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盘式传动装置的圆盘组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46387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0 1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盘式传动装置的圆盘组件,包括互相配合传动的内盘和外盘,内盘放置在外盘的内孔内,内盘的外圆或外盘的内圆上设置有细齿,其特征在于:在外盘或内盘上设置与内盘或外盘上的细齿相对的凹槽,凹槽内放置有弹簧,弹簧的一端的末梢与细齿的齿槽配合,凹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对应弹簧的解锁片插孔。所述弹簧为由活动边、固定边、过渡弧线组成的U型结构;弹簧的固定边与凹槽的侧壁接触,弹簧活动边的中部向内弯折,活动边的端部向外延伸并与外盘或者内盘的细齿的齿槽配合,解锁片插孔设置在与固定边凹折处相应的凹槽的侧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经济实用、方便维护,仅由弹簧即可实现盘式传动装置的内盘和外盘之间的互锁与解锁。(*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装置,具体是指一种应用于机械锁中的能够互锁与解锁的盘式传动结构的圆盘组件,可以适用于其它盘式传动装置,尤其应用于多组圆盘式密码锁的互锁与解锁机械结构。
技术介绍
某些盘式的传动机械装置中,经常用到通过改变单个圆盘或几组圆盘的传动角度或者相互间对应点角度的位置,而改变传动方式或者改变动作的位置。例如圆盘式机械密 码锁,就是通过改变几组圆盘相互间对应点的角度,而改变开锁的密码。圆盘式的机械密码锁通常是将圆盘设计成一种内盘和外盘装配在一起的形式,通过键、销、或齿形啮合等连接方式使内盘与外盘形成一体同步转动;当需要改变机械锁的开锁密码(即开锁的号码或者开锁的位置)时需要改变各圆盘之间传动角度或者说各圆盘相互间对应点角度。目前高档圆盘式机械密码锁的锁壳内部有一个支撑圆环,支撑圆环内放置圆盘组件,圆盘组件包括互相配合传动的内盘和外盘,内盘放在外盘内部的孔内。不同的圆盘组件可以通过设置成不同的旋转角度后而使其上的某个点(如缺口位置)达到相同的位置,这样一个圆盘组件就代表一位密码;由内盘和外盘组成的各圆盘组件之间还设置有隔片,隔片将各个圆盘组件分隔开。当需要改变密码锁的开锁密码、或者改变盘式传动机构的各圆盘组件之间的对应的传动角度时,有些装置是采取拆卸开密码锁或者传动装置,取下键、销等连接内盘和外盘的部件,再改变内盘和外盘的相互位置或调整内盘与外盘之间的齿形啮合位置,才能改变密码;这样做显然非常麻烦,需要专业人员操作,也不方便。为了改变密码锁的开锁密码,或者改变盘式传动机构的各圆盘组件之间的对应的传动角度,需要使一个圆盘组件的内盘和外盘之间不但能够一体转动,而且还需要内盘和外盘之间在改变密码时产生相对转动,而改变密码后,则内盘和外盘又可以一体转动。这需要在内盘和外盘之间设置一个可以锁定并可以解锁的机构,并且不必将锁拆卸、在锁的外部就可以改变密码。专利文献201020129985. 5公开了一种盘式传动装置的圆盘组件,包括内盘和外盘组成的圆盘组件,内盘放在外盘内孔内,在内盘和外盘之间设置锁板。锁板放置在外盘或者内盘上设置的槽内,在存放锁板的槽内锁板的下面设有锁板弹簧,锁板上设有齿与内盘外圆上或者外盘内孔上的齿配合,锁板上设置有解锁片插孔。该技术在解锁时,需要将解锁插片插入到解锁片插孔内,使锁板产生一个齿高的向下的位移,使锁板与内盘分离开,从而实现外盘和内盘的解锁。但是这种结构的设计首先需要制作相对精确的锁板;再者,由于是锁板弹簧、锁板及内/外盘的三者互相配合,安装配合不太方便,再者,使用时还需要专用的解锁插片;其次,在锁板与内外盘的细齿配合时,有可能发生锁板与内外盘的细齿的顶部互相接触对应的情况,这样其实是不固定的锁定状态,不够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互锁与解锁的、制作容易、维护方便、经济适用的圆盘式传动结构;其适用于圆盘式机械密码锁中,可以方便的改变开锁密码,其可靠性及使用寿命大大提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盘式传动装置的圆盘组件,包括互相配合传动的内盘和外盘,内盘放置在外盘的内孔内,内盘的外圆或外盘的内圆上设置有细齿,其特征在于在外盘或内盘上设置与内盘或外盘上的细齿相对的凹槽,凹槽内放置有弹簧,弹簧的一端的末梢与细齿的齿槽配合,凹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对应弹簧的解锁片插孔。本技术的圆盘组件一种结构为包括互相配合传动的内盘和外盘的圆盘组件,圆盘组件可以有多组,每个圆盘组件包括外盘、内盘、弹簧。圆盘组件可以用钥匙或者其 它机构驱动。