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软水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81038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6 0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软水阀,包括阀体、盖子、射流器、定阀片和动阀片,动阀片和阀杆相连接,软水阀上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排污口、滤芯外侧接口、滤芯内侧接口和吸盐口,在软水阀内还设置有射流器出口和射流器入口流道,其特征在于:定阀片上设置有六个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与滤芯外侧接口相连通,第三通孔与滤芯内侧接口相连通,第四通孔与出水口相连通,第五通孔与射流器出口相连通,第六通孔与射流器入口相连通;动阀片上设置有进水通道、导通盲孔和排污通道,排污通道与排污口相连通。定阀片和动阀片采用端面密封,通过转动动阀片产生不同的水流通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实用,流量大,环保,使用安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系统用的一种多功能软水阀
技术介绍
在水处理应用中,经常要用到多功能控制阀,特别是在软化水领域中,常用多功能控制阀来实现软化、反冲洗、吸盐再生、补水、正洗等功能。由于平面密封多路阀结构简洁,可靠性高,近年来日渐成为多功能控制阀领域的主要阀种之一。但由于平面阀的结构限制的原因,使得平面阀的阀体内的流道宽度不够一致,这样就使得水流受阻,影响平面阀的供水量,例如,阀体内和玻璃钢罐体相连的进水口的流道、从玻璃钢罐体到阀体的内部出水口 的流道、以及阀体到外部出水口的流道的宽度通常是不一致的,这样导致了水流不够流畅。
技术实现思路
(一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软水阀,以克服现有技术中阀体内部流道宽度不一致的缺陷。( 二 )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软水阀,包括阀体、盖子、射流器、置于阀体内的采用端面转动密封配合的定阀片和动阀片,动阀片和阀杆相连接,软水阀上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排污口、滤芯外侧接口、滤芯内侧接口和吸盐口,在软水阀内还设置有与射流器相连通的射流器出口和射流器入口流道,定阀片上设置有六个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在软水阀内,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互相连通并且与滤芯外侧接口相连通,第三通孔与滤芯内侧接口相连通,第四通孔与出水口相连通,第五通孔与射流器出口相连通,第六通孔与射流器入口相连通;所述动阀片上设置有与进水口相连通的进水通道,动阀片上还设置有导通盲孔和排污通道,所述排污通道与所述排污口相连通。进一步,所述排污通道为排污通孔,所述排污口设置在盖子上,所述排污通孔依次通过阀杆上的第一排污通孔和盖子上的第二排污通孔连通到排污口。进一步,所述排污通道为排污通孔,所述排污口设置在阀体上,所述排污通孔依次通过阀杆上的第一排污通孔和盖子上的第二排污通孔连通到排污口。进一步,所述排污通道为排污盲孔,所述定阀片上还设置有第七通孔,所述排污口设置在阀体上,所述排污盲孔通过所述第七通孔与排污口相连通。进一步,所述定阀片上的第七通孔位于定阀片的中心,所述动阀片上的排污盲孔的一端位于动阀片的中心。(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宽度一致的流道使得阀体中的水流更加流畅,实用,环保,使 用安装方便。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阀体俯视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定阀片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动阀片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在软化运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的动阀片相对于定阀片的位置示意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在反冲洗运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的动阀片相对于定阀片的位置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在吸盐再生运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的动阀片相对于定阀片的位置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在正洗运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中的动阀片相对于定阀片的位置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在盐箱补水运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2中的动阀片相对于定阀片的位置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在采用从阀杆到盖子再到阀体的排污技术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阀体俯视示意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定阀片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动阀片的俯视不意图。图1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在软化运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19是图18中的动阀片相对于定阀片的位置示意图。图2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在反冲洗运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1是图20中的动阀片相对于定阀片的位置示意图。图2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在吸盐再生运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3是图22中的动阀片相对于定阀片的位置示意图。图2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在正洗运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5是图24中的动阀片相对于定阀片的位置示意图。图2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在盐箱补水运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7是图26中的动阀片相对于定阀片的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4所示,在使用本专利技术时,将软水阀安装到水处理罐40上,滤芯44设置在水处理罐40中,或者在水处理罐40中直接填充过滤材料构成滤芯44,阀体30的滤芯外侧接口 38通过上集伞41和滤芯44的外侧相连通,滤芯内侧接口 39通过中心管42和下集伞43与滤芯44相连通。将进水口 31连接到水源,将排污口 33连接到排水处,将吸盐口 36通过软管50和盐箱51中的盐阀52相连通。如将本专利技术作为过滤阀使用时,只需把吸盐口 36封闭。通过电动或手动来旋转阀杆61末端的拨动齿轮62,即可转动动阀片20来切换和定阀片10不同的重叠状态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不同功能。下面通过使用树脂滤料为例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采用经过阀杆从盖子直接排污的技术方案如图1-4所示,在实施例一中,使用图2和图3所示的定、动阀片组合。一种多功能软水阀,包括阀体30、盖子60、射流器37、置于阀体30内的采用端面转动密封配合的定阀片10和动阀片20,动阀片20和阀杆61相连接,阀体30上设置有进水口 31、出水口 32、射流器出口 34、射流器入口 35、滤芯外侧接口 38和滤芯内侧接口 39,射流器37通过射流器出口 34和射流器入口 35与阀体相连通,在射流器37上设置有吸盐口 36,排污口 33设置在盖子60上,定阀片10上设置有六个通孔第一通孔I、第二通孔2、第三通孔3、第四通孔4、第五通孔5和第六通孔6,在软水阀内,第一通孔I和第二通孔2互相连通并且与滤芯外侧接口 38相连通,第三通孔3与滤芯内侧接口 39相连通,第四通孔4与出水口 32相连通,第五通孔5与射流器出口 34相连通,第六通孔6与射流器入口 35相连通;所述动阀片20上设置有与进水口 31相连通的进水通道21,动阀片20上还设置有导通盲孔22和排污通孔23,所述排污通孔依次通过阀杆61上的第一排污通孔63和盖子60上的第二排污通孔64连通到排污口 33。这样的阀片结构,使得第一通孔I、第三通孔3和第四通孔4的流道宽度较大而且宽度一致,第一通孔I、第三通孔3和第四通孔4是提供软化水时使用的通孔流道。下面详细说明定动阀片的不同重叠方式而产生的功能。软化功能如图4、5所示,通过旋转阀杆61,将动阀片20上的进水通道21和定阀片10上的第一通孔I重叠连通,导通盲孔22与定阀片10上的第三通孔3和第四通孔4重叠连通,排污通孔23和定阀片10上的第五通孔5重叠连通。在这种阀片重叠状态下,水流如下进水口 31进入的水流从动阀片20的进水通道21流入到定阀片10的第一通孔I中,因为第一通孔I和滤芯外侧接口 38相连通,所以水流流过滤芯外侧接口 38,通过上集伞41,流入到滤芯44的外侧,经过树脂软化后流入到下集伞43,通过滤芯内侧45流入到滤芯内侧接口 39,由于滤芯内侧接口 39和定阀片10的第三通孔3相连通,所以水流流到定阀片10的第三通孔3,通过动阀片20的导通盲孔22的导流,流入到定阀片10的第四通孔4,由于第四通孔4和出水口 32相连通,所以水流流到出水口 32。在此过程中,定阀片10的第二通孔2和第六通孔6被动阀片20封闭遮盖不通水;虽然排污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霄宗胡继宗涂泽红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市亚东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