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清俊专利>正文

旋转式拖把用的脱水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01616 阅读:10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3 1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旋转式拖把用的脱水桶,其中包含有一水桶组、一底盘组及一加速齿轮组。桶组包含一桶体、一转动架、一脱水篮及一固定架;底盘组装设于桶体的侧凹槽中且包含有一底盘、两侧壁、一转动底架、一转动轴、一踏板及一扭力弹簧;加速齿轮组装设于底盘组中且包含有一主动齿轮、一第一从动齿轮、一第二从动齿轮、一底斜齿轮及一侧斜齿轮。通过踩踏底盘组的踏板,使踏板通过加速齿轮组间接转动水桶组的脱水篮,以达将放置其中的旋转式拖把脱水的效果。而通过加速齿轮组设置不同齿数的齿轮来产生加速效应,达到有效提高每次踩踏踏板所产生的脱水篮的转速及转动圈数的目的。(*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旋转式拖把的脱水桶,尤其涉及一种设有加速齿轮组的旋转式拖把用的脱水桶
技术介绍
旋转式拖把及旋转式拖把用的脱水桶为现今最新的家庭清扫用具,旋转式拖把底 端的拖布可旋转,而旋转式拖把用的脱水桶具有一相对应的可旋转的脱水篮,将旋转式拖把底端的拖布放入前述的脱水篮中,并使脱水篮带动该拖布旋转,此时通过离心力而使该拖布抵靠脱水篮的环壁,藉此将拖布中的水分挤出并将的从脱水篮的脱水孔中甩出,以达到将浸泡过水桶的旋转式拖把拧干的效果。现有的旋转式拖把用的脱水桶,其作动原理为在水桶下方设有一踏板,然后使踏板连接一斜齿轮组,斜齿轮组再连接一主轴,并使主轴连接脱水篮,通过踩踏踏板来转动斜齿轮组,然后使斜齿轮组转动主轴并进而带动脱水篮旋转,藉此达到前述的效果。然而现有的旋转式拖把用的脱水桶,每踩踏一下踏板,脱水篮仅会转动少数几圈且转动速度差强人意,脱水效果也当然不甚理想,所以欲使通过脱水篮将拖布甩干,必须不停且快速的踩踏踏板数次,此举不仅浪费时间,也增加了不断快速踩踏而导致脚踝受伤的风险。不能有效增加每次踩踏踏板时所产生的脱水篮的转速及转动圈数的旋转式拖把用的脱水桶,实有待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前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式拖把用的脱水桶,其可有效提高每次踩踏踏板所产生的脱水篮的转速及转动圈数。为达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旋转式拖把用的脱水桶,其中包括一水桶组,其中包含一桶体、一转动架、一脱水篮及一固定架,桶体具有一容置空间及一顶开口端,桶体底侧内凹成型有一侧凹槽,桶体底侧相对于侧凹槽处隆设成型有一转动凸块,转动凸块中央贯穿成型有一转动上孔,转动架转动地装设于转动凸块之上,转动架的顶侧延伸成型有一棘齿块,棘齿块外壁面径向环绕成型有多个单向棘齿,脱水篮套设于转动架外,脱水篮贯穿成型有多个脱水孔,脱水篮的底侧内凹成型有一转动槽,转动槽的内壁面径向隆设有至少一轴向齿条,转动槽套设于转动架的棘齿块外,各轴向齿条分别抵靠于相对应的单向棘齿,固定架套设脱水篮外且容设于桶体的开口端中并与桶体相互固定;一底盘组,其装设于桶体的侧凹槽中且包含有一底盘、两侧壁、一转动底架、一转动轴、一踏板及一扭力弹簧,底盘位于侧凹槽中,两侧壁分别隆设于底盘的顶面且呈平行设置,转动底架隆设于底盘上且位于两侧壁之间,转动底架中央贯穿成型有一转动底孔,转动轴的底端穿设于转动底架的转动底孔中,转动轴穿设并延伸出转动凸块的转动上孔,且转动轴的顶端固设于转动架,踏板枢设于两侧壁之间,且踏板内端成型有多个凸齿,扭力弹簧装设于踏板及其中一侧壁之间;—加速齿轮组,其装设于底盘组中且包含有一主动齿轮、一第一从动齿轮、一第二从动齿轮、一底斜齿轮及一侧斜齿轮,主动齿轮与踏板的凸齿相啮合,第一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同轴相固设,主动齿轮及第一从动齿轮枢设于底盘组的两侧壁之间,第二从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相啮合,第二从动齿轮枢设于底盘组的两侧壁之间,第二从动齿轮与侧斜齿轮同轴相固设,侧斜齿轮与底斜齿轮相啮合,底斜齿轮套设且固定于转动轴,其中第一从动齿轮的齿数多于第二从动齿轮,其侧斜齿轮的齿数多于底斜齿轮。 上述的旋转式拖把用的脱水桶,其中,水桶组的转动槽具有两轴向齿条,且两轴向 齿条对称设置。上述的旋转式拖把用的脱水桶,其中,水桶组进一步包含有一提把,其装设于桶体外并位于桶体的开口的相对两侧。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加速齿轮组中设置不同齿数的齿轮来产生加速效应,并藉此达到有效提高每次踩踏踏板所产生的脱水篮的转速及转动圈数的目的。