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安全装置
,涉及ー种应急玻璃击碎装置,特别涉及ー种基于自锁和杠杆原理的车用电控/手动两用安全锤。
技术介绍
目前客车上广泛应用的安全锤平时挂在侧窗处,使用时取下通过人力敲碎玻璃实现逃生。通过实际调查发现,传统安全锤由于可以手动取下,时间久了大部分丢失;同时,事故发生时场面混乱,乘客处于惊慌状态无法找到安全锤,不能准确敲破玻璃,造成事故时的逃生环境不能满足要求。近期,随着校车安全的广泛关注,有的厂家开始尝试使用爆 破技术开发自动破玻璃器,但是由于安全性难以保证,同时受生产条件和行业许可的限制,暂时无法投入生产。为解决上述问题,急需开发ー种可自动控制、易于操作、不易丢失、可靠性高的玻璃击碎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传统客车上安全锤经常丢失且发生事故情况下乘客无法及时击碎玻璃逃生的问题,设计ー种基于自锁和杠杆原理的车用电控/手动两用安全锤,可构建ー键式集中控制安全锤并联电控网络,危急情况下司机可开启起动开关,同时击碎所有安全出口处的玻璃,方便乘客逃生;同时,在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乘客可自行破坏安全罩,拉动拉环起动安全锤击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基于自锁和杠杆原理的车用电控/手动两用安全锤,是由壳体(I)、锤头(2)、销轴(3)、自锁分力装置(4)、报警开关(5)、压缩弹簧(6)、拉环(7)、安全罩(8)、电磁铁(9)、起动开关(10)、蜂鸣器(11)、电源(12)、固定支架(13)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I)是将圆形导向腔、自锁分力装置(4)的安装支架和电磁铁(9)的固定底座集成于一体的箱体,用固定支架(13)固定于车体侧窗立柱上,固定支架(13)为L状;锤头(2)采用锥形锤头,底平面与压缩弹簧(6)接触,装于壳体(I)的圆形导向腔内;自锁分力装置(4)是ー个L状杠杆,通过销轴(3)安装于壳体(I)的安装支架上,短臂端与锤头(2)锥面接触,长臂端与电磁铁(9)铁芯接触;拉环(7)安装在自锁分力装置(4)下端,与自锁分力装置(4)长臂端连接;电磁铁(9)固定于壳体(I)底部的固定底座上;安全罩(8)安装在壳体(I)...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