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风电安装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44516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0 0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潮间带海域作业的海洋风电安装船,包括船体、起重机、主发电机、打桩锤和抱桩器。船体具有能够座落于泥滩上的船底,起重机,设于船体的甲板上。主发电机用于为起重机供电。打桩锤可移动地设于起重机的作业范围内。抱桩器设于船体的甲板边缘并位于起重机的作业范围内。(*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海洋风电安装船,用于风电项目单桩沉桩、风机设备安装等海洋施工。
技术介绍
随着国际能源紧张形势的 加剧,替代能源的开发迅速发展。在替代能源中,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等环保清洁能源是发展的重点,风カ发电相对于太阳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更为成熟、成本更低、对环境破坏更小。在过去20多年里,风カ发电技术不断取得突破,规模经济性日益明显。目前中国的风电主要安装在陆上,由于陆上风资源不好,建成的风电机组功率小,每年中的有效工作时间很低,所以需要在沿海风カ资源丰富的地区开发海上风电技木。目前风カ发电设备安装在近海海域,我国的近海海域的特点是有许多近海海域属于潮间带。针对上述情况,需要ー种能适应潮间带和近海海域的风电安装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干潮间带海域作业的海洋风电安装船。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ー种海洋风电安装船,包括船体、起重机、主发电机、打桩锤和抱桩器。船体具有能够座落于泥滩上的船底,起重机,设于船体的甲板上。主发电机用于为起重机供电。打桩锤可移动地设于起重机的作业范围内。抱桩器设于船体的甲板边缘并位于起重机的作业范围内。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船体上配备有ー个或多个定位锚。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起重机为全回转起重机。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起重机配备两个钩头。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抱桩器具有纠偏和扶正系统。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海洋风电安装船,还包括履带吊,用于配合所述起重机吊装杆状重物。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船体的最小吃水为2米。本技术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船体具有座底功能。在潮间带施工时,退潮船底可直接座于泥滩上继续施工作业,并且配备了起重机、打桩锤和抱桩器,通过这些配合可以实现设备吊装和打桩功能。附图说明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图I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风电安装船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风电安装船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风电安装船的舱内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ー种海洋风电安装船是潮间带用(水深O 10米)坐滩作业风电设备安装船,这是集起重、安装、打桩、维护为一体的多功能工程船。图I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风电安装船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风电安装船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风电安装船的舱内图。參见图1-3所示,安装船10主要包括船体I、起重机2、抱桩器3、主发电机4、停泊发电机5、履带吊6、打桩锤7。平台船体I可呈长方体,其俯视图如图2所示,船体I的示例性參数如下船长 99. 00m,型宽43. 20m,型深6. 50m。船体可为单甲板,局部双层底,船底、船底、主甲板、舷侧及纵舱壁采用纵骨架式。甲板室为横骨架式。主船体设六道全通水密横舱壁和三道贯通首尾的纵舱壁。本实施例的ー个特点是,船体I具有座底功能。