的布置方法及抽灌模式。系统包括第一抽水井、第二抽水井、第三抽水井、第四抽水井、过滤器、抽水井流量计、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集水器、抽水干管、抽水泵、换热器、回灌干管、回灌水泵、分水器、第五阀门、第六阀门、第七阀门、第八阀门、第一回灌井、第二回灌井、第三回灌井、第四回灌井、回灌井流量计、目标含水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抽、灌井群单列错位布置模式,并对各井抽灌流量负荷进行实时调节,此布井方法和抽灌模式可以最大限度的延迟热贯通现象发生,减缓热交互影响程度,同时提高地能利用和热泵机组工作效率,延长系统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源热泵系统
,具体涉及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抽灌井的布置方法及其抽灌模式。
技术介绍
地下水源热泵以温度比较稳定的地下水为媒介,通过开采井和回灌井的水路循环实现热交换,其效率系数COP是传统空调的I. 5-2. O倍,被公认为节能环保的空调技术。近20年来,地下水源热泵技术在西欧逐渐发展成熟,并与本世纪迅速推广到国内。但是,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实际推广应用还面临着地下水污染、热贯通、地下冷热岛效应、系统的经济性与含水层深度的相互关系等一系列问题。解决上述问题的第一步,便是寻找适合的地质结构和合理布置抽灌井。其中,完成详细的水文地质调查,获取地下含水层温度、深度、水质和出水量数据,抽灌井位置选择和含水层选择的问题可以解决。然而,合理布置抽灌井间位置以避免井之间的热贯通的发生,就比较困难。对于异井回灌式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在抽水井抽水引起的强迫对流作用下,回灌入含水层的回灌水不再以回灌井中心线为圆心均匀分布,而是有了明显的偏移,回灌水团沿抽水后形成的新的渗流场方向被拉长,回灌水团将被消切变扁,呈梨形。再考虑回灌水的热扩散作用,回灌水的“温度锋面”将移动到抽水井附近,进而出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青周学志江彦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