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的部分元件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部分元件侧视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另一部分元件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的部分元件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部分元件侧视图。其中,附图标记10水桶组11桶体111侧凹槽112转动凸块113转动上孔12转动架121棘齿块122单向棘齿13脱水篮131脱水孔132转动槽133轴向齿条14固定架15提把20底盘组21底盘22侧壁23转动底架231转动底孔 24转动轴25踏板251凸齿26扭力弹簧30加速齿轮组31主动齿轮32第一从动齿轮33第二从动齿轮 34侧斜齿轮35底斜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附图及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到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请参阅图I所示,本技术的旋转式拖把用的脱水桶包含有一水桶组10、一底盘组20及一加速齿轮组30。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前述的水桶组10包含有一桶体11、一转动架12、一脱水 篮13、一固定架14及一提把15,桶体11具有一容置空间及一顶开口端,桶体11底侧内凹成型有一侧凹槽111,桶体11底侧相对于侧凹槽111处隆设成型有一转动凸块112,转动凸块112中央贯穿成型有一转动上孔113,转动架12可转动地装设于转动凸块112之上,转动架12的顶侧延伸成型有一棘齿块121,棘齿块121外壁面径向环绕成型有多个单向棘齿122,脱水篮13套设于转动架12外,脱水篮13贯穿成型有多个脱水孔131,脱水篮13的底侧内凹成型有一转动槽132,转动槽132的内壁面径向隆设有至少一轴向齿条133,在本实施例中,具有两轴向齿条133且对称设置。转动槽132套设于转动架12的棘齿块外,两轴向齿条133分别抵靠于相对应的单向棘齿122,固定架14套设脱水篮13外且容设于桶体11的开口端中并与桶体11相互固定,提把15装设于桶体11外并位于桶体11的开口的相对两侧。请参阅图2至图4所示,前述底盘组20装设于桶体10的侧凹槽111中且包含有一底盘21、两侧壁22、一转动底架23、一转动轴24、一踏板25及一扭力弹簧26,底盘21位于侧凹槽111中,两侧壁22分别隆设于底盘21的顶面且呈平行设置,转动底架23隆设于底盘21上且位于两侧壁22之间,转动底架23中央贯穿成型有一转动底孔231,转动轴24的底端穿设于转动底架23的转动底孔231中,转动轴24穿设并延伸出转动凸块112的转动上孔113,且转动轴24的顶端固设于转动架12,踏板25枢设于两侧壁22之间,且踏板25内端成型有多个凸齿251,扭力弹簧26装设于踏板25及其中一侧壁22之间。请参阅图2及图4至图6,前述的加速齿轮组30装设于底盘组20中且包含有一主动齿轮31、一第一从动齿轮32、一第二从动齿轮33、一侧斜齿轮34及一底斜齿轮35,主动齿轮31与踏板25的凸齿251相啮合,第一从动齿轮32与主动齿轮31同轴相固设,主动齿轮31及第一从动齿轮32枢设于底盘组20的两侧壁22之间,第二从动齿轮33与第一从动齿轮32相啮合,第二从动齿轮33枢设于底盘组20的两侧壁22之间,第二从动齿轮33与侧斜齿轮34同轴相固设,侧斜齿轮34与底斜齿轮35相啮合,底斜齿轮35套设且固定于转动轴24。第一从动齿轮32的齿数多于第二从动齿轮33,其侧斜齿轮34的齿数多于底斜齿轮35。请参阅图3、图5及图6所示,本技术使用时将旋转式拖把底端的拖布放入本技术的脱水篮13中,接着踩踏踏板25,使踏板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1.21 TW 1002014021.一种旋转式拖把用的脱水桶,其特征在于,系包含 一水桶组,其中包含一桶体、一转动架、一脱水篮及一固定架,桶体具有一容置空间及一顶开口端,桶体底侧内凹成型有一侧凹槽,桶体底侧相对于侧凹槽处隆设成型有一转动凸块,转动凸块中央贯穿成型有一转动上孔,转动架转动地装设于转动凸块之上,转动架的顶侧延伸成型有一棘齿块,棘齿块外壁面径向环绕成型有多个单向棘齿,脱水篮套设于转动架外,脱水篮贯穿成型有多个脱水孔,脱水篮的底侧内凹成型有一转动槽,转动槽的内壁面径向隆设有至少一轴向齿条,转动槽 套设于转动架的棘齿块外,各轴向齿条分别抵靠于相对应的单向棘齿,固定架套设脱水篮外且容设于桶体的开口端中并与桶体相互固定; 一底盘组,其装设于桶体的侧凹槽中且包含有一底盘、两侧壁、一转动底架、一转动轴、一踏板及一扭力弹簧,底盘位于侧凹槽中,两侧壁分别隆设于底盘的顶面且呈平行设置,转动底架隆设于底盘上且位于两侧壁之间,转动底架中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清俊
申请(专利权)人:林清俊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