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组的软性电路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50917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1 0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组的软性电路连接结构,包括两动力电池组,所述电池组包括多层呈N×P矩阵排列的单体电池、位于电池组一端的总正极和位于电池组另一端的总负极,每相邻的两层单体电池之间对应串联在一起,其中,所述一电池组的总正极的所有单体电池的正极分别与另一电池组的总负极的一个单体电池的负极通过软性导线相连,通过所述软性导线相连的正极和负极是一一对应关系。通过以上方案,既可保证电池组电压,又保证电池组充放电均衡。(*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组的软性电路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组的软性电路连接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适合电动汽车、电动公交车用的电池组的软性电路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磷酸铁锂电池作为一种新型锂电池,代表了电池未来发展的方向,它是迄今为止技术的最理想的动力电池。磷酸铁锂电池产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导向,各国都把它的发展放在国家战略层面高度,配套资金和政策支持的力度很大。磷酸铁锂电池作为汽车的新能源,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电动汽车及电动公交车对电池的电压、电流等都要求比较高,因此,电动汽车及电动公交车的电源箱中安装有若干个磷酸铁锂电池串、并联组合而成的电池组。请参照图1,一种现有电池组10包括M层呈NXP矩阵排列的单体电池11。其中,电池组10包括位于两端和位于相邻的两层单体电池之间的线路板20。单体电池11固定至线路板20上。位于相同层中的单体电池11之间并联在一起,每相邻的两层单体电池11之间对应串联在一起。以上,所有单体电池11的正极朝向一致;相邻两层的对应的单体电池之间的连接关系为一单体电池的正极连接另一单体电池的负极。故,电池组10的一端是电池组的总正极,电池组10的另一端是电池组的总负极。实际应用中,电池组10的层数M值越大,则使用电压越高。然而,在单体电池11的高度尺寸不变的前提下,增加电池组10的层数,则势必增大电池组10安装至电动汽车或电动公交车中安装的长度尺寸,而电池组的安装局限于较小的容置空间从而带来组装困难问题。为了满足高电压的应用需求,申请人尝试将两个具有多层NXP矩阵排列的单体电池的电池组10平行排列,并使一电池组的总正极所在的线路板的一边缘与另一电池组的总负极所在的线路板的一边缘连接。这样一来,将两个电池组10通过线路板连接组成的电池组组件安装至电动汽车或电动公交车中时,不会增大电池组组件安装的长度尺寸。然而,该电池组组件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如下问题充电时,同层矩阵中,靠近电池组组件两连接线路板连接位置处的单体电池最先充满;距离连接位置越远,充电越慢;导致一些单体电池充满电,另一些单体电池不能充满电,或者一些单体电池充电过量引发电池组组件使用存在安全隐患。同理,放电过程也一样,距离电池连接组件连接位置越近的单体电池放电越快;导致并联的单体电池之间高电势的单体电池给低电势的单体电池充电,影响电池组组件的单体电池之间放电均衡。鉴于以上弊端,实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池组的软性电路连接结构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组的软性电路连接结构,该电池组的软性电路连接结构的单体电池之间充放电均衡且便于组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组的软性电路连接结构,包括两动力电池组,所述电池组包括多层呈NXP矩阵排列的单体电池、位于电池组一端的总正极和位于电池组另一端的总负极,每相邻的两层单体电池之间对应串联在一起,其中,所述一电池组的总正极的所有单体电池的正极分别与另一电池组的总负极的一个单体电池的负极通过软性导线相连,通过所述软性导线相连的正极和负极是一一对应关系。优选的是,所述两电池组沿着层数叠放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且一电路板的总正极与另一电路板的总负极位于同一端。优选的是,所述一电池组的总正极的所有单体电池的正极分别与另一电池组的总负极的对应位置的单体电池的负极通过软性导线相连。优选的是,所述电池组还包括位于电池组两端的线路板,位于所述电池组两端的所有单体电池分别与对应的线路板连接,从而构成电池组的总正极和总负极。优选的是,所述电池组还包括位于相邻两层单体电池之间的线路板,相邻两层的对应的单体电池之间通过线路板串联。优选的是,所述线路板上开设有若干通风孔。优选的是,所述电池组的相邻两层之间用螺帽及螺柱紧固在一起。优选的是,所述线路板的顶端设有若干对应设置的数据线通孔。优选的是,所述电池组的层数大于或等于4。