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焦镜头、照相机、信息装置以及携带型信息终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82196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6 05: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变焦镜头、用该变焦镜头作为摄影光学系统的照相机和信息装置以及携带型信息终端装置。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焦镜片组设置密集、聚焦移动量小、广角时半视角为36.8度以上、变倍比约为1.5~5倍、具有能够对应像素超过500万~1000万摄像元件的分辨能的高性能小型变焦镜头。其构成为从被摄体一方开始沿着光轴依次设置具有正折射能力的第一镜片组(G1)、具有负折射能力的第二镜片组(G2)、具有负折射能力的第三镜片组(G3)、具有正折射能力的第四镜片组(G4)以及具有正折射能力的第五镜片组(G5),第三镜片组进行聚焦,第二、第三镜片组的焦距与广角以及望远时整个系统焦距的几何平均之间满足规定条件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焦镜头、用该变焦镜头作为摄影光学系统的照相机、信息装置以及携帯型信息終端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变焦镜头作为摄影光学系统被广泛用于数码相机等信息装置中。尤其是焦距范围达到以35mm银盐照相机换算时视角约50mm的变焦镜头已广为所知。对于这些变焦镜头,用户进一歩提出小型化、广角化、自动聚焦高速化等要求。上述变焦镜头为具有从被摄体一方出发向成像面一方依次设置具有正折射能力的第一镜片组和具有负折射能力的第二镜片组以及后续镜片组结构的的、能够兼顾大变倍比和镜头长度小型化双方的所谓正镜片先行型(Positive-Lead type)变焦镜头。这类变焦镜头在专利文献I 5(JP特开平3-228008、特开平10-48518、特开平11-44848、特开2000-28923、特开2010-175954号公报)中有具体描述。而采用上述结构的理由首先在于容易提高变倍比,其次在于正镜片组先行结构有利于减小镜头整体长度。现有技术中关于这类变焦镜头的聚焦方式,首先有专利文献I等公开的移动第二镜片组的方式,即所谓内部聚焦方式。该内部聚焦方式在聚焦时由于发生移动的镜片组重量较大,因此需要较大的驱动电机或执行器,造成镜筒的最大直径増大。对此,专利文献2 5提出了减轻聚焦镜片组重量的方法,即从被摄体一方开始ー次设置具有正折射能力的第一镜片组、具有负折射能力的第二镜片组、具有负折射能力的第三镜片组以及此后的后续镜片组,通过移动其中的第三镜片组来进行聚焦。但是,专利文献2 4公开的变焦镜头中的聚焦镜片组难以保证实现轻量化,不足以满足上述的用户要求。而专利文献5提出采用具有一片负镜片的聚焦镜片组的方案,该方法减轻了聚焦镜片组重量,有利于自动聚焦的高速化或镜筒直径小型化等,但是,各组镜片组的焦距范围不恰当,有必要改善像差补偿,此外,镜片组的小型化也不够充分。关于内部聚焦方式,另有专利文献6 9(JP特许第3716418号、特许第3397686号、特许第4401451号、特开2009-251112号公报)也公开了在比光圈更接近被摄体一方依次从被摄体ー侧开始设置具有正、负、负折射能力的第一、第二、第三镜片组,移动其中的第三镜片组进行聚焦。其中专利文献9公开的变焦镜头也是用一片负镜片构成实行聚焦的第三镜片组,减轻了第三镜片组的重量,有利于聚焦的高速化。但是专利文献4描述的变焦镜头中与聚焦有关的第三镜片组的横倍率的绝对值大,因而聚焦需要大移动量,变焦镜头在使用状态下的小型化的实现还有待进ー步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数码相机的高性能小型变焦镜头,该变焦镜头中的聚焦镜片组密集设置、聚焦移动量小、但能够进行高速聚焦并具有大视角。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开发广角时半视角为36. 8度以上、变倍比约为I. 5 5倍、而且具有能够对应像素超过500万 1000万的摄像元件的分辨能的变焦镜头。进而,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具备上述变焦镜头的照相机、信息装置以及携帯型信息終端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以下本专利技术(I) (5)提供的变焦镜头从被摄体一方开始向成像面一方沿着光轴依次设置具有正折射能力的第一镜片组、具有负折射能力的第二镜片组、具有负折射能力的第三镜片组、具有正折射能力的第四镜片组以及具有正折射能力的第五镜片组,第三镜片组和第四镜片组之间设置光圏。