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仲济朋专利>正文

双压双面背负式喷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6892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压双面背负式喷雾器,结构包括盛液桶(1)、桶盖(2)、操作手柄(3)、传动摇臂(4)、传动连杆(5)、密封盖(6)、压力杆(7)、密封垫圈(8)、压力筒(9)、溢流孔(10)、平衡互流管(11)、吸液过滤器(12)、三通单向阀(13)、高压输液管(14)、高压包(15)、高压输液嘴(16)、喷液管总成(17)、压力筒底座(18)、空心螺丝弯头(19)和出液嘴(20)、底座螺栓(21)、吊环(22)等,其特征在于带有桶盖(2)的盛液桶(1)一侧面外表面下部有活连接于操作手柄(3)的传动摇臂(4),传动摇臂(4)固定且活连接在盛液桶(1)一侧面的外表面底部处,传动摇臂(4)两端固定传动连杆(5),传动连杆(5)通过销钉活连接于固定在与盛液桶(1)同一侧面内表面上的压力筒(9)内的压力杆(7)上顶端部,压力杆(7)经压力筒(9)顶部的密封盖(6)中央的密封孔穿入压力筒(9)内,压力杆(7)底端固定一密封垫圈(8),压力筒(9)上端有一溢流孔(10),溢流孔(10)下面是一连接压力筒(9)的平衡互流管(11),连接压力筒(9)下端的压力筒底座(18)被底座螺栓(21)固定在盛液桶(1)内、外表面上,压力筒(9)底部连接吸液过滤器(12),连接压力筒(9)底部的空心螺丝弯头(19)上装有三通单向阀(13),三通单向阀(13)端头经空心螺丝弯头(19)连接压力筒(9),三通单向阀(13)下端的出液嘴(20)通过高压输液管(14)连接高压包(15),高压包(15)通过高压输液嘴(16)活连接于喷液管总成(17)。(*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喷雾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压双面背负式喷雾器,属农业设备
,适应于农作物的喷洒药液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结构包括盛液桶、桶盖、操作手柄、传动摇臂、传动连杆、密封盖、压力杆、密封垫圈、压力筒、溢流孔、平衡互流管、吸液过滤器、三通单向阀、高压管、高压包、高压输液嘴、喷液管总成等,所述的带有桶盖的盛液桶一侧面底部有一活动连接于传动摇臂的操作手柄,传动摇臂是一空心管式的,操作手柄顶端可轮换插入传动摇臂空心管两端内运作,传动摇臂固定活连接在盛液桶一侧面底部上,以固定螺栓为支点,摇臂可上、下往复摆动,传动摇臂两端处分别固定一传动连杆,两根传连动杆通过销钉活连接于固定在与盛液桶同一侧面内表面上的两只压力筒内的压力杆上顶端部,压力杆从压力筒上部的密封盖中央处的密封孔中穿入压力筒内,压力杆底部上固定一密封垫圈,随压力杆作吸、排液体用,压力杆通过操作手柄、传动摇臂、传动连杆的动力传递功能,从动地在压力筒内作往返直线运动,每只压力筒上部分别有一溢流孔,溢流孔之下是一连接两压力筒的平衡互流管,溢流孔与平衡互流管,起平衡液位作用,堵绝药液溢出盛液桶之外溅到人体上,连接压力筒下端的底座用螺栓固定在盛液桶内、外侧面上,且两底座下端部位连接吸液过滤器,专为吸液过滤用,连接压力筒底部的空心螺丝弯头上,安装一三通单向阀,三通两端头分别经空心螺丝弯头连接压力筒,而三通下端出液嘴通过高压输液管连接高压包,高压包安装在盛液桶内的另一侧内表面上,高压包又经高压输液嘴活连接于高压喷液管总成在盛液桶中部表面上环绕两圈铁箍,铁箍上固定有吊环,做连接背带用。运作时,操作手柄一压,其中一只压力筒内的压力杆从动地上升,气压压缩着盛液桶内的液体,经吸液过滤器进入压力筒内的密封垫圈之下的空间中,这一运程是吸液;与此同时,另一只压力筒在进行压缩排液,高压液体经三通单向阀、高压管被压入高压包,高压包内的液体又经高压输液嘴、喷液管总成,将高压液体匀速喷洒出,就这样反复运作,液体源源不断地喷出。至此,本技术实现了专利技术之目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盛液桶两面皆可背面负,操作手柄在传动摇臂上可左右移位,左右手可相互替换轮作,减轻了劳动强度;由于采用双压力筒,手柄上、下往返完成两次吸、排液过程(吸、排各一次),较前提高工效1-2倍;当其中一压力筒出现故障时,不影响其工作进程;彻底避免了药液外溢现象,保证了人身安全,之所以如此,主要在压力筒之间安有一平衡互流管,且压力管上端各有一溢流孔,当液体一旦进入压力筒内的密封垫圈之上时,即可通过平衡互流管进行分流,如其中一压力筒内液位上移吸液时,而另一压力筒内的液位刚好是下移被压缩排液,平衡互流管正处在恰到好处的相应位置上,发挥了平衡溢流的凸显功能,较好地解决了液体外溢这个难题;如果压力筒内的液体上升到了上端溢流孔的位置,它可以两个要素条件来确保液体不外溢;一是时间差本技术采用的是双压、双吸运作模式,操作手柄不论上移或下压,都完成一次吸、排液过程,力的传递是均衡的,不存在过急或过慢的用力现象,这给溢流孔的溢流处置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差;二是空间差因两压力筒之间安有平衡互流管,即使其中一压力筒的溢流孔溢液时,另一压力筒的溢流孔也同时溢液,加大了溢液的空间和力度,根除了药物外溢伤害人体的严重弊端。