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气性膜、装置以及阻气性膜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96507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7 14: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阻气性优异的阻气性膜、使用该阻气性膜的装置、该阻气性膜的制造方法。阻气性膜(1)含有所含的低聚物量为1质量%以下的塑料膜(2)、在塑料膜(2)上设置的有机层(3)、和在有机层(3)上设置的无机层(4),有机层(3)的厚度比塑料膜表面的最大高低差大。由此能够提供阻气性优异的阻气性膜(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阻气性膜、使用该阻气性膜的装置、以及该阻气性膜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对太阳能电池组件用背面保护片要求规定的阻气性和能够耐受长期的严酷自然环境的耐热性、耐光性、耐水解性、耐湿性等耐久性。在专利文献I中,有关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用背面保护片的记载,所述背面保护片具有在具有耐气候性、耐水解性的膜基材的至少一面上具有由无机化合物形成的蒸镀层的阻气性膜;和配置在该阻气性膜上的具有耐热性的膜基材。 更具体地说,在该文献中特别关注了具有以下问题的方面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基材的一面上设置了无机氧化物蒸镀膜的阻挡膜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在高温、高湿下会发生水解劣化等,水蒸气(水分)阻挡降低,难以维持太阳能电池的长期耐久性。于是,为了解决该问题,在阻气性膜上叠层具有耐热性的膜基材。实际上,在该文献的实施例I中公开了,使用固体成分30重量%的双液固化型聚氨酯系粘接剂,分别通过干式层压叠层法在阻气性膜的膜基材(PEN#12)侧叠层具有耐热性的膜基材(PET#50),并且在蒸镀层(VM)侧叠层具有耐热性的膜基材(PET#188)。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8 - 227203号公报(权利要求I、第0008段和第0085段)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本专利技术人对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用背面保护片进行了研究,结果判明,该背面保护片由于采用了具有耐热性的膜基材介由粘接剂贴在阻气性膜上这样的构造,所以存在阻气性不充分的课题。即,具有耐热性的膜基材由于不仅耐热性、而且机械强度、耐气候性、耐水解性优异,所以期待通过使用这种膜基材来改善太阳能电池组件用背面保护片的阻气性。但是,专利文献I中,将具有耐热性的膜基材用双液固化型聚氨酯系粘接剂与阻气性膜的两面粘接,水分容易从该粘接剂侵入。其结果是,存在对具有耐热性的膜基材所期待的阻气性不能充分发挥这样的课题。实际上,关于阻气性,本专利技术人进行了研究,结果可知,为了作为太阳能电池组件用背面保护片实际使用,10_2g/m2 天水平(0. 01g/m2 天以下)的阻气性是必要的。但是,如专利文献I的第0104段的表3所示,在该文献中记载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用背面保护片仅达到0. 15g/m2 天左右的水蒸气阻挡性,不适于实际使用。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作出的,其第I目的是提供阻气性优异的阻气性膜。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作出的,其第2目的是提供使用了阻气性优异的阻气性膜的装置。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作出的,其第3目的是提供能够制造阻气性优异的阻气性膜的阻气性膜的制造方法。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人不是将耐水解性优异并可以期待阻气性提高的具有耐热性的膜基材如专利文献I那样通过干式层压法介由粘接剂贴在阻气性膜上,而是研究了是否可以作为阻气性膜的基材本身使用。更具体地说,对于是否可以在上述具有耐热性的膜基材上直接形 成含有无机材料的无机层而形成阻气性膜进行了研究。而且,在这样的研究的过程中,为了提高耐水解性而减少膜基材的低聚物量(以下,所谓的“塑料膜”的情况下,有时是指低聚物量减少了的膜基材。),结果可知该塑料膜的表面粗糙度变粗,膜表面的最大高低差变为Pm级。另一方面,包含氧化硅等的无机层的厚度从几十rim到几百nm,所以由于上述塑料膜的表面粗糙度变粗,因此无机层不能完全覆盖塑料膜表面。其结果是,没有被无机层覆盖的部分得不到充分的阻气性,正要期待通过使用耐水解性提高了的塑料膜来提高阻气性,但反而面临阻气性恶化这样的新课题。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人进一步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在耐水解性改善了的塑料膜与无机层之间设置覆盖塑料膜的表面粗糙度而平坦化的有机层,可以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阻气性膜,其特征在于,含有所含的低聚物量为I质量%以下的塑料膜、在该塑料膜上设置的有机层、和在该有机层上设置的无机层,所述有机层的厚度比所述塑料膜表面的最大高低差大。