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头、颈CT扫描射线防护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75019 阅读:3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2 1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头、颈CT扫描射线防护罩,以解决现有做非头、颈CT检查时防护用品无法完全遮挡颅脑、眼、鼻、口腔、喉、甲状腺等器官,带来损害的问题。非头、颈CT扫描射线防护罩,做非头、颈CT检查时对头、颈部进行射线防护,包括含铅头部支撑架和可翻转铅玻璃罩体,含铅头部支撑架的一端设有用于罩住头顶部的帽状罩体,相对的另一端设有安装件,可翻转铅玻璃罩体的一端铰接于帽状罩体。在做非头、颈CT检查时,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在CT检查床上,病人头部由含铅头部支撑架支撑,可翻转铅玻璃罩体用于罩住病人脸部、颈部,遮挡射线辐射病人眼、鼻、口腔、喉等器官,起到防护作用;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操作方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头、颈CT扫描射线防护罩,即做非头、颈部CT扫描检查时对头、颈部器官进行射线防护。
技术介绍
目前,病人在做局部医学影像(放射)检查时,尤其是在做CT检查时,射线量大,危害很大。为了防止人体非影像检查部位受到辐射损害,通常做法是做成含铅的围裙、隔离衣、帽、脖套等可穿戴遮挡的用品,在做影像(放射)检查前佩带或遮挡在病人非影像检查的部位。上述做法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诸多不足,首先,使用前要对病人做防护的指导,因每个病人理解有差异,延长了影像检查的时间;同时,将上述防护用品接触病人身体重复使用,易造成交叉感染;再者,上述防护用品都含有较重的铅,给老、弱、残、孕、急的病人佩带,身体承受的负担大,容易产生不适及恐惧感。在做非头、颈CT检查(如腹、盆腔CT扫描)时,大量的射线会辐射头、颈,造成电离辐射,危害极大,目前对头、颈部的防护只是佩戴上述防护用品中的铅帽、铅围脖等,然而CT 检查是射线360°扫描,铅帽、铅围脖无法完全遮挡颅脑、眼、鼻、口腔、喉、甲状腺等器官,不可避免会对诸类器官带来损害,同时,采用铅帽、铅围脖等是单方面遮挡,病人佩戴也会有压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玉庆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市立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