如图I所示,将船体I的船底形状设置为能够座落于泥滩上的形状。在潮间带施工时,退潮后船底可直接座于泥滩上继续施工作业。并且较佳地,通过设备的分配和布置,使船体I最小吃水为2米,涨潮时,船体I能尽快浮起移动。浅吃水的特点能最大限度提高在潮间带海域作业及移船的效率。作为举例而非限制,船体I是ー驳船,无动力,调遣时由拖轮绑抱。船体I的主甲板上配两只5. 610t (吨)航行锚,4只4. 5t及4只6. 45t定位锚。船体I上同时配备了两台185. IkN锚机2. I、2. 2,以及4台300kN定位绞车3. I、3. 2、3. 3、3.4和4台450kN定位绞车3. 5、3. 6、3. 7、3. 8,起移船和定位用。起重机2安装在船体尾部。在本实施例中,起重机2的最大起重量为800t。举例来说,可以配备两个钩头,每个钩头吊重400t ;两个主钩可同时进行吊重,也可分别进行吊重。较佳地,起重机2为电驱动全回转起重机,其最大起吊高度可达到110m。当尾吊吊重大于500t时,可在±15°范围内转动吊载;吊重不大于500t时可进行全回转作业。起重机2的回转中心可以布置在距船尾9000mm(15肋骨)处。全船配主发电机4,用于为起重机2供电。在图3的实施例中,主发电机4有三台4.1、4. 2、4. 3。作为举例,每ー主发电机的额定功率715Kw,额定转速1800r/min。起重时两台主发电机并车使用,一台备用。另外,如图3所示船体上还配备停泊发电机5 —台,额定功率150Kw,额定转速1800r/min。停泊发电机5用于在停泊时替代主发电机供电。如图2所示,为配合打桩,船体上还配备了可移动的IOOt履带吊6,用于在需要的情况下,例如吊装杆状重物时,配合起重机工作。打桩锤7为液压冲击锤,可移动地设于起重机2的作业范围内。在一实施例中,打桩锤7为800KJ打击能量的大直径液压冲击锤,可实现4. 5-5. Im大直径单桩打桩功能。抱桩器3设在船体I的甲板边缘,例如左舷中后部,并处于起重机2的作业范围内。起重机2可将打桩锤7吊到抱桩器3处实施打桩作业。抱桩器3被配置为具有纠偏和扶正系统,其最大纠偏カ50吨,能适应直径4. 5 6.2米的单桩纠偏与扶正,可实现X、Y方向±lm范围的纠偏,确保打桩垂直度在千分之四以内。这一抱桩器3的纠偏和扶正系统可以使用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2047950U的专利所披露的纠偏固定系统。如图I所示,在船体首部设有集中控制室和居住舱室8,所配置的生活设施可以为船员的生活和休息提供保障。作为举例,本实施例的安装船10的其他參数例举如下作业吃水3. 00m,调遣最大吃水 4. 00m,起重能力一台 400tX2@110m,一台 25tX20m。总的来说,本技术实施例的风机安装船不仅在潮间带能吊重,安装及打桩作业,在近海它也具有一般浮吊船所具有的全部功能,因此这是一艘水陆两栖的多功能作业船舶。而且这一风机安装船的作业领域不局限于风电安装,一般的海洋工程作业也都可以胜任使用本技术实施例的安装船在潮间带实施海上风机施工作业的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单桩基础的冲击沉桩作业;过渡段的吊装作业;上部风机塔筒的吊装安装作业;风机机舱及叶片的吊装安装作业。实施过程在高潮位吋,由拖船将安装船拖航到指定エ位,抛锚定位,待退潮后,全船坐滩,利用船上的全回转起重机,吊装风电基础桩垂直入泥,在纠偏扶正装置的辅助下,开始实施打桩作业。 打桩结束后,第二阶段开始起吊过渡桩,安装与基础桩之上,并水泥灌浆。第三阶段,安装风机塔筒,这也需要用到全回转起重机,并且需要座底后提供精确的定位。最后,利用起重机将风机机舱及叶片准确的栓接固定。本技术实施例的风电安装船具有以下优点I、船体具有座底功能。在潮间带施工时,退潮船底可直接座于泥滩上继续施工作业。2、船体最小吃水2米。涨潮时,船体能尽快浮起移动。浅吃水的特点能最大限度提高在潮间带海域作业及移船的效率。3、同时具有打桩及风机安装功能,起重机设计为双钩,能有效解决海上风电单桩及风机等构件的翻身与吊装难题。4、配备了具有纠偏扶正功能的抱桩器,能有效保证单桩插入海底的垂直度偏差不超过设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海洋风电安装船,其特征在于包括 船体,所述船体具有能够座落于泥滩上的船底; 起重机,设于船体的甲板上; 主发电机,用于为所述起重机供电; 打桩锤,可移动地设于所述起重机的作业范围内;以及 抱桩器,设于船体的甲板边缘并位于所述起重机的作业范围内。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海洋风电安装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上配备有ー个或多个定位锚。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海洋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涛严兵赵之栋陆忠华邬显达刘天文沈柳峰徐林江一帆姜博程赵姬峰陶倬君应祺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