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在莲蓬头握手把及莲蓬头的出水增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41746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0 04:52
一种用在莲蓬头握手把及莲蓬头的出水增压器,由一增压器、接头、套盖及水盘所组装,该增压器中间的圆孔径呈两段阶梯式的前、后流孔,在前流孔与后流孔之间的中间段落制成渐缩的锥状流孔,而在前流孔中并设有一与其为不同轴线的漏斗状穿孔与前、后流孔及锥状流孔为相通,而在后流孔的端部的凹陷空间则组装水盘;接头的中空孔前、后两端设有一D型凹环,以供组装增压器时的定位住,而在中空孔设有一穿孔;套盖结合在接头外表上,并设有两贯穿孔以与接头中的穿孔相通至增压器的锥状流孔及前、后流孔;组装结合后再安装在莲蓬头握手把或莲蓬头内的水孔中,当水流进入后使水流与被抽吸进来的空气混合而产生强力的出水力道,节省水量及冲洗时间。(*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一种用在莲蓬头握手把及莲蓬头的出水增压器,是由一增压器、接头、套盖及水盘所组装结合为一体,以为安装在莲蓬头握手把或莲蓬头内部的水孔中,是当水流进入该握手把底端的水孔时,乃形成加快水流速度之外,同时也抽吸了接头、套盖外空气并予混于水流中作用,以致因而强化该握手把在出水时的水压力道及节省用水量及冲洗时间的功效。
技术介绍
一般莲蓬头的握手把或是在墙面中的莲蓬头在由管路提供水流进入时,有时会因管路中提供的水流不是很足够因素,以致连带地出水时的水压力道亦感到微弱许多,而这样的情形常因供水状况而有所变化下,实在感到不是很理想。因此,申请人遂开发出本
技术实现思路
,并予提出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在莲蓬头握手把及莲蓬头的出水增压器,安装在移动持握的莲蓬头握手把底端或固定在墙面中的莲蓬头内部的水孔中,使水流进入时乃形成加快水流速度之外,同时也抽吸了接头、套盖外空气并予混于水流中作用,以致因而强化该握手把在出水时的水压力道及节省用水量及冲洗时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在莲蓬头握手把及莲蓬头的出水增压器,其特征在于由一增压器、接头、套盖及水盘组装结合为一体,安装在莲蓬头握手把或是在墙面中固定位的莲蓬头的内水孔中;该增压器中间的圆孔径呈两段阶梯式的前、后流孔,在前流孔与后流孔之间的中间段落制成渐缩的锥状流孔,该锥状流孔与前流孔与后流孔相通,而在前流孔中并设有一与其为不同轴线的漏斗状穿孔,该前流孔与该漏斗状穿孔相通,而在后流孔的端部的凹陷空间则组装该水盘;该接头的中空孔的前、后两端设有一 D型凹环以组装增压器,而在中空孔相对于增压器漏斗状穿孔的位置中设有一穿孔;该套盖在增压器组装在接头内后结合在接头外表上,该套盖设有贯穿孔,该贯穿孔与接头中的穿孔相通至增压器的漏斗状穿孔及前、后流孔;该水盘呈圆片状,其位在增压器的后流孔端部的凹陷空间中,本身制有一环凹部及多个入水孔,每一入水孔与环凹部相通。通过上述结构,本技术的用在莲蓬头握手把及莲蓬头的出水增压器,安装在移动持握的莲蓬头握手把底端或固定在墙面中的莲蓬头内部的水孔中,水盘是呈圆片状,乃位在增压器的后流孔端部的凹陷空间中,系制有一环凹部及多个入水孔,使每一入水孔与环凹部为相通,将水盘位在增压器中后,以为流经水盘后的水流再与被抽吸进来的空气形成混合下,以致因而形成强力的出水力道,进而节省水量及冲洗时间。附图说明图I :本技术的图示(一)。图IA :图I中套盖的截视图。图IB :图I中水盘的截视图。图2 :本技术的图示(二)。图3 :本技术结合为一体的图示(一)。图4 :本技术结合为一体的图示(二)。