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布式探测节点组网通信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96176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7 0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布式探测节点组网通信终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微处理器模块、串口扩展模块、GPRS模块、CDMA模块、以太网模块和电源模块。串口扩展模块通过并行总线与微处理器模块连接,GPRS模块和CDMA模块通过串行总线与串口扩展模块连接,以太网模块通过并行总线与微处理器模块。电源模块分别为微处理器模块、串口扩展模块、GPRS模块、CDMA模块和以太网模块提供电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集GPRS、CDMA和以太网三种网络制式于一体,并保留对数传电台的扩展支持,可在各种地理环境下的组网通信,通过相应的程序配合使得该通信终端具备根据当前环境智能选择最佳通信网络的功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网络通信与嵌入式系统
,涉及ー种分布式探测节点组网通信終端。
技术介绍
由于电子干扰与反干扰、电子侦察与反侦察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有源探測手段(如雷达)面临一系列新的困难和威胁。而分布式的无源探测并采用信息融合的探测系统愈来愈展现出显著的应用前景。分布式无源探測信息融合系统是对多个无源探測节点进行分布组网,通过一定的传输手段将各个探测节点的探測信息传输到统ー的信息处理中心,以信息融合的方式实现对目标的识别、定位和跟踪。一个完整的分布式无源探測信息融合系统由各个探测节点、传输网络和信息融合中心构成。其中传输网络是分布式无源探測信息融合系统的重要环节,可靠并实时地将探测节点采集到的数据传至融合中心对整个系统来说至关重要。鉴于野外探测节点所处环境的不确定性,因此迫切地需要一种能够在各种地理环境中组建网络并实现数据低延时传输的通信終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局限性,提供了ー种分布式探测节点组网通信終端。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ー种分布式探测节点组网通信終端,包括微处理器模块、串ロ扩展模块、GPRS模块、CDMA模块、以太网模块和电源模块。串ロ扩展模块通过并行总线与微处理器模块连接,GPRS模块和CDMA模块通过串行总线与串ロ扩展模块连接,以太网模块通过并行总线与微处理器模块连接。电源模块分别为微处理器模块、串ロ扩展模块、GPRS模块、CDMA模块和以太网模块提供电源。所述的微处理器模块包括第一微处理器U1、第一静态随机存储器U2、第一闪存U3、第一电阻Rl和第二电阻R2。第一电阻Rl的一端与+3. 3V电源相连,另一端与第一闪存U3的WP端相连。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3. 3V电源相连,另一端与第一闪存U3的RST端相连。第一静态随机存储器U2的AO A17端分别与第一微处理器Ul的Al A18端相连,第一静态随机存储器U2的CE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l的CSO端相连,第一静态随机存储器U2的OE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l的OE端相连,第一静态随机存储器U2的WE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l的WE端相连,第一静态随机存储器U2的1/00 1/015端分别与第一微处理器Ul的DO D15端相连,第一静态随机存储器U2的UB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l的BLSl端相连,第一静态随机存储器U2的LB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l的BLSO端相连。第一闪存U3的AO A19端分别与第一微处理器Ul的Al A20端相连,第一闪存U3的CE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l的CSl端相连,第一闪存U3的OE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l的OE端相连,第一闪存U3的WE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l的WE端相连,第一闪存U3的DQO DQ15端分别与第一微处理器Ul的DO D15端相连;所述的第一微处理器Ul的的型号是LPC2214,所述第一静态随机存储器U2的型号是IS61LV25616AL,所述第一闪存U3的型号是SST39VF1601 ;所述的串ロ扩展模块包括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一晶振Y1、第一串ロ扩展芯片U4和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 ;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3. 3V电源相连,另一端与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107相连;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3. 3V电源相连,另一端 与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106相连;第五电阻R5的一端与地相连,另一端与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1010相连;第六电阻R6的一端与地相连,另一端与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IOll相连;第一晶振Yl的VCC端与+3. 3V电源相连,第一晶振Yl的GND端与地相连,第一晶振Yl的CLK端与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GCLKO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IOl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l的A3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102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l的A22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103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l的CS3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104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l的WE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105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l的OE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106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l的EINTO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107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l的EINTl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108端与第一串ロ扩展芯片U4的CSA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109端与第一串ロ扩展芯片U4的CSB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1010端与第一串ロ扩展芯片U4的INTA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IOll端与第一串ロ扩展芯片U4的INTB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1012端与第一串ロ扩展芯片U4的IOR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1013端与第一串ロ扩展芯片U4的IOW端相连;第一串ロ扩展芯片U4的RESET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l的Pl. 23端相连,第一串ロ扩展芯片U4的AO A2端分别与第一微处理器Ul的AO A2端相连,第一串ロ扩展芯片U4的DO D7端分别与第一微处理器Ul的DO D7端相连;所述第一串ロ扩展芯片U4的型号是TL16C752B,所述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型号是EPM240T100C5N ;所述的以太网模块包括第一以太网芯片U6、第一 RJ45网络接ロ CZ1、第一小信号双ニ极管D1、第一电容Cl、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i^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和第十五电阻R15 ;第七电阻R7 —端与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SEN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八电阻R8 —端与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RSET_BG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九电阻R9的一端相连;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与地相连;第十电阻RlO的一端与第一 RJ45网络接ロ CZl的GRN+端相连,另一端与+3. 