在从广角向望远变倍时,第一镜片组向被摄体一方移动,第一镜片组和第二镜片组之间的距离増大,第二镜片组和第三镜片组之间的距离增大,第三镜片组和第四镜片组之间的距离减小,第四镜片组和第五镜片组之间的距离减小。第三镜片组以一片负镜片构成,通过该第三镜片组的移动来实行聚焦。本专利技术(I)提供的变焦镜头的特征在于,第二镜片组的焦距F2、第三镜片组的焦距F3、广角时整个系统的焦距Fw和望远时整个系统的焦距Ft的几何平均Fm之间满足以下条件式(I),-3. O < (F2-F3) /Fm < -O. 5 式(I)其中权利要求1.一种变焦镜头,其构成为从被摄体一方开始向成像面一方沿着光轴依次设置具有正折射能力的第一镜片组、具有负折射能力的第二镜片组、具有负折射能力的第三镜片组、具有正折射能力的第四镜片组以及具有正折射能力的第五镜片组,第三镜片组和第四镜片组之间设置光圈,在从广角向望远变倍时,所述第一镜片组向被摄体一方移动,该第一镜片组和所述第二镜片组之间的距离增大,该第二镜片组和所述第三镜片组之间的距离增大,该第三镜片组和所述第四镜片组之间的距离减小,该第四镜片组和所述第五镜片组之间的距离减小,所述第三镜片组以一片负镜片构成,通过该第三镜片组的移动来实行聚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镜片组的焦距F2、所述第三镜片组的焦距F3、广角时整个系统的焦距Fw和望远时整个系统的焦距Ft的几何平均Fm之间满足以下条件式(1),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广角时所述第三镜片组的横倍率^3w和望远时第三镜片组的横倍率P3t分别满足以下条件式(2)和(3),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广角时的出射光瞳距离Exp和望远时的最大像高V之间满足以下条件式(4), I < ExpAi <3 式(4)。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望远时的最大像高Y'和广角时整个系统的焦距Fw之间满足以下条件式(5), Y' /Fw > O. 75 式(5)。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望远时整个系统的焦距Ft和广角时整个系统的焦距Fw之间满足以下条件式(6), Ft/Fw > I. 5 式(6)。6.一种变焦镜头,其构成为从被摄体一方开始向成像面一方沿着光轴依次设置具有正折射能力的第一镜片组、具有负折射能力的第二镜片组、具有负折射能力的第三镜片组、以及以多组或一组构成的后续镜片组,在从广角向望远变倍时,所述第一镜片组和所述第二镜片组之间的距离增大,该第二镜片组和所述第三镜片组之间的距离增大,该第三镜片组和所述后续镜片组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通过该第三镜片组的移动来实行聚焦,其特征在于,在第二镜片组的焦距F2、第三镜片组的焦距F3、望远时的第二镜片组和第三镜片组的合成焦距F23t、广角时整个系统的焦距Fw和望远时整个系统的焦距Ft的几何平均Fm之间满足以下条件式⑵ (9),2.O < F3/F23t < 3. O 式(7)-2. 5 < F2/Fm < -I. O 式(8)-I. 4 < F3/Fm < -O. 5 式(9) 其中,。7.一种变焦镜头,其构成为从被摄体一方开始向成像面一方沿着光轴依次设置具有正折射能力的第一镜片组、具有负折射能力的第二镜片组、具有负折射能力的第三镜片组、以及以多组或一组构成的后续镜片组,在从广角向望远变倍时,所述第一镜片组和所述第二镜片组之间的距离增大,该第二镜片组和所述第三镜片组之间的距离增大,该第三镜片组和所述后续镜片组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通过该第三镜片组的移动来实行聚焦,其特征在于,用一片负镜片构成所述第三组镜片,并且,在所述第二镜片组的焦距F2、第三镜片组的焦距F3、望远时的第二镜片组和第三镜片组的合成焦距F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野洋平厚海广道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理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