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接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28800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31 2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线接头结构,包括设于电线盒内的接线柱,所述接线柱上设有横贯接线柱的电线孔,所述接线柱上还设有用于将电线紧固的紧固孔,所述紧固孔的轴线与电线孔的轴线垂直,电线通过紧固件插入紧固孔中紧固,所述紧固孔中部向外凸起,形成鼓状结构,所述紧固孔与电线孔相连通,所述紧固件的形状与紧固孔的形状相匹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电线接头结构,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线接头结构进行连接的操作方法比较简单,只要采用简单按压的方式,将鼓状的紧固件按压进入紧固孔即可;在电线较短时的连接更为方便;结构原理非常简单,适合作为标准件推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气结构设计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电线接头结构,能实现方便、快捷的将电线与电线接头进行连接。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电线接头,比如按压式开关,小电器等,其电线接头,通常是设于电线盒内,具有圆柱形或者矩形的接线柱,接线柱上设有横向的用于电线穿过的电线孔,接线柱上还设有用于将电线紧固的紧固孔,紧固孔多为螺孔并且与电线 孔相连通,这样,电线穿过电线孔后,通过螺栓、螺钉等紧固件旋入紧固螺孔,紧固件的自由端将电线顶紧,即可实现电线与电线接头的连接。上述结构的电线接头,存在着诸多的缺点,比如,要通过旋转螺栓、螺钉等紧固件才能实现电线的紧固,费时费力;并且,电线比较短的时候,通过旋转螺栓、螺钉等,紧固件的自由端有可能将电线挤出,不好固定。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旨在设计一种新型的电线接头结构,其主要目的是实现方便、快捷的将电线与电线接头进行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线接头结构,能实现方便、快捷的将电线与电线接头进行连接。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种电线接头结构,包括设于电线盒内的接线柱,所述接线柱上设有横贯接线柱的电线孔,所述接线柱上还设有用于将电线紧固的紧固孔,所述紧固孔的轴线与电线孔的轴线垂直,电线通过紧固件插入紧固孔中紧固,所述紧固孔中部向外凸起,形成鼓状结构,所述紧固孔与电线孔相连通,所述紧固件的形状与紧固孔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紧固件的两端为上、下连接台,所述两个连接台之间为连接片簧,所述连接片簧包括三个以上且环绕设于上、下连接台的轴线,所述紧固件插入紧固孔后,下连接台的最低点低于电线孔的最高点。所述上连接台的外径大于紧固孔入口的直径,所述下连接台的外径小于等于紧固孔的直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I.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电线接头结构,采用本技术的电线接头结构进行连接的操作方法比较简单,只要采用简单按压的方式,将鼓状的紧固件按压进入紧固孔即可;2.在电线较短时的连接更为方便;3.结构原理非常简单,适合作为标准件推广。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技术中电线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接线柱的纵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线盒;2、接线 柱;3、电线;4、紧固孔;5、螺栓;6、电线孔;7、紧固件;8、上连接台;9、下连接台;10连接片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2,图3。图I为现有技术中电线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其电线接头,设于电线盒I内,具有接线柱2,接线柱2上设有横向的用于电线3穿过的电线孔6,接线柱2上还设有用于将电线3紧固的紧固孔4,紧固孔4为螺孔并且与电线孔6相连通,这样,电线3穿过电线孔6后,通过螺栓5等紧固件7旋入紧固螺孔,紧固件7的自由端将电线3顶紧,即可实现电线3与电线接头的连接。图2、图3揭示了本技术的原理。一种电线接头结构,包括设于电线盒I内的接线柱2,所述接线柱2上设有横贯接线柱2的电线孔6,所述接线柱2上还设有用于将电线3紧固的紧固孔4,所述紧固孔4的轴线与电线孔6的轴线垂直,电线3通过紧固件插入紧固孔4中紧固,所述紧固孔4中部向外凸起,形成鼓状结构,所述紧固孔4与电线孔6相连通,所述紧固件7的形状与紧固孔4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紧固件7的两端为上连接台8和下连接台9,所述两个连接台之间为连接片簧10,所述连接片簧10包括三个以上且环绕设于上连接台8和下连接台9的轴线,所述紧固件7插入紧固孔4后,下连接台9的最低点低于电线孔6的最高点。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电线接头结构,采用本技术的电线接头结构进行连接的操作方法比较简单,只要采用简单按压的方式,将鼓状的紧固件7按压进入紧固孔4即可,在电线3较短时的连接更为方便。所述上连接台8的外径大于紧固孔4入口的直径,所述下连接台9的外径小于等于紧固孔4的直径。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防止将紧固件7按压至紧固孔4后,不方便拔出。本技术的结构原理非常简单,适合作为标准件推广。本技术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技术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电线接头结构,包括设于电线盒(I)内的接线柱(2),所述接线柱(2)上设有横贯接线柱(2)的电线孔(6),所述接线柱(2)上还设有用于将电线(3)紧固的紧固孔(4),所述紧固孔(4)的轴线与电线孔(6)的轴线垂直,电线(3)通过紧固件(7)插入紧固孔(4)中紧固,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孔(4)中部向外凸起,形成鼓状结构,所述紧固孔(4)与电线孔(6)相连通,所述紧固件(7)的形状与紧固孔(4)的形状相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线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7)的两端为上连接台(8)和下连接台(9),所述两个连接台之间为连接片簧(10),所述连接片簧(10)包括三个以上且环绕设于上连接台(8)和下连接台(9)的轴线,所述紧固件(7)插入紧固孔(4)后,下连接台(9)的最低点低于电线孔(6)的最高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线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台(8)的外径大于紧固孔(4)入口的直径,所述下连接台(9)的外径小于等于紧固孔(4)的直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线接头结构,包括设于电线盒内的接线柱,所述接线柱上设有横贯接线柱的电线孔,所述接线柱上还设有用于将电线紧固的紧固孔,所述紧固孔的轴线与电线孔的轴线垂直,电线通过紧固件插入紧固孔中紧固,所述紧固孔中部向外凸起,形成鼓状结构,所述紧固孔与电线孔相连通,所述紧固件的形状与紧固孔的形状相匹配。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电线接头结构,采用本技术的电线接头结构进行连接的操作方法比较简单,只要采用简单按压的方式,将鼓状的紧固件按压进入紧固孔即可;在电线较短时的连接更为方便;结构原理非常简单,适合作为标准件推广。文档编号H01R4/48GK202405433SQ20112050376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7日专利技术者蒋志云 申请人:吴江市恒得利电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志云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恒得利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