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照海专利>正文

立体存车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91660 阅读:2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7 01:32
立体存车设备,它涉及一种存车设备。以解决现有立体型车库限制了用户存取车辆随意性问题。导向、承重梁的前端低于后端,两个承重梁位于两个导向轨道的下部,两个导向轨道的低端与载车板主体的加宽带相邻设置,导向轨道与承重梁的相贴靠的侧面固接,导向轨道内固定有齿条,载车板主体上位于缓台的两侧转动安装有滚动轮,载车板主体的两侧转动安装有承重轮,载车板主体上位于加宽带一侧固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套装有主动链轮,主动链轮与固套装在动力轴上的从动链轮通过链条连接,动力轴的两端转动安装有与齿条啮合的齿轮,载车板主体上安装有两个轮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存取车辆,上下两层车辆可随存随取。(*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 一种存车设备。
技术介绍
轿车以进入寻常百姓家,有的家庭已拥有了多辆轿车。因此,原有住宅建筑车库配比已无法满足现有住户的使用需求。当今停车难已不仅是困扰私家车主的问题了,它已成为各大城市的管理难题,是亟待解决的社会性难题。机械式立体车库是近几年才在资本市场上出现的一种汽车衍生产品。该产品的主要功能是它可以在一个车库的基础上实现停放多辆车的目的。因此,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城市用地紧张的问题,充分将现有的车位深化利用,避免房屋和土地资源的浪费使用。随着国内房价的一路飙升和乘用车保有量的激增等多方面因素共同的影响,导致立体车库的用户群迅速扩大,以致机械式立体车库的市场空间也迅速膨胀,可以肯定的说,随着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械式立体车库的市场前景是十分广阔的,立体车库会随着国土资源的日益紧张而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并将成为一项绿色朝阳产业。现有市场上的立体存车设备可划分为五大类型垂直升降式、地坑式、堆垛式、横移式和托举式。但是地坑式设备在室内安装使用时存在一个致命的缺点,即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将车库地面垂直向下挖一个深约两米的深坑,这与我国的《物业法》是相抵触的。《物业法》明确规定业主不得私自改变建筑主体的基本格式,尤其是近期国内各地出现多起因私挖地下室而导致楼房坍塌事件以后,国家严令禁止业主不得私自改动建筑基础部分,造成的严重后果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这也就是说在既有的建筑内安装地坑式存车设备以后将面临罚款和法律限制,因此,地坑式立体车库只能在露天停车场使用。目前室内单库用的立体存车设备都是简易垂直升降设备,该设备下层有车时,上层的车是无法取出的,这就限制了用户存取车辆的随意性,无法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体存车设备,以解决现在室内单库用的简易垂直升降设备,无法实现随存随取功能,该设备下层有车时,上层车无法取出,限制了用户存取车辆的随意性,无法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的问题。本技术的设备还适用于有双层存车需求的用户使用。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立体存车设备,所述立体存车设备包括载车板主体、电机、主动链轮、从动链轮、链条、动力轴、主体框架、两个滚动轮、两个承重轮、两个齿轮、两个轮挡;载车板主体的前端设有缓台,载车板主体的后端设有加宽带,载车板主体与缓台和加宽带制成一体;主体框架包括两个导向轨道、两个承重轨道和两条齿条,导向轨道的前端低于后端,承重轨道的前端低于后端,两个导向轨道和两个承重轨道均沿载车板主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两个承重轨道位于两个导向轨道的下部,两个导向轨道相对设置,两个导向轨道的低端与载车板主体的加宽带的两侧相邻设置,两个承重轨道位于两个导向轨道的里侦U,每个导向轨道与相邻的承重轨道固接,两个承重轨道与两个导向轨道的相贴靠的侧面固接,每个导向轨道内沿其长度方向固定有一条齿条,载车板主体上位于缓台的两侧各分别转动安装有一个滚动轮,载车板主体中部的两侧各分别转动安装有一个承重轮,载车板主体上位于加宽带一侧固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套装有主动链轮,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通过链条连接,从动链轮固套装在动力轴上,动力轴转动安装在载车板主体的加宽带一端,动力轴沿载车板主体的横向设置,动力轴的两端各转动安装有一个齿轮,每个齿轮设置在相应的导向轨道内并与齿条啮合,载车板主体上安装有两个轮挡,两个轮挡相对于载车板主体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两个轮挡位于承重轮与齿轮之间,两个轮挡用于对存车车轮进行限位;承重梁的前端至中部之间加工有承重轨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室内车库库门的普遍高度为2. 5米左右,若实现上下层的车辆任意存取,这在设计上难度是相当大的,本技术是结合现有室内单车库存车的实际情况而研制成功的,本技术打破了上述技术瓶颈,可以在不改动原有建筑结构的基础上,实现上下层车辆任意存取的目的,让用户可以随意对所存的上下层车辆进行存取。 本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各大城市的停车难问题,同时,可以相应减少停车场所的建设用地,可以直接降低建筑材料的消耗。本技术的立体存车设备与车库组合构成立体存车车库。