优选的是,所述电池组的软性电路连接结构可组装至容置箱中,所述容置箱包括承载电池组的软性电路连接结构的承载部和分别盖至承载部上的一对侧盖及顶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电池组的软性电路连接结构采用一电池组的总正极的所有单体电池的正极分别与另一电池组的总负极的一个单体电池的负极通过软性导线相连,通过所述软性导线相连的正极和负极是一一对应关系;既可保证电池组电压,又保证电池组充放电均衡。附图说明图I为一种现有动力电池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池组的软性电路连接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电池组组件的两电池组端部单体电池排布示意图;图4为安装图2所示电池组的软性电路连接结构的安装箱的拆分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安装箱的承载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2,本技术一种电池组的软性电路连接结构200,该电池组的软性电路连接结构200包括两动力电池组10和连接两动力电池组10的连接部。请参图3至图4,本技术电池组的软性电路连接结构200可组装至容置箱30中。电池组10包括多层呈NX P矩阵排列的单体电池11,每相邻的两层单体电池11之间连接有线路板20,电池组10的最顶层和最底层单体电池的外侧电极也分别连接至对应的线路板20。电池组10最顶层的同层单体电池11的同性电极(电极包括正极和负极)连接至相同的线路板20,因此,同层单体电池11之间并联在一起。对相邻两层的单体电池11来说,一层单体电池的正极与另一层单体电池的负极相连,因此,每相邻的两层单体电池11之间对应串联在一起。线路板20大致呈矩形状,其包括导电主板22和NXP个用于连接单体电池10的电极的电极连接片(未图示)。该线路板20的顶端上开设有若干对应设置的数据线通孔24,这些数据线是属于电池组系统管理的一部分。电极连接片在其大致中央处还开设有可供单体电池的电极(正、负极)贯穿并电性连接的第一通孔(未图示)。由于电池组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聚集,会给电池组的安全工作带来隐患,因此,加强型线路板20上开设有若干通风孔26,这些通风孔26数目不定,但 每块加强型线路板20上开设通风孔的位置大致相同,有助于形成散热通道。组装时,先将最底层的NXP(本具体实施方式选用N = 4,P = 5)个单体电池11的负极分别连接至第一线路板20的电极连接片(可选用铜板)形成电池组10的总负极,然后将前述单体电池11的正极分别连接至第二线路板20的电极连接片,将另一层NXP个单体电池11的负极分别连接至第二线路板20的电极连接片;形成M层(本具体实施方式选用M = 4)、每层NXP个单体电池的电池组,最后将电池组10的最顶层NXP个单体电池的正极分别连接至第三线路板20形成电池组10的总正极。在本技术中,前述的电池组10的相邻两层之间用螺帽及螺柱紧固在一起,具体地说,将一单体电池的两极上分别焊接有螺柱,线路板20上的电极连接片为螺帽;当两互相串联的电池连接时,串联的两单体电池便共用一个螺帽。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根据磷酸铁锂电池的安全电压设计的的要求,必须选用M大于或等于4,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两动力电池组10沿着层数层叠的长度方向平行放置,两电池组的NXP矩阵摆放方式相同且二者互相靠近。其中,第一动力电池组10的总正极与第二动力电池组10的总负极位于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组的软性电路连接结构,包括两动力电池组,所述电池组包括多层呈NXP矩阵排列的单体电池、位于电池组一端的总正极和位于电池组另一端的总负极,每相邻的两层单体电池之间对应串联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电池组的总正极的所有单体电池的正极分别与另一电池组的总负极的一个单体电池的负极通过软性导线相连,通过所述软性导线相连的正极和负极是一一对应关系。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池组的软性电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电池组沿着层数叠放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且一 电路板的总正极与另一电路板的总负极位于同一端。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池组的软性电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电池组的NXP矩阵摆放方式相同;所述一电池组的总正极的所有单体电池的正极分别与另一电池组的总负极的对应位置的单体电池的负极通过软性导线相连。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池组的软性电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还包括位于电池组两端的线路板,位于所述电池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瑶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