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头、颈CT扫描射线防护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75019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2 1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头、颈CT扫描射线防护罩,以解决现有做非头、颈CT检查时防护用品无法完全遮挡颅脑、眼、鼻、口腔、喉、甲状腺等器官,带来损害的问题。非头、颈CT扫描射线防护罩,做非头、颈CT检查时对头、颈部进行射线防护,包括含铅头部支撑架和可翻转铅玻璃罩体,含铅头部支撑架的一端设有用于罩住头顶部的帽状罩体,相对的另一端设有安装件,可翻转铅玻璃罩体的一端铰接于帽状罩体。在做非头、颈CT检查时,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在CT检查床上,病人头部由含铅头部支撑架支撑,可翻转铅玻璃罩体用于罩住病人脸部、颈部,遮挡射线辐射病人眼、鼻、口腔、喉等器官,起到防护作用;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操作方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头、颈CT扫描射线防护罩,即做非头、颈部CT扫描检查时对头、颈部器官进行射线防护。
技术介绍
目前,病人在做局部医学影像(放射)检查时,尤其是在做CT检查时,射线量大,危害很大。为了防止人体非影像检查部位受到辐射损害,通常做法是做成含铅的围裙、隔离衣、帽、脖套等可穿戴遮挡的用品,在做影像(放射)检查前佩带或遮挡在病人非影像检查的部位。上述做法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诸多不足,首先,使用前要对病人做防护的指导,因每个病人理解有差异,延长了影像检查的时间;同时,将上述防护用品接触病人身体重复使用,易造成交叉感染;再者,上述防护用品都含有较重的铅,给老、弱、残、孕、急的病人佩带,身体承受的负担大,容易产生不适及恐惧感。在做非头、颈CT检查(如腹、盆腔CT扫描)时,大量的射线会辐射头、颈,造成电离辐射,危害极大,目前对头、颈部的防护只是佩戴上述防护用品中的铅帽、铅围脖等,然而CT 检查是射线360°扫描,铅帽、铅围脖无法完全遮挡颅脑、眼、鼻、口腔、喉、甲状腺等器官,不可避免会对诸类器官带来损害,同时,采用铅帽、铅围脖等是单方面遮挡,病人佩戴也会有压迫感和恐惧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非头、颈CT扫描射线防护罩,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做非头、颈 CT检查时防护用品无法完全遮颅脑、挡眼、鼻、口腔、喉、甲状腺等器官,受到辐射损害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非头、颈CT扫描射线防护罩,用于做非头、颈CT检查时安装在CT检查床上对头、颈部进行射线防护,包括含铅头部支撑架和可翻转铅玻璃罩体,所述含铅头部支撑架的一端设有用于罩住头顶部的帽状罩体,相对的另一端设有安装件,所述可翻转铅玻璃罩体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帽状罩体。进一步地,本技术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所述含铅头部支撑架上的与所述安装件所在端相邻的两侧边上分别设有长条弯弧状止挡翼耳,各所述止挡翼耳由所述安装件所在端延伸至所述帽式罩体端,且所述止挡翼耳的弯弧向所述含铅头部支撑架的中心部位弯曲。进一步地,本技术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所述可翻转铅玻璃罩体的铰接端与所述帽状罩体部分重叠。进一步地,本技术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所述含铅头部支撑架的长度小于所述可翻转铅玻璃罩体的长度。进一步地,本技术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所述安装件为凸出于所述含铅头部支撑架的对接插头。进一步地,本技术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所述安装件为挂钩。本技术与原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在做非头、颈CT检查时, 将本技术安装在CT检查床上,病人头部由含铅头部支撑架支撑,可翻转铅玻璃罩体用于罩住病人脸部、颈部,遮挡病人颅脑、眼、鼻、口腔、喉、甲状腺等器官,起到射线防护作用, 还可用于给病人做放射治疗时所用到的放射治疗设备上;同时,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操作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地描述。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非头、颈CT扫描射线防护罩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非头、颈CT扫描射线防护罩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非头、颈CT扫描射线防护罩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含铅头部支撑架;1_1、帽状罩体;1_2、安装件;2、可翻转铅玻璃罩体;3、 止挡翼耳。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I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非头、颈CT扫描射线防护罩,在做非头、颈部CT检查时安装在CT检查床上对头、颈部进行射线防护,其包括含铅头部支撑架I和可翻转铅玻璃罩体2,含铅头部支撑架I的一端设有帽状罩体1-1,当病人躺在CT检查床上进行CT检查时,在含铅头部支撑架I支撑头部的同时,帽状罩体1-1用于罩住头顶部,对头顶部进行射线防护,在含铅头部支撑架I上与帽状罩体1-1相对的另一端上设有安装件1-2,以便安装在CT检查床上,本实施例中安装件1-2为凸出于所述含铅头部支撑架的对接插头,采用插接的方式安装在CT检查床上。可翻转铅玻璃罩体2的一端铰接于帽状罩体1-1,以便于翻转罩住病人脸部、颈部,遮挡射线辐射病人眼、鼻、口腔、喉等器官,起到防护作用。进一步地,为防止射线从CT检查床底部射入,在含铅头部支撑架I上,与安装件 1-2所在端相邻的两侧边上分别设有长条弯弧状止挡翼耳3,各止挡翼耳3由安装件1-2所在端延伸至帽式罩体1-1所在端,且止挡翼耳3的弯弧向含铅头部支撑架I的中心部位弯曲。这样一来,止挡翼耳3可阻挡射线从底部沿可翻转铅玻璃罩体2与含铅头部支撑架I 之间的两侧缝隙射入,进一步地起到了射线防护作用;同时,由于可翻转铅玻璃罩体2重量较大,止挡翼耳3还可对可翻转铅玻璃罩体2在闭合状态时起到支撑作用。为使可翻转铅玻璃罩体2翻转闭合时,与帽状罩体1-1完全无缝隙搭接,其铰接端与帽状罩体1-1部分重叠。这样一来,可翻转铅玻璃罩体2与帽状罩体1-1 二者闭合时的连接形成无缝隙搭接,完全阻挡了射线的射入。为使可翻转罩体充分罩住病人脸部、颈部,完全遮挡射线辐射病人眼、鼻、口腔、喉等器官,含铅头部支撑架I的长度L1小于可翻转铅玻璃罩体2的长度L2。参照图3所示,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安装件1-2为挂钩。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非头、颈CT扫描射线防护罩,用于做非头、颈CT检查时安装在CT检查床上对头、颈部进行射线防护,其特征在于包括含铅头部支撑架和可翻转铅玻璃罩体,所述含铅头部支撑架的一端设有用于罩住头顶部的帽状罩体,相对的另一端设有安装件,所述可翻转铅玻璃罩体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帽状罩体。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非头、颈CT扫描射线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铅头部支撑架上的与所述安装件所在端相邻的两侧边上分别设有长条弯弧状止挡翼耳,各所述止挡翼耳由所述安装件所在端延伸至所述帽式罩体端,且所述止挡翼耳的弯弧向所述含铅头部支撑架的中心部位弯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头、颈CT扫描射线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翻转铅玻璃罩体的铰接端与所述帽状罩体部分重叠。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头、颈CT扫描射线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铅头部支撑架的长度小于所述可翻转铅玻璃罩体的长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头、颈CT扫描射线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为凸出于所述含铅头部支撑架的对接插头。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头、颈CT扫描射线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为挂钩。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非头、颈CT扫描射线防护罩,以解决现有做非头、颈CT检查时防护用品无法完全遮挡颅脑、眼、鼻、口腔、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玉庆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市立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