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轮挡为示意画法,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为载车板主体的后端;图2是图I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A剖面图;图4是轮挡安装在载车板主体上的主视结构剖面图;图5是图4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3的B向视图;图7是图6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利用本技术进行立体存车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I-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立体存车设备,所述立体存车设备包括载车板主体I、电机2、主动链轮3、从动链轮4、链条52、动力轴5、主体框架6、两个滚动轮8、两个承重轮9、两个齿轮10、两个轮挡11 ;载车板主体I的前端设有缓台12,载车板主体I的后端设有加宽带13,载车板主体I与缓台12和加宽带13制成一体;主体框架6包括两个导向轨道14、两个承重轨道15和两条齿条16,导向轨道14的前端低于后端,承重轨道15的前端低于后端,两个导向轨道14和两个承重轨道15均沿载车板主体I的长度方向设置,两个承重轨道15位于两个导向轨道14的下部,两个导向轨道14相对设置,两个导向轨道14的低端与载车板主体I的加宽带13的两侧相邻设置,两个承重轨道15位于两个导向轨道14的里侧,每个导向轨道14与承重轨道15的相贴靠的侧面固接,每个导向轨道14内沿其长度方向固定有一条齿条16,载车板主体I上位于缓台12的两侧各分别转动安装有ー个滚动轮8,载车板主体I中部的两侧各分别转动安装有一个承重轮9,载车板主体I上位于加宽带13 —侧固接有电机2,电机2的输出轴上固套装有主动链轮3,主动链轮3与从动链轮4通过链条52连接,从动链轮4固套装在动カ轴5上,动カ轴5转动安装在载车板主体I的加宽带13—端,动カ轴5沿载车板主体I的横向设置,动カ轴5的两端各转动安装有一个齿轮10,每个齿轮10设置在相应的导向轨道14内并与齿条16啮合,载车板主体I上安装有两个轮挡11,两个轮挡11相对于载车板主体I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两个轮挡11位于承重轮9与齿轮10之间,两个轮挡11用于对存车车轮50进行限位;承重梁15的前端至中部之间加工有承重轨道51。具体实施方式ニ 结合图I-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主体框架6还包括上拉筋17、两个加固支柱18、两个主梁19、四个固定板20、多个下拉筋21和多个支撑柱22 ;两个主梁19与导向轨道14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两个主梁19之间平行固定连接有多个下拉筋21 (下拉筋21通过螺栓组件与两个主梁19固定连接),两个主梁19与两个承重梁15——对应设置,两个承重梁15位于两个主梁19的正上方,承重梁15与主梁19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柱22,两个承重梁15的后端与导向轨道14和位于后端的支撑柱22固接,两个导向轨道14的后端与位于后端的支撑柱22固接,上拉筋17与位于后端的两个支撑柱22固接,两个加固支柱18分别设置于两个主梁19的外侧面的中部,两个加固支柱18与主梁19及相对应的支撑柱22固接,每个主梁19外侧的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存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存车设备包括载车板主体(I)、电机(2)、主动链轮(3)、从动链轮(4)、链条(52)、动力轴(5)、主体框架(6)、两个滚动轮(8)、两个承重轮(9)、两个齿轮(10)及两个轮挡(11); 载车板主体(I)的前端设有缓台(12),载车板主体(I)的后端设有加宽带(13),载车板主体(I)与缓台(12)和加宽带(13)制成一体;主体框架(6)包括两个导向轨道(14)、两个承重梁(15)和两条齿条(16),导向轨道(14)的前端低于后端,承重梁(15)的前端低于后端,两个导向轨道(14)和两个承重梁(15)均沿载车板主体(I)的长度方向设置,两个承重梁(15)位于两个导向轨道(14)的下部,两个导向轨道(14)相对设置,两个导向轨道(14)的低端与载车板主体(I)的加宽带(13)的两侧相邻设置,两个承重梁(15)位于两个 导向轨道(14)的里侧,每个导向轨道(14)与承重轨道(15)的相贴靠的侧面固接,每个导向轨道(14)内沿其长度方向固定有一条齿条(16),载车板主体(I)上位于缓台(12)的两侧各分别转动安装有一个滚动轮(8),载车板主体(I)中部的两侧各分别转动安装有一个承重轮(9),载车板主体(I)上位于加宽带(13) —侧固接有电机(2),电机(2)的输出轴上固套装有主动链轮(3),主动链轮(3)与从动链轮(4)通过链条(52)连接,从动链轮(4)固套装在动力轴(5)上,动力轴(5)沿载车板主体(I)的横向设置,动力轴(5)的两端各转动安装有一个齿轮(10),每个齿轮(10)设置在相应的导向轨道(14)内并与齿条(16)啮合,载车板主体(I)上安装有两个轮挡(11),两个轮挡(11)相对于载车板主体(I)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两个轮挡(11)位于承重轮(9)与齿轮(10)之间,两个轮挡(11)用于对存车车轮(50)进行限位;承重梁(15)的前端至中部之间加工有承重轨道(51)。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立体存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6)还包括上拉筋(17)、两个加固支柱(18)、两个主梁(19)、四个固定板(20)、多个下拉筋(21)及多个支撑柱(22); 两个主梁(19)沿承重梁(15)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两个主梁(19)之间平行固定连接有多个下拉筋(21),两个主梁(19)与两个承重梁(15) —一对应设置,两个承重梁(15)位于两个主梁(19)的正上方,承重梁(15)与主梁(19)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柱(22),两个承重梁(15)的后端与导向轨道(14)和位于后端的支撑柱(22)固接,两个导向轨道(14)的后端与位于后端的支撑柱(22)固接,上拉筋(17)与位于后端的两个支撑柱(22)固接,两个加固支柱(18)分别设置于两个主梁(19)的外侧面的中部,两个加固支柱(18)与主梁(19)及相对应的支撑柱(22)固接,每个主梁(19)外侧的前后两端各设有一个固定板(20),位于主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照海任桂琴
申请(专利权)人:高照海任桂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