根据该专利技术,含有所含的低聚物量为I质量%以下的塑料膜、在该塑料膜上设置的有机层、和在该有机层上设置的无机层,有机层的厚度比塑料膜表面的最大高低差大,所以通过减少塑料膜中的低聚物量,容易形成良好膜质的无机层,并且即使因低聚物量的减少而造成塑料膜表面的最大高低差变大,有机层也会覆盖该最大高低差而进行平坦化,在该平坦化了的有机层上设置无机层。其结果是,能够提供阻气性特别优异的阻气性膜。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阻气性膜,其特征在于,含有所含的低聚物量为I质量%以下的塑料膜、在该塑料膜上设置的有机层、和在该有机层上设置的无机层,所述有机层的厚度为I. 7 IOii m。根据该专利技术,除了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阻气性膜的构造和作用效果以外,有机层的厚度为I. 7 IOy m,所以塑料膜表面的最大高低差更切实地被有机层覆盖,容易更切实地提高阻气性膜的阻气性。本专利技术的阻气性膜的优选方式中,所述塑料膜的材质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根据该专利技术,塑料膜的材质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所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具有容易结晶化的性质,该性质通过减少低聚物量而更加明显。其结果是,由低聚物量减少了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形成的塑料膜倾向于表面的粗糙度变大,用有机层实现表面平滑化的意义变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是使用上述本专利技术的阻气性膜的装置,该装置是显示装置或发电装置。根据该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使用了阻气性优异的阻气性膜的装置,其是使用上述本专利技术的阻气性膜的装置,该装置是显示装置或发电装置,所以在需要10_2g/m2 天水平(0.01g/m2 天以下)这样的高阻气性的显示装置或发电装置中可使用本专利技术的阻气性膜。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阻气性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工序塑料膜准备工序,准备低聚物量为I质量%以下的塑料膜;有机层形成工序,在所述塑料膜上形成比该塑料膜表面的最大高低差厚的有机层;以及无机层形成工序,在所述有机层上形成无机层。根据该专利技术,包含以下工序塑料膜准备工序,准备低聚物量为I质量%以下的塑料膜;有机层形成工序,在塑料膜上形成比该塑料膜表面的最大高低差厚的有机层;以及无机层形成工序,在有机层上形成无机层,因而通过减少塑料膜中的低聚物量,容易形成良好膜质的无机层,并且即使因低聚物量的减少而造成塑料膜表面的最大高低差变大,有机层也可以覆盖该最大高低差而进行平坦化,在该平坦化了的有机层上设置无机层。其结果是,能够提供能够制造阻气性优异的阻气性膜的阻气性膜的制造方法。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阻气性膜,能够提供阻气性优异的阻气性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能够提供使用了阻气性优异的阻气性膜的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阻气性膜的制造方法,能够提供能够制造阻气性优异的阻气性膜的阻气性膜的制造方法。附图说明图I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阻气性膜的一例的示意性截面图。图2是显示塑料膜中含有的低聚物量与水蒸气透过率的关系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接下来,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不受以下实施方式限定,在其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形来实施。(阻气性膜)图I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阻气性膜的一例的示意性截面图。阻气性膜I含有所含的低聚物量为I质量%以下的塑料膜2、在塑料膜2上设置的有机层3和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09.11.27 JP 269391/2009;2010.11.19 JP 258551/2011.一种阻气性膜,其特征在于,含有所含的低聚物量为I质量%以下的塑料膜、在该塑料膜上设置的有机层、和在该有机层上设置的无机层, 所述有机层的厚度比所述塑料膜表面的最大高低差大。2.一种阻气性膜,其特征在于,含有所含的低聚物量为I质量%以下的塑料膜、在该塑料膜上设置的有机层、和在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津川雄二
申请(专利权)人: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