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逆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92456 阅读:3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7 0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向逆止器,克服目前双向逆止器的输出轴在逆向锁止时对逆止键形成很大旋转力矩使得逆止键随着输出轴一起旋转的不足,该双向逆止器由外向内主要包括外壳、输入轴以及输出轴,该输入轴、输出轴与该外壳之间各设置有轴承,两个轴承之间设置有摩擦套,该摩擦套与该外壳的内壁相贴,防转销设置在该摩擦套与该外壳之间;该摩擦套与该两个轴承之间,各设置有一个衬套;该输入轴及输出轴均为空心轴,在轴向上各伸出一半并通过逆止键对接,对接部位正对着该摩擦套;该逆止键压住弹簧位于该输入轴与该输出轴对接部位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防止逆向锁止时逆止键随着输出轴一起旋转。(*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向逆止器
技术介绍
双向逆止器是机床或者其他机械设备上的常用件,器主要作用是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传动或者切断扭矩。现有的双向逆止器内部设置有逆止键,在逆向锁止时,输出轴在负载作用下反向旋转,受力平面的初始外缘首先与逆止键接触,对逆止键形成很大的旋转力矩,使得逆止键随着输出轴一起旋转。另外,输出轴一般采用整体热处理,其与逆止键接触面的硬度较低,造成使用过程中磨损较快,使得逆止器整体性能下降较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目前双向逆止器的输出轴在逆向锁止时对逆止键形成很大旋转力矩使得逆止键随着输出轴一起旋转的不足。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向逆止器,由外向内主要包括外壳、输入轴以及输出轴,该输入轴、输出轴与该外壳之间各设置有轴承,两个轴承之间设置有摩擦套,该摩擦套与该外壳的内壁相贴,防转销设置在该摩擦套与该外壳之间;该摩擦套与该两个轴承之间,各设置有一个衬套;该输入轴及输出轴均为空心轴,在轴向上各伸出一半并通过逆止键对接,对接部位正对着该摩擦套;该逆止键压住弹簧位于该输入轴与该输出轴对接部位之间。优选地,该输入轴及该输出轴均为空心轴,该输入轴朝向该输出轴一端的端部有对接面,该输出轴朝向该输入轴一端的端部也有对接面。优选地,该输入轴朝向该输出轴一端的端部的对接面在周向上为小于半周的圆弧。优选地,该输出轴朝向该输入轴一端的端部的对接面在周向上为小于半周的圆弧。优选地,该逆止键截面呈梯形,大端平面压在该输入轴的对接面上,小端平面上开有圆柱孔。优选地,该弹簧为截锥弹簧,其大端安装在该输入轴的圆柱孔中,小端压在该输出轴的内圆表面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实施例使得输出轴的受力切面从现有技术中的一个平面变为本实施例中的具有一定角度的两个平面,可有效防止逆向锁止时逆止键随着输出轴一起旋转。本技术的实施例提高了逆止器的整体性能,可延长逆止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双向逆止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所示的结构示意图的L-L方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如图I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双向逆止器由外向内主要包括外壳I、两个轴承2、输入轴5以及输出轴8。输入轴5与外壳I之间设置有该轴承2,输出轴8与外壳I之间也设置有该轴承2。两个轴承2之间设置有摩擦套4,其与外壳I的内壁相贴。防转销9设置在摩擦套4与外壳I之间(摩擦套4和外壳I上各开有半圆柱孔,用以安装防转销9),可有效防止摩擦套4与外壳I之间出现相对转动。摩擦套4与两个轴承2之间,各设置 有一个衬套3。输入轴5和输出轴8均为空心轴,在轴向上各伸出一半进行对接,对接部位正对着该摩擦套4。输入轴5朝向输出轴8 一端的端部有对接面,其在周向上为小于半周的圆弧;输出轴8朝向输入轴5 —端的端部也有对接面,其在周向上也为小于半周的圆弧。这两根轴的小半圆弧通过逆止键对接,实现传动。