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养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705761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5 0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该养殖池由塑胶布膜围成,在该养殖池内设置增氧机和涌浪机,其特征在于在该养殖池的底部设置集污槽,该集污槽通过污水管道与一污水处理系统连接,该污水处理系统的出水口与养殖池连通。该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固液分离池,该固液分离池设有污水进水段和清水出水段,该污水进水段和清水出水段之间设置固液分离机,清水出水段依次通过蛋白分离池、生物过滤池和紫外线杀菌阵后与该养殖池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主要优点在于实现养殖用水的循环利用,从而提高养殖水产品的产量,同时减少污水排放对环境的污染。(*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循环养殖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水产养殖均是在泥地里开挖一个养殖池,在池内养殖各种鱼类、贝类和虾类,土壤容易酸败,产生淤泥。在养殖过程中由于多余的喂养饲料以及鱼虾的排泄物会污染养殖池内的水,从而降低鱼虾的成活率,因此需要经常换水,但是由于该养殖池一般在5亩以上,因此换水量大,不仅耗费大量的水,排泄出来的水会对海洋湖泊河流造成污染。由于每次换水只能换掉整体水量的159^20%,多数养殖水产品处于亚健康状态,因此养殖的产量每亩产量达1000余斤就算高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养殖系统,能够实现水体循环使用,提高养殖产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循环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该养殖池由塑胶布膜围成,在该养殖池内设置增氧机和涌浪机,其特征在于在该养殖池的底部设置集污槽,该集污槽通过污水管道与一污水处理系统的输入端连接,该污水处理系统的输出端与养殖池连通。该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固液分离池,该固液分离池设有污水进水段和清水出水段,该污水进水段和清水出水段之间设置固液分离机,清水出水段依次通过蛋白分离池、生物过滤池和紫外线杀菌阵后与该养殖池连通。本技术采用HDPE养殖专用塑胶布膜进行土水隔离,防止水渗漏,使池内水质不受养殖池土质的影响,由于土水隔离,养殖水产品不易滋生细菌,病害少,从而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同时养殖水产品去除了土腥味,提高了水产品的食用品质。使用增氧机可以让水质一直保持盛氧状态,养殖品在成长的过程中对氧气的吸收量在逐渐增加,从而可以减少养殖品在养殖过程中因为缺氧而大量死亡。使用涌浪机不但可以制造养殖品喜欢生活的浪花,而且可以使上下水更好地交替,增加氧气的溶解,降低氨氮、亚硝、硫化氢等多种功能,还可以使池低的有机物与阳光形成更好的光合作用,产生鱼虾喜食的水生生物。在涌浪机的作用下使池底的污物随水流于池底的集污槽形成漩涡,这样更好的就可以使污物全部收集起来,顺着水流从集污槽排出,从而保护了水体不受二次污染。从集污槽排出的污水经固液分离机、蛋白分离机、生物过滤池和紫外线杀菌阵的处理后回流至养殖池内。从上述固液分离机、蛋白分离机和生物过滤装置排出的污泥可做有机肥料。本技术的主要优点在于实现养殖用水的循环利用,从而提高养殖水产品的产量,同时减少污水排放对环境的污染。经过试验,采用本技术的循环养殖系统,每亩产量可达2万斤,是传统养殖业的20倍以上。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水循环流程图。图3为养殖池内增氧机和涌浪机的布置图。图4为集污槽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该集污槽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6为生物过滤池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水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水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I和图2所示,一种循环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I,该养殖池I由塑胶布膜7围成,该养殖池堤岸上设有投料机8,在该养殖池I内设置增氧机2和涌浪机3,其特征在于在该养殖池I的底部设置集污槽4,该集污槽4通过污水管道5与一污水处理系统6的污水入口连接,该污水处理系统6的出水口与养殖池I连通。该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固液分离池9,该固液分离池设有污水进水段和清水出水段,该集污槽4通过污水管道5与污水进水段连接,该污水进水段和清水出水段之间设置固液分离机10,清水出水段依次通过蛋白分离池、生物过滤池12和紫外线杀菌阵13后与该养殖池I连通。固液分离池的清水出水段设有水泵装置14与蛋白分离池连通,蛋白分离池内设有蛋白分离机11。该固液分离机10倾斜设置在该固液分离池中,倾斜角度为25 35度,该固液分离机的上端设有一离心式集污桶15,该固液分离机将水中的排泄物质及其残饵收集到离心式集污桶内,通过该离心式集污桶高速旋转,将分离出的水汇入清水出水段,而将污物最终排至集污池内。