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继奎专利>正文

一种防破译机械密码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68740 阅读:4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1 01:25
一种防破译机械密码锁,涉及机械密码锁,包括锁壳、U形锁粱、密码块和开启杆,锁壳内设有至少两个密码块,每个密码块内的开启杆上分别设有密码拨盘,密码拨盘上设有开启槽,与开启槽相对应开启杆上设有开启凸块,开启杆前端设有锁舌,U形锁粱两端插设在锁壳内,U形锁粱端部与锁舌相对应设有锁舌孔,开启杆上设有L形锁定杆,L形锁定杆的锁定臂穿设在各密码块内密码拨盘的外侧,密码拨盘上与每个密码标识相对应的分别设有锁定孔,密码块内L形锁定杆的锁定臂上设有与锁定孔相配合的锁定凸块,密码锁锁合时,锁定凸块距锁定孔的距离小于开启凸块距开启槽的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不容易被破译、安全性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密码锁,详细讲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防破译机械密码锁
技术介绍
我们知道,现有的机械密码锁包括锁壳、U形锁粱、密码块和开启杆,锁壳内设有至少两个密码块,开启杆轴向滑动的穿设在各密码块中部,每个密码块内的开启杆上分别设有密码拨盘,密码拨盘外周上设有密码标识与密码拨盘相对应锁壳上设有密码口,密码拨盘的一部份经密码口突出在锁壳外,密码拨盘上设有开启槽,与开启槽相对应开启杆上设 有开启凸块,开启杆前端设有锁舌,开启杆后端设有开启手柄,U形锁粱两端插设在锁壳内,U形锁粱端部与锁舌相对应设有锁舌孔。锁合时,U形锁粱端部插在锁壳内,开启杆前端的锁舌插入锁舌孔内,此时开启凸块处于开启槽前侧;开启时,拨动密码拨盘输入密码,密码正确时,开启杆上的开启凸块与密码拨盘上的开启槽一一对正,向后拨动开启手柄,带动开启凸块滑入开启槽内,锁舌从锁舌孔内滑出,U形锁粱向上滑动,即可开锁。这种机械密码锁的密码易被破译,安全性能差。破译时,通过开启手柄把开启杆向后拨,其中一个开启凸块便会比其他开启凸更紧的贴靠在与其相对的密码拨盘上,此时转动该密码拨盘,用听筒小心聆听锁内的声音,直至听到小小的“咔”声,表示这个开启凸块已经与开启槽对正,重覆这种操作,很快便可以破解密码,将密码锁打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容易被破译、安全性高的防破译机械密码锁。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破译机械密码锁,包括锁壳、U形锁粱、密码块和开启杆,锁壳内设有至少两个密码块,开启杆轴向滑动的穿设在各密码块中部,每个密码块内的开启杆上分别设有密码拨盘,密码拨盘外周上设有密码标识,与密码拨盘相对应锁壳上设有密码口,密码拨盘的一部份经密码口突出在锁壳外,密码拨盘上设有开启槽,与开启槽相对应开启杆上设有开启凸块,开启杆前端设有锁舌,开启杆后端设有开启手柄,U形锁粱两端插设在锁壳内,U形锁粱端部与锁舌相对应设有锁舌孔,其特征在于开启杆上设有L形锁定杆,L形锁定杆的锁定臂穿设在各密码块内密码拨盘的外侧,密码拨盘上与每个密码标识相对应的分别设有锁定孔,密码块内L形锁定杆的锁定臂上设有与锁定孔相配合的锁定凸块,密码锁锁合时,锁定凸块距锁定