3V电源相连;第^^ 一电阻Rll的一端与第一 RJ45网络接ロ CZl的YEL+端相连,另一端与+3. 3V电源相连;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与第一 RJ45网络接ロ CZl的TD+端相连,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与第一 RJ45网络接ロ CZl的TD —端相连,第十二电阻R12和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都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相连,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与地相连;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与第一 RJ45网络接ロ CZl的RD+端相连,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与第一 RJ45网络接ロ CZl的RD —端相连,第十四电阻R14和第十五电阻R15的另ー端都与第三电容C3的一端相连,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与地相连;第一电容Cl的一端与第一 RJ45网络接ロ CZl的RCT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一 RJ45网络接ロ CZl的TCT端与+3. 3V电源相连,第一 RJ45网络接ロ CZl的TD+端与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TXOP端相连,第一 RJ45网络接ロ CZl的TD —端与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TXON端相连,第一 RJ45网络接ロCZl的RD+端与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RXIP端相连,第一 RJ45网络接ロ CZl的RD-端与第ー以太网芯片U6的RXIN端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布式探测节点组网通信终端,包括微处理器模块、串口扩展模块、GPRS模块、CDMA模块、以太网模块和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串口扩展模块通过并行总线与微处理器模块连接,GPRS模块和CDMA模块通过串行总线与串口扩展模块连接,以太网模块通过并行总线与微处理器模块连接;所述的电源模块分别为微处理器模块、串口扩展模块、GPRS模块、CDMA模块和以太网模块提供电源; 所述的微处理器模块包括第一微处理器U1、第一静态随机存储器U2、第一闪存U3、第一电阻Rl和第二电阻R2 ;第一电阻Rl的一端与+3. 3V电源相连,另一端与第一闪存U3的WP端相连;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3. 3V电源相连,另一端与第一闪存U3的RST端相连;第一静态随机存储器U2的AO A17端分别与第一微处理器Ul的Al A18端相连,第一静态随机存储器U2的CE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l的CSO端相连,第一静态随机存储器U2的OE 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l的OE端相连,第一静态随机存储器U2的WE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l的WE端相连,第一静态随机存储器U2的1/00 1/015端分别与第一微处理器Ul的DO D15端相连,第一静态随机存储器U2的UB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l的BLSl端相连,第一静态随机存储器U2的LB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l的BLSO端相连;第一闪存U3的AO A19端分别与第一微处理器Ul的Al A20端相连,第一闪存U3的CE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l的CSl端相连,第一闪存U3的OE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l的OE端相连,第一闪存U3的WE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l的WE端相连,第一闪存U3的DQO DQ15端分别与第一微处理器Ul的DO D15端相连; 所述的第一微处理器Ul的的型号是LPC2214,第一静态随机存储器U2的型号是IS61LV25616AL,第一闪存 U3 的型号是 SST39VF1601 ; 所述的串口扩展模块包括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一晶振Y1、第一串口扩展芯片U4和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 ;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3. 3V电源相连,另一端与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107相连;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3. 3V电源相连,另一端与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106相连;第五电阻R5的一端与地相连,另一端与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1010相连;第六电阻R6的一端与地相连,另一端与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IOll相连;第一晶振Yl的VCC端与+3. 3V电源相连,第一晶振Yl的GND端与地相连,第一晶振Yl的CLK端与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GCLKO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IOl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l的A3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102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l的A22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103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l的CS3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104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l的WE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105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l的OE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106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l的EINTO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107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l的EINTl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108端与第一串口扩展芯片U4的CSA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109端与第一串口扩展芯片U4的CSB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1010端与第一串口扩展芯片U4的INTA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IOll端与第一串口扩展芯片U4的INTB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1012端与第一串口扩展芯片U4的IOR端相连,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1013端与第一串口扩展芯片U4的IOW端相连;第一串口扩展芯片U4的RESET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l的Pl. 