逆止键6压住弹簧7,二者位于输入轴5的对接面与输出轴8的对接面之间。逆止键6截面呈梯形,大端平面压在输入轴5的对接面上,其小端平面上开有圆柱孔。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弹簧7为截锥弹簧,其大端安装在输入轴5圆柱孔中,小端压在输出轴8内圆表面上。输入轴5和输出轴8在此配合,传动段都是小半圆周,中间安装逆止键6实现传动及逆止,两者配合在一起形成接近完整的圆周。本技术对输出轴进行整体材料热处理后,还对其与逆止键的接触面进行局部热处理,增加接触面的硬度和耐磨性,提高逆止器整体性能,延长逆止器使用寿命。静止时,逆止键6在弹簧7的推力作用下压紧在摩擦套4内壁上。正向传动时,输入轴5旋转带动输出轴8,输入轴5可以是顺时针旋转也可以是逆时针旋转。输入轴5为空心轴套,端部在周向上为小半周圆弧。输入轴5的切面推动逆止键6大面,逆止键6旋转,其小面推动输出轴8的切面,使得输出轴8旋转并推动输出轴8的切面,使得输出轴8旋转。逆向传动时,输出轴8的切面推动逆止键6,此时逆止键6在弹簧7的作用下压紧在摩擦套4的内壁上,同时由于逆止键6的圆弧面与摩擦套4内表面的楔紧作用而达到逆止效果。逆止时,由于正向传动时中驱动力矩突然消失,在负载力矩作用下,输出轴8的切面迅速反转,与逆止键6接触并推动逆止键6。同时弹簧7推动逆止键6使其贴紧摩擦套4的内壁,促成逆止键6与摩擦套5形成自锁。本技术的实施例将输出轴8被驱动面与逆止键6接触点从初始外缘A变成实际作用外缘B,这一变化使得输出轴8的受力切面从现有技术中的一个平面变为本实施例中的具有一定角度的两个平面。如图所示。输出轴8对逆止键6形成较小的旋转力矩,同时形成较大推力使逆止键6压紧在摩擦套5中,达到逆向锁紧效果。虽然本技术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本技术所属
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 改与变化,但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双向逆止器,其特征在于,由外向内主要包括外壳、输入轴以及输出轴,该输入轴、输出轴与该外壳之间各设置有轴承,两个轴承之间设置有摩擦套,该摩擦套与该外壳的内壁相贴,防转销设置在该摩擦套与该外壳之间;该摩擦套与该两个轴承之间,各设置有一个衬套;该输入轴及输出轴均为空心轴,在轴向上各伸出一半并通过逆止键对接,对接部位正对着该摩擦套;该逆止键压住弹簧位于该输入轴与该输出轴对接部位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向逆止器,其特征在于, 该输入轴及该输出轴均为空心轴,该输入轴朝向该输出轴一端的端部有对接面,该输出轴朝向该输入轴一端的端部也有对接面。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向逆止器,其特征在于, 该输入轴朝向该输出轴一端的端部的对接面在周向上为小于半周的圆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逆止器,其特征在于, 该输出轴朝向该输入轴一端的端部的对接面在周向上为小于半周的圆弧。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向逆止器,其特征在于, 该逆止键截面呈梯形,大端平面压在该输入轴的对接面上,小端平面上开有圆柱孔。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向逆止器,其特征在于, 该弹簧为截锥弹簧,其大端安装在该输入轴的圆柱孔中,小端压在该输出轴的内圆表面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向逆止器,克服目前双向逆止器的输出轴在逆向锁止时对逆止键形成很大旋转力矩使得逆止键随着输出轴一起旋转的不足,该双向逆止器由外向内主要包括外壳、输入轴以及输出轴,该输入轴、输出轴与该外壳之间各设置有轴承,两个轴承之间设置有摩擦套,该摩擦套与该外壳的内壁相贴,防转销设置在该摩擦套与该外壳之间;该摩擦套与该两个轴承之间,各设置有一个衬套;该输入轴及输出轴均为空心轴,在轴向上各伸出一半并通过逆止键对接,对接部位正对着该摩擦套;该逆止键压住弹簧位于该输入轴与该输出轴对接部位之间。本技术可有效防止逆向锁止时逆止键随着输出轴一起旋转。文档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洪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