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组合式花卉培养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85637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6 2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组合式花卉培养容器,属于生活类装饰品。端盖与培养容器一扣接,端盖顶部一侧设有通气孔,通气孔内放置微孔滤膜,微孔滤膜用压紧垫圈固定,培养基置于玻璃培养容器一的容器底部,植物种植在培养基中,培养容器一与底座固定连接,培养容器二与底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新颖,摒弃了传统的木塞通气的方式,保证了组培环境的无菌的良好培养条件,不易滋生菌类,延长植物的存活期,培养容器可重复利用,体积可根据需要变化,成为新型装饰品,美化了生活。(*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生活类装饰品,尤其是指一种植物无菌培养容器。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生活上越来越追求新、奇、特的物品,时下在礼品店、花卉市场见到的“手指玫瑰”、“天使花房”已成为一些时尚男女钟情的配饰,因其生长在小试管或玻璃瓶内,统称为试管花卉。试管花卉是建立在组织培养技术之上的新兴花卉,是在人工控制的相对或绝对无菌环境条件下,将事先培养好的植物幼苗植株培 养在微型的透明试管或艺术化的玻璃瓶等相对密封空间里生长,其生长所需的养分主要来自培养基。国内外近年来常采用其作为钥匙链、来电显、背包饰品、车内装饰品等生活中的微型装饰品,该试管花卉通常可观赏3-6个月,由于大多数培养的植物失去观赏价值后,使用者即将植物连同微型培养容器一同扔掉,培养容器大多数不能实现其重复利用,而且用途局限在微型饰品上,体积小,用途单一,使用对象一般仅为学生,生活中应用受到较大的限制。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一般要借助于玻璃或塑料材质的试管、三角瓶等可高温高压灭菌的培养容器,将消毒后的植物材料接种在上述灭过菌的培养容器中进行无菌培养,该技术主要应用于植物研究和植物离体快繁、工厂化生产等方面。现在市场上已有的天使花房的培养装饰瓶,瓶盖多为软木塞,容易滋生霉菌同时极大的影响其观赏性,且容易造成瓶内植物污染进而影响瓶内的植物的生长和其观赏价值的体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组合式花卉培养容器,以解决现有植物培养容器不能实现其重复利用,体积小、用途单一,容易滋生霉菌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端盖与培养容器一扣接,端盖顶部一侧设有通气孔,通气孔内放置微孔滤膜,微孔滤膜用压紧垫圈固定,培养基置于玻璃培养容器一的容器底部,植物种植在培养基中,培养容器一与底座固定连接,培养容器二与底座固定连接。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新颖,摒弃了传统的木塞通气的方式,保证了组培环境的无菌的良好培养条件,不易滋生菌类,延长植物的存活期,培养容器可重复利用,体积可根据需要变化,成为新型装饰品,美化了生活。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端盖I与培养容器一 2扣接,端盖I顶部一侧设有通气孔8,通气孔8内放置微孔滤膜7,微孔滤膜7用压紧垫圈6固定,培养基4置于玻璃培养容器一 2的容器底部,植物3种植在培养基4中,培养容器一 2与底座5固定连接,培养容器二 9与底座5固定连接。多功能组合式花卉培养容器所用材质均为玻璃,能满足现代人对生活饰品的简约、时尚、直观的审美需求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组合式花卉培养容器,其特征在于端盖与培养容器一扣接,端盖顶部一侧设有通气孔,通气孔内放置微孔滤膜,微孔滤膜用压紧垫圈固定,培养基置于玻璃培养容器一的容器底部,植物种植在培养基中,培养容器一与底座固定连接,培养容器二与底座固定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组合式花卉培养容器,属于生活类装饰品。端盖与培养容器一扣接,端盖顶部一侧设有通气孔,通气孔内放置微孔滤膜,微孔滤膜用压紧垫圈固定,培养基置于玻璃培养容器一的容器底部,植物种植在培养基中,培养容器一与底座固定连接,培养容器二与底座固定连接。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新颖,摒弃了传统的木塞通气的方式,保证了组培环境的无菌的良好培养条件,不易滋生菌类,延长植物的存活期,培养容器可重复利用,体积可根据需要变化,成为新型装饰品,美化了生活。文档编号A01G9/02GK202374764SQ2011205478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5日专利技术者朱琨, 梁艳, 王洪成, 范震宇, 赵艳 申请人:齐齐哈尔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艳赵艳王洪成范震宇朱琨
申请(专利权)人:齐齐哈尔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