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粉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33164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07 05:34
一种碳粉匣,具有一盖板设于一容置筒的表面,该盖板具有一通口对应于该容置筒的一出粉口,该容置筒的出粉口被一封口带封闭,封口带具有一反折段通过该容置筒与该盖板间的缝隙且穿过该盖板的槽孔,该盖板的外表面设有一密封件,该容置筒的外表面并设有一可滑动的闭合件。藉此,该碳粉匣可确实防阻碳粉泄漏且工艺良率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碳粉匣,特别涉及一种可确实阻漏且エ艺良率高的碳粉匣。
技术介绍
现有碳粉匣于出粉ロ周围设有一泡绵材质的密封件,当碳粉匣装设于ー电子成像装置(如影印机或印表机)时,可将碳粉匣的出粉ロ与电子成像装置的入粉ロ周围加以密封,以防阻碳粉泄漏。当碳粉匣尚未装设于电子成像装置时,如运输或仓储时,为避免碳粉泄漏,需利用一封ロ带将出粉ロ封闭,现有结构是将宽度大于密封件的封ロ带沿着密封件的周围热封粘设于碳粉容置筒,令封ロ带将密封件及出粉ロー并遮覆,再将ー闭合件组设于碳粉容置筒井遮覆封ロ帯。惟现有结构于组装时,容易因操作失当而降低产品良率,例如在热封封ロ带于碳粉容置筒时若不慎压到密封件,会使密封件与封ロ带粘结在一起,当使用者将碳粉匣装设于电子成像装置并撕除封ロ带时会破坏密封件,造成密封效果不良。再者,由于封ロ带是设于密封件之外,因此将闭合件组装于碳粉容置筒外时,封ロ带常会受到拉扯而损坏或脱落。另外,因为碳粉容置筒的外表面上可供设置封ロ带的宽度有限,且封ロ带的宽度需大于密封件的宽度,因此现有碳粉匣常因密封件的宽度不足,造成阻漏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粉匣,可确实防阻碳粉泄漏且可提高工艺良率,可避免移除封ロ带时损及密封件,且可避免碳粉匣组装时封ロ带受到拉扯而损坏或脱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碳粉匣,包括一容置筒,具有一出粉ロ ;—盖板,设于该容置筒的一外表面,且于该容置筒与该盖板之间形成ー缝隙,该盖板具有一通ロ对应于该出粉ロ、以及ー槽孔位于该通ロ的ー侧;一封ロ带,具有一主要段设于该容置筒且封闭该出粉ロ、以及一由该主要段延伸而出的反折段,该反折段延伸通过该缝隙且穿过该盖板的槽孔,使该封ロ带的一端部凸伸于该盖板之外;一密封件,设于该盖板的一外表面且具有一通槽对应于该通ロ ;以及ー闭合件,以旋转的方式设于该容置筒的外表面并相对于该容置筒于ー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滑动,所述闭合件的第一位置是为将该密封件的通槽封闭位置,所述闭合件的该第二位置是为未将该密封件的通槽封闭位置。 上述的碳粉匣,其中,该封ロ带为PET材质件。上述的碳粉匣,其中,该密封件为泡绵材质件。上述的碳粉匣,其中,该容置筒的外表面具有ー凹槽,供该盖板容设。上述的碳粉匣,其中,该凹槽中设有至少ー第一接合部,该盖板还包括至少一形状与第一接合部互补的第二接合部,该第二接合部与对应的第一接合部接合。上述的碳粉匣,其中,该第一接合部为凸部,该第ニ接合部为凹部、缺ロ或贯孔。上述的碳粉匣,其中,还包括一垫体设于该容置筒且位于该盖板的槽孔下方。上述的碳粉匣,其中,该垫体为泡绵材质件。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碳粉匣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封ロ带及垫体设于容置筒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容置筒、封ロ带、垫体、盖板及密封件的组合图;图4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碳粉匣的立体图;及图5及图6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碳粉匣的剖视图。