23端相连,第一串口扩展芯片U4的AO A2端分别与第一微处理器Ul的AO A2端相连,第一串口扩展芯片U4的DO D7端分别与第一微处理器Ul的DO D7端相连;所述第一串口扩展芯片U4的型号是TL16C752B,所述第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U5的型号是EPM240T100C5N ; 所述的以太网模块包括第一以太网芯片U6、第一 RJ45网络接口 CZ1、第一小信号双二极管D1、第一电容Cl、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i^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和第十五电阻R15 ;第七电阻R7 —端与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SEN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八电阻R8 —端与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RSET_BG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九电阻R9的一端相连;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与地相连;第十电阻RlO的一端与第一 RJ45网络接口 CZl的GRN+端相连,另一端与+3. 3V电源相连;第^^一电阻Rll的一端与第一 RJ45网络接口 CZl的YEL+端相连,另一端与+3. 3V电源相连;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与第一 RJ45网络接口 CZl的TD+端相连,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与第一 RJ45网络接口 CZl的TD —端相连,第十二电阻R12和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都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相连,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与地相连;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与第一 RJ45网络接口 CZl的RD+端相连,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与第 一 RJ45网络接口 CZl的RD —端相连,第十四电阻R14和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都与第三电容C3的一端相连,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与地相连;第一电容Cl的一端与第一 RJ45网络接口 CZl的RCT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一 RJ45网络接口 CZl的TCT端与+3. 3V电源相连,第一 RJ45网络接口 CZl的TD+端与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TXOP端相连,第一 RJ45网络接口 CZl的TD —端与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TXON端相连,第一 RJ45网络接口 CZl的RD+端与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RXIP端相连,第一 RJ45网络接口 CZl的RD-端与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RXIN端相连,第一 RJ45网络接口 CZl的GRN-端与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LINKLED端相连,第一 RJ45网络接口 CZl的YEL-端与第一小信号双二极管Dl的A端相连,第一 RJ45网络接口 CZl的两个SHIELD端都与地相连;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DO D7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l的DO D7端相连,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ADO AD14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l的AO A14端相连,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CS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l的CS2端相连,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INT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l的EINT3端相连,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RD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l的OE端相连,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WR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l的WE端相连,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RESET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l的PO. 4端相连;所述的第一以太网芯片U6的型号是W5100,第一小信号双二极管Dl的型号是BAW56,第一 RJ45网络接口 CZl的型号是 13F-60FGYDPNW2 ; 所述的GPRS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第一发光二极管D2、第二发光二极管D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第十八电阻R18、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十电阻R20、第二^^一电阻R21、第二十二电阻R22、第一 GPRS单元U7和第一 SM卡插槽Zl ;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l的PO. 29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相连;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l的PO. 30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第十八电阻R18的一端与第一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另一端与+4. 2V电源相连;第十九电阻R19的一端与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另一端与第一GPRS单元U7的SYNC端相连;第二十电阻R20的一端与第二发二极管D3的正极相连,另一端与+4. 2V电源相连;第二十一电阻R21的一端与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相连,另一端与第一 GPRS单元U7的VDD端相连;第二十二电阻R22的一端与第一 GPRS单元U7的TXDO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一微处理器Ul的TXDO端相连;第一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与第十八电阻R18的一端相连,负极与第三三极管的Q3集电极相连;第二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与第二十电阻R20的一端相连,负极与第四三极管的Q4集电极相连;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与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相连,发射极与地相连,集电极与第一 GPRS单元U7的EMERGOFF端相连;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相连,发射极与地相连,集电极与第一 GPRS单元U7的IGT端相连;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与第十九电阻R19的一端相连,发射极与地相连,集电极与第一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与第二十一电阻R21的一端相连,发射极与地相连,集电极与第二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相连;第四电容C4的一端与第一 GPRS单兀U7的VDDLP端相连,另一端与地相连;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步荣朱胜利彭冬亮薛安克朱晓菲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