该固液分离机采用专利号为ZL200520048235. 4,污物(固体)经过滤袋往上带,经高压水泵清洗,顺污水管送至集中槽,使用离心式脱水机脱水,剩余固体污物制作有机肥。该固液分离机可以清除水中的排泄物质及其残饵,防止水体的恶化,无须反冲洗,养殖污水处理能力达500T/h分离出的污物被压榨成有机肥,达到零污染。水泵装置可以把清水吸入蛋白分离池中,从而促进了水体循环;蛋白分离机不但可以让悬浮在清水中的蛋白脂及其有害物质得到更进一步的分离,而且可以驱除水中的油污物。生物过滤池具有净化作用,可快速净化水质,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等养殖水体有毒物质,并且无毒无副作用。紫外线杀菌阵用于杀灭水中细菌及其单细胞生物。固液分离机10、蛋白分离机11、生物过滤池12和紫外线杀菌阵13过滤下来的污物均集中排至集污池内,经循环污水处理池处理后,将处理后的水回送至固液分离池9内。在养殖池I的旁边设置一中转池16,用于饲养鱼苗,该中转池16设有一入水口与污水处理系统的出水口连通,该中转池底部也设有一集污槽4,该集污槽4通过污水管道5与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入口连接,该中转池还通过一闸口 18与养殖池I连通。当鱼苗长大后,打开闸口 18,就可以将中转池内的鱼苗放入养殖池内,由于该中转池和养殖池使用同样的养殖用水,可以避免鱼苗转换场地时对水质的不适应。如图3所示,该养殖池I中心设有一涌浪机3,在养殖池外围设置多个增氧机2,所述多个水车式增氧机2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设置,它们配合形成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气流或水流。根据该实施例,在养殖池的四个角分别设置一个增氧机2,该增氧机2形成的水流方向如箭头所示,该四个增氧机配合形成了顺时针的水流方向,因此该增氧机不仅可以让水质一直保持盛氧状态,还便于集污。涌浪机包括电动机以及与电动机连接的浮体叶轮,该涌浪机位于在养殖池中心的水面上,其浮体叶轮高速旋转,将底层的水提升到表面,形成大幅度的波浪。该涌浪机可采用申请人于2009年12月16日申请的一种浮体叶轮式涌浪机(200910201251. 5)。该涌浪机不但可以制造养殖品喜欢生活的浪花,而且可以使上下水更好地交替,增加氧气的溶解,降低氨氮、亚硝、硫化氢等多种功能,还可以使池低的有机物与阳光形成更好的光和作用。如图4和图5所示,集污槽4包括一圆形凹槽19,该圆形凹槽19的边缘设有一圈斜坡25,在该圆形凹槽内沿圆周均布设置的多个导流块26,两个相邻导流块26之间形成弧形流道,在该圆形凹槽19的中心设有一圆形凹陷部27,该圆形凹陷部27的一侧设有污水出口 28,导流块26顶面为外高内低的斜面,所述多个导流块上方设有盖板29,导流块26外端与盖板连接,在相邻两个导流块之间形成弧形流道的入口。其中每块导流块26两侧均为螺 旋形弧面(也可采用与其形状类似的圆弧面来替代),导流块两侧弧面内端通过一内圆弧面连接,导流块两侧圆弧面外端通过一外圆弧面连接。该盖板29为中间较高,边缘较低的球弧形。污物顺斜坡进入集污槽,在导流块的作用从弧形流道流过形成旋涡状,从其底部凹陷部侧面的污水出口流出。由于两个相邻导流块之间形成弧形流道,且导流块外端较高,内端较低,因此污水出口一旦打开,污水很快涌出,与此同时,集污槽的中心圆形凹陷部瞬间产生真空,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循环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该养殖池由塑胶布膜围成,在该养殖池内设置增氧机和涌浪机,其特征在于在该养殖池的底部设置集污槽,该集污槽通过污水管道与ー污水处理系统连接,该污水处理系统的出水ロ与养殖池连通。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循环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固液分离池,该固液分离池设有污水进水段和清水出水段,该污水进水段和清水出水段之间设置固液分离机,清水出水段依次通过蛋白分离池、生物过滤池和紫外线杀菌阵后与该养殖池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固液分离池的清水出水段设有水泵装置与蛋白分离池连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循环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水泵装置包括一送水管道,该送水管道的一端设有ー叶轮室,该叶轮室内设有叶轮,该叶轮的中心轴与驱动电机连接。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循环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养殖池的旁边设置一中转池,该中转池设有一入水口与污水处理系统的出水ロ连通,该中转池底部也设有ー集污槽,该集污槽通过污水管道与污水处理系统连接,该中转池还通过ー闸ロ与养殖池连通。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循环养埴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养埴池中心设有ー涌浪机,在养殖池外围设置多个水车式增氧机,所述多个水车式增氧机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设置。7.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益顿
申请(专利权)人:喃嵘水产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