其中,附图标记I 碳粉匣12 容置筒 121出粉ロ122 导轨123凹槽124 导槽 125、126 第一接合部1211 连接部14 盖板 141通 ロ142 槽孔 143、144 第二接合部1411 连接部16 封ロ带 161主要段162 反折段18 垫体20 密封件 201通槽22 闭合件24 缝隙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了解本技术的特征,以下列举ー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于后,其中图I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碳粉匣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封ロ带及垫体设于容置筒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容置筒、封ロ带、垫体、盖板及密封件的组合图;图4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碳粉匣的立体图;及图5及图6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碳粉匣的剖视图。请配合參考图I至图6,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碳粉匣I包含有包括一容置筒12、ー盖板14、一封ロ带16、ー垫体18、一密封件20及一闭合件22。该容置筒12具有一出粉ロ 121、以及ニ导轨122沿该容置筒12的圆周方向设置,并且该容置筒12的外表面具有ー凹槽123供该盖板14容设。该出粉ロ 121位于该凹槽123内,为加强结构强度,该出粉ロ 121内设有ニ连接部1211,该ニ导轨122相隔ー预定距离且各具有ー导槽124。该凹槽123中设有ニ第一接合部125、126,该ニ第一接合部125、126是为凸部且分别位于该出粉ロ 121的ニ侧。该盖板14设于该容置筒12的外表面的凹槽123中,且于该容置筒12与该盖板14之间形成ー缝隙24。该盖板14具有一通ロ 141对应于该出粉ロ 121、ー槽孔142位于该通ロ 141的ー侧、以及二形状与第一接合部125、126互补的第二接合部143、144。其中一第二接合部143是为ー缺ロ且位于该盖板14的左侧边并与对应的该第一接合部125接合,另ー第二接合部144是为ー贯孔(也可为凹部)且邻近该盖板14的右侧边并与对应的该第一接合部126接合。为加强结构强度,该通ロ 141内设有ニ连接部1411。该封ロ带16具有一主要段161利用背胶设于该容置筒12且封闭该出粉ロ 121、以及一由该主要段161延伸而出的反折段162,该反折段162延伸通过该缝隙24且穿过该盖板14的槽孔142,使该封ロ带16的一端部凸伸于该盖板14之外。该封ロ带16可为但不限·于PET材质。该封ロ带16的主要段161宽度只要大于该出粉ロ 121的宽度而足以封闭该出粉ロ 121即可。该垫体18设于该容置筒12且位于该盖板14的槽孔142下方。该垫体18较佳为弾性材质所制成,例如但不限于泡绵材质。该封ロ带16位于该盖板14的槽孔142下方的部分是被压夹于该垫体18与该盖板14之间。该密封件20设于该盖板14的一外表面且具有一通槽201对应于该通ロ 141。该密封件20较佳为弾性材质所制成,例如但不限于泡绵材质。由于该封ロ带16与该密封件20分设于该盖板14的内、外,可避免现有结构于组装时封ロ带不慎热压到密封件的意外,有助提升产品的良率,同时降低生产成本,且由于该密封件20与该封ロ带16分开设置,该密封件20可具有较大的宽度,有效改善现有结构阻漏效果不佳的缺失。该闭合件22是与该ニ导轨122配合,以可旋转的方式设于该容置筒12的外表面并可相对于该容置筒12于ー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滑动,当该闭合件22位于该第一位置时是将该密封件20的通槽201及该出粉ロ 121封闭(如图5所示),当该闭合件22位于该第二位置时则未将该密封件20的通槽201及该出粉ロ 121封闭(如图6所示)。在将碳粉匣I装设于ー电子成像装置(图未示)之前,该闭合件22是与该ニ导轨122的导槽124卡合,且该闭合件22相对于该容置筒12是位于该第一位置;将碳粉匣I插入该电子成像装置的接收机构(图未示)时,如图5所示,该闭合件22与该接收机构卡合固定,接着使用者抽拉该封ロ带16的反折段162以移除该封ロ带16,再以逆时针方向旋转该容置筒12使该闭合件22相对于该容置筒12滑动至该第二位置,如图6所示,如此碳粉即可通过该出粉ロ 121、该通ロ 141及该通槽2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世雄黄庆和
申请(专利权)人:上福全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