总之,本技术构思新颖,设计规范合理,经多次实践运用证明,该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效,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且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适用范围广,具有较高的使用和推广价值。图2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侧面示意图。图中1、盛液桶,2、桶盖,3、操作手柄、4、传动摇臂、5、传动连杆,6、密封盖,7、压力杆,8、密封垫圈,9、压力筒、10、溢流孔,11、平衡互流管,12、吸液过滤器,13、三通单向阀,14、高压输液管,15、高压包,16、高压输液嘴,17、喷液管总成,18、压力筒底座,19、空心螺丝弯头,20、出液嘴。21、底座螺栓,22、吊环。权利要求1.一种双压双面背负式喷雾器,结构包括盛液桶(1)、桶盖(2)、操作手柄(3)、传动摇臂(4)、传动连杆(5)、密封盖(6)、压力杆(7)、密封垫圈(8)、压力筒(9)、溢流孔(10)、平衡互流管(11)、吸液过滤器(12)、三通单向阀(13)、高压输液管(14)、高压包(15)、高压输液嘴(16)、喷液管总成(17)、压力筒底座(18)、空心螺丝弯头(19)和出液嘴(20)、底座螺栓(21)、吊环(22)等,其特征在于带有桶盖(2)的盛液桶(1)一侧面外表面下部有活连接于操作手柄(3)的传动摇臂(4),传动摇臂(4)固定且活连接在盛液桶(1)一侧面的外表面底部处,传动摇臂(4)两端固定传动连杆(5),传动连杆(5)通过销钉活连接于固定在与盛液桶(1)同一侧面内表面上的压力筒(9)内的压力杆(7)上顶端部,压力杆(7)经压力筒(9)顶部的密封盖(6)中央的密封孔穿入压力筒(9)内,压力杆(7)底端固定一密封垫圈(8),压力筒(9)上端有一溢流孔(10),溢流孔(10)下面是一连接压力筒(9)的平衡互流管(11),连接压力筒(9)下端的压力筒底座(18)被底座螺栓(21)固定在盛液桶(1)内、外表面上,压力筒(9)底部连接吸液过滤器(12),连接压力筒(9)底部的空心螺丝弯头(19)上装有三通单向阀(13),三通单向阀(13)端头经空心螺丝弯头(19)连接压力筒(9),三通单向阀(13)下端的出液嘴(20)通过高压输液管(14)连接高压包(15),高压包(15)通过高压输液嘴(16)活连接于喷液管总成(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压双面背负式喷雾器,其特征在于两端头均可活连接于操作手柄(3)的传动摇臂(4)两端处分别固定一传动连杆(5),两根传动连杆(5)顶端活连接于两根压力杆(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压双面背负式喷雾器,其特征在于两只压力筒(9)内的两根压力杆(7)底部上固定连接两个密封垫圈(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压双面背负式喷雾器,其特征在于两压力筒(9)之间有一平衡互流管(11)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压双面背负式喷雾器,其特征还在于两压力筒(9)下端的三通单向阀(13)还连接于两个空心螺丝弯头(19)。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压双面背负式喷雾器,其特征还在于三通单向阀(13)下端的出液嘴(20)通过高压输液管(14)连接安装在盛液桶(1)内里的另一侧内表面上的高压包(15)。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压双面背负式喷雾器,适应于农作物药物喷洒用,结构包括盛液桶、操作手柄、传动摇臂、传动连杆、压力筒、压力杆、平衡互流管、吸液过滤器、三通单向阀、高压管、高压包、高压喷嘴、喷液管总成等,其特征在于盛液桶一侧面下部有一固定且活连接于操作手柄的传动摇臂,传动摇臂两端处固定连接压力筒内的压力杆的传动连杆,压力筒上部间有一连接的平衡互流管,下端通过空心螺丝弯头连接三通单向阀和吸液过滤器,其三通上的出液嘴通过高压输液管连接高压包至喷液管总成,该构思新颖,设计规范合理,运用灵活,省工、省力、安全可靠,工效可提高1-2倍,且制作简单,成本低,适用范围广,具有较高的使用和推广价值。文档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仲济朋
申请(专利权)人:仲济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