圆盘组件的内盘放在外盘内部的孔内;内盘的外圆上设置有细齿,外盘上设置有凹槽,凹槽内存放弹簧,弹簧的一端的末梢与内盘的细齿的齿槽配合,在存放弹簧的凹槽内的顶部设置有半圆环状的解锁片插孔。本技术的圆盘组件另一种结构为其与上述结构的区别在于所述内盘上设置有弹簧,外盘的内圆上设置有细齿,弹簧的一端的末梢与外盘的细齿的齿槽配合,其它与上述的结构相同。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外盘或内盘上还设置有定位片插孔。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弹簧为由活动边、固定边、以及活动边与固定边之间的过渡弧线组成的U型结构;弹簧的固定边与凹槽的侧壁接触,弹簧活动边的中部向内弯折,活动边的端部向外延伸并与外盘或者内盘的细齿的齿槽配合,所述解锁片插孔设置在与固定边凹折处相应的凹槽的侧壁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取得的技术进步是本技术设计了结构更加简单、经济实用、方便维护、仅由弹簧即可实现盘式传动装置的内盘和外盘之间的互锁与解锁的圆盘组件,尤其适用于圆盘式机械密码锁中,可以方便的改变开锁密码,使盘式传动装置可靠性及使用寿命大大提高。本技术锁定可靠、解锁简单、改变密码方便,并且制造容易、维护方便、经济实用;具有很高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外盘和内盘为锁定状态;图2是本技术的圆盘组件的解锁状态的示意图。其中,I、外盘,2、内盘,3、弹簧,31、固定边,32、活动边,4、解锁片插孔,5、解锁插片,6、定位片插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I本实施例如附图所示,是一种圆盘式机械密码锁的互锁、解锁的盘式传动装置的圆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本机械密码锁的圆盘组件可以有三至六组。圆盘组件包括内盘2、外盘I以及将内盘2和外盘I锁定的弹簧3。内盘2套装在外盘I的内孔中,每个内盘2的外圆上均设置有细齿,每个外盘I上均设置有存放弹簧3的凹槽,弹簧3放置在此凹槽内。存放弹簧的凹槽的主体为椭圆形,凹槽的右上方留有通过弹簧末端的间隙。所述弹簧为由活动边32、固定边31、以及活动边与固定边之间的过渡弧线组成的U型结构,是由一根弹性金属片弯折而成,金属片的端部与细齿的齿槽配合。弹簧3的固定边31与凹槽的侧壁接触,弹簧的活动边32的中部向内弯折,活动边32的端部向外延伸并与内盘的齿槽配合。在弹簧3的自然状态时,弹簧的活动边的端部伸入内盘的细齿的齿槽,将内盘2和外盘I锁定为一体,使它们之间形成整体旋转。每个外盘I上均设置有相同形状的缺口,当 每个外盘I上缺口均旋转到门锁的控制板对应的位置时,控制板就会落入缺口内,从而可以拉动锁舌,打开门锁。凹槽的对应弹簧的活动边的凹折处的位置设置有解锁片插孔4,解锁片插孔4可以为半圆形或者矩形,对应的解锁插片5也为带锥度的圆形或者矩形柱体。在需要改变圆盘组件的内盘和外盘的某一点的相对角度,即在需要改变密码时,使每个圆盘组件外缘上的缺口位置一致,将解锁插片5插入到解锁片插孔4内,就会使弹簧3出于压缩状态,并使弹簧产生一个齿高的向下的位移,弹簧3与内盘2分离开,即实现外盘I和内盘2的解锁,此时外盘I与内盘2可以相对转动。如图2所示。外盘I上还设置有定位片插孔6,定位片插孔6可以和外盘I外圆上的缺口位置一致,也可以是一个圆孔。在进行解锁改变密码时,将定位插片插在定位片插孔6内,使外盘I固定、不能随内盘2转动,使更改密码更加准确。所有的圆盘组件均放在锁壳上的支撑圆环内并套装在内轴上,内轴的另一端连接手轮,手轮上制有刻度或者数码,通过转动手轮而驱动圆盘组件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I的区别在于外盘I的内圆上设置有细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盘式传动装置的圆盘组件,包括互相配合传动的内盘(2)和外盘(1),内盘放置在外盘的内孔内,内盘的外圆或外盘的内圆上设置有细齿,其特征在于在外盘或内盘上设置与内盘或外盘上的细齿相对的凹槽,凹槽内放置有弹簧(3 ),弹簧的一端的末梢与细齿的齿槽配合,凹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对应弹簧的解锁片插孔(4)。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盘式传动装置的圆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盘或内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王洲薛洪发葛同府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高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