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溅植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87080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6 2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溅植骨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用于骨科手术过程中植骨。植骨用漏斗由捣棒(1)、漏斗(2)组成。其特征在于:捣棒(1)由捣棒体(3)、漏斗盖(4)、钢珠(5)、弹簧(6)、销钉(7)、手柄(8)组成,捣棒体(3)为台阶杆状,左端头部为球状,右端有通孔;漏斗盖(4)中心通孔,下端有环形凹槽,右端有通槽。漏斗(2)由漏斗体(9)、连杆(10)、销钉(7)、手柄(8)组成,漏斗体(9)中心通孔,上部为锥体状,下部为圆柱状,且其下端有斜锥口,圆柱状表面有刻线标记。首先确定手术位置,确定防溅植骨器植入的深度和方位,钻孔,将碎骨置入漏斗(2)中,用捣棒(1)联合漏斗(2)植骨至手术要求。(*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溅植骨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用于骨科手术过程中植骨。
技术介绍
目前在骨科手术中治疗患者骨质缺损或去除坏死的部分时多采用植骨方法,通常的手术方法有靠手术医生钻孔,然后利用钳子植入人工骨、异体骨或自体骨,或采用漏斗配合植骨棒的方法植骨,目前采用漏斗配合植骨棒植骨的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安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痛苦,有利于手术快速愈合,但是在手术中容易使碎骨溅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正是在保留现有技术优点的前提下,克服其弊端,提供一种在手术过程中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易使碎骨溅出的防溅植骨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防溅植骨器由捣棒(I)、漏斗⑵组成。其特征在于捣棒⑴由捣棒体⑶、漏斗盖(4)、钢珠(5)、弹簧¢)、销钉(7)、手柄(8)组成,捣棒体(3)为台阶杆状,左端头部为球状,右端垂直于中心轴线处有通孔;漏斗盖(4)中心通孔,下端有环形凹槽,右端有半圆弧通槽。漏斗⑵由漏斗体(9)、连杆(10)、销钉(7)、手柄⑶组成,漏斗体(9)中心通孔,上部为锥体状,下部为圆柱状,且其下端有斜锥口,圆柱状表面有刻线标记,便于选择性植入碎骨。捣棒⑴漏斗盖⑷穿过捣棒体(3),在钢珠(5)及弹簧(6)的作用下固定在捣棒体(3)上,捣棒(I)与漏斗(2)配合使用时,将漏斗盖(4)从捣棒体(3)上移动,漏斗盖(4)将漏斗体(9)上端锥口盖严,此时,漏斗盖(4)右端半圆弧通槽正好卡在连杆(10)上,便于碎骨植入,实现防止碎骨溅出的功能,捣棒(I)可设计出多种规格,供手术时选用。漏斗(2):漏斗体(9)下部为圆柱状,且其下端有斜锥口,使漏斗(2)便于插入缺损的骨腔中,通过观察漏斗体(9)圆柱状表面的刻线标记将漏斗(2)插入到骨腔中的适当位置,在漏斗体(9)中放入适量的碎骨,碎骨在捣棒(I)的作用下植入到缺损处,至手术需求量,利用防溅植骨器植骨可增加植骨密度,对患者手术愈合有明显的效果,且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痛苦,漏斗(2)可设计出多种规格,供手术时选用。本技术适用于骨科手术过程中植骨,植入人工骨、异体骨或自体骨,具有操作方便、安全、碎骨不易溅出的优点。通过术前CT或X光等诊断病症,实施手术确定植骨位置和碎骨数量。首先确定手术位置,确定防溅植骨器植入的深度和方位,实施钻孔,将碎骨置入漏斗(2)中,移动漏斗盖(4),配合漏斗体(9),防止碎骨溅出,用捣棒(I)联合漏斗(2)植骨至手术要求。本技术适用于骨科手术过程中植骨,植入人工骨、异体骨或自体骨,防溅植骨器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防止碎骨溅出的功能、设计先进的优点,适宜于骨科临床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防溅植骨器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捣棒(I)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捣棒(I)的捣棒体(3)结构图;图4a为本技术的捣棒⑴的漏斗盖(4)主视图 ;图4b为本技术的捣棒(I)的漏斗盖⑷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捣棒⑴的钢珠(5)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的捣棒(I)的弹簧(6)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的捣棒⑴的销钉(7)结构图;图8为本技术的捣棒⑴的手柄⑶结构图;图9为本技术的漏斗⑵结构图;图10为本技术的漏斗⑵的漏斗体(9)结构图;图11为本技术的漏斗⑵的连杆(10)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防溅植骨器由捣棒(I)、漏斗⑵组成。其特征在于捣棒⑴由捣棒体⑶、漏斗盖(4)、钢珠(5)、弹簧¢)、销钉(7)、手柄(8)组成,捣棒体(3)为台阶杆状,左端头部为球状,右端有通孔;漏斗盖(4)中心通孔,下端有环形凹槽,右端有通槽。漏斗(2)由漏斗体(9)、连杆(10)、销钉(7)、手柄(8)组成,漏斗体(9)中心通孔,上部为锥体状,下部为圆柱状,且其下端有斜锥口,圆柱状表面有刻线标记,便于选择性植入碎骨。首先确定手术位置,确定防溅植骨器植入的深度和方位,实施钻孔,将碎骨置入漏斗(2)中,移动漏斗盖(4),配合漏斗体(9),防止碎骨溅出,用捣棒(I)联合漏斗(2)植骨至手术要求。权利要求1.防溅植骨器由捣棒(I)、漏斗(2)组成,其特征在于捣棒(I)由捣棒体(3)、漏斗盖(4)、钢珠(5)、弹簧¢)、销钉(7)、手柄(8)组成,捣棒体(3)为台阶杆状,左端头部为球状,右端垂直于中心轴线处有通孔;漏斗盖(4)中心通孔,下端有环形凹槽,右端有半圆弧通槽,漏斗⑵由漏斗体(9)、连杆(10)、销钉(7)、手柄⑶组成,漏斗体(9)中心通孔,上部为锥体状,下部为圆柱状,且其下端有斜锥口,圆柱状表面有刻线标记。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溅植骨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用于骨科手术过程中植骨。植骨用漏斗由捣棒(1)、漏斗(2)组成。其特征在于捣棒(1)由捣棒体(3)、漏斗盖(4)、钢珠(5)、弹簧(6)、销钉(7)、手柄(8)组成,捣棒体(3)为台阶杆状,左端头部为球状,右端有通孔;漏斗盖(4)中心通孔,下端有环形凹槽,右端有通槽。漏斗(2)由漏斗体(9)、连杆(10)、销钉(7)、手柄(8)组成,漏斗体(9)中心通孔,上部为锥体状,下部为圆柱状,且其下端有斜锥口,圆柱状表面有刻线标记。首先确定手术位置,确定防溅植骨器植入的深度和方位,钻孔,将碎骨置入漏斗(2)中,用捣棒(1)联合漏斗(2)植骨至手术要求。文档编号A61B17/56GK202376207SQ20112040896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5日专利技术者刘治辉, 史亚民, 徐秉智, 朱军磊, 胡桓宇 申请人:北京市富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史亚民, 胡桓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桓宇史亚民朱军磊徐秉智刘治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富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胡桓宇史亚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