图5 :本技术安装位置的整体图示。图5A :本技术的部分放大分解示意图。图6 :本技术的实施例图(一)。图7 :本技术的实施例图(二)。图7A :本技术的贯穿孔的一个被盖住的示例图。图8 :本技术另一安装位置的图示(一)。图9 :本技术另一安装位置的图示(二)。图10 :本技术的实施例图(二)。具体实施方式首先,敬请配合参阅图I至图4所示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一种用在莲蓬头握手把及莲蓬头的出水增压器,由一增压器I、接头2、套盖3及水盘4所组装结合为一体,以为安装在移动持握的莲蓬头握手把5底端内部的水孔51中(如图5),亦安装在固定于墙面中的莲蓬头6内部的水孔61中(如图8);在增压器I中间的圆孔径为呈两段阶梯式的前流孔11、后流孔12,在前流孔11与后流孔12之间的中间段落制成渐缩的锥状流孔13,锥状流孔13亦与前流孔11与后流孔12为相通,而在前流孔11中并设有一与其为不同轴线的漏斗状穿孔14,前流孔11与漏斗状穿孔14相通,而在后流孔12的端部的凹陷空间121则组装水盘4 ;而在接头2的中空孔21前、后两端设有一 D型凹环22,以供组装增压器I的定位,而在中空孔21相对于增压器I漏斗状穿孔14的位置中设有一穿孔23,以为当增压器I在组装于其中空孔21内时,增压器I的漏斗状穿孔14得以对正接头2的穿孔23,也因而穿孔23相通至增压器I的锥状流孔13及前流孔11、后流孔12 ;参见图1A,套盖3由边端的嵌环31得以嵌扣在接头2外表上,而在表套盖3面上设有两贯穿孔32,该贯穿孔32乃对正于接头2的穿孔23 ;参见图1B,该水盘4呈圆片状,位在增压器I的后流孔12端部的凹陷空间121中,本身制有一环凹部41及多个入水孔42,每一入水孔42与环凹部41为相通,且经IAPMO R&T测试认证符合WaterSerse标准。将增压器I、接头2、套盖3及水盘4以为组装结合为一体后(如图3、图4),再安装在莲蓬头握手把5底端内部的水孔51中(如图5、图5A、图6),当该水流W进入该握手把5底端的水孔51时,使流经水盘4后的水流W再由增压器I内前流孔11与后流孔12之间的锥状流孔13而造成水流W之间的往前推挤现象、因而形成加快水流W的速度运动,同时也造成抽吸了与前流孔11、后流孔12为相通的接头2的穿孔23与套盖3的贯穿孔32外的空气A并予混于水流W中作用,以致因而强化该握手把5在出水时的水压力道者及节省用水量及冲洗时间的功效(如图6);甚至若有不小心将套盖3中的其中贯穿孔32给盖住的话(如图7和图7A),由于套盖3为两贯穿孔32设计,因此并不会影响应有的功能。同样地,当增压器I、接头2及套盖3在组装结合为一体后的运用在墙面中固定位的莲蓬头6底端的水孔61中(如图8至图10),以为水流W进入水孔61中时,乃经由增压器I内前流孔11与后流孔12之间的锥状流孔13而造成水流W之间的往前推挤现象、因而形成加快水流W的速度运动,同时也造成抽吸了与前流孔11、后流孔12为相通的接头2的 穿孔23与套盖3的贯穿孔32外的空气A并予混于水流W中作用,以致因而强化该莲蓬头6在出水时的水压力道者(如图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在莲蓬头握手把及莲蓬头的出水增压器,其特征在于 由ー增压器、接头、套盖及水盘组装结合为一体,安装在莲蓬头握手把或是在墙面中固定位的莲蓬头的内水孔中; 该增压器中间的圆孔径呈两段阶梯式的前、后流孔,在前流孔与后流孔之间的中间段落制成渐缩的锥状流孔,该锥状流孔与前流孔与后流孔相通,而在前流孔中并设有一与其为不同轴线的漏斗状穿孔,该前流孔与该漏斗状穿孔相通,而在后流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高任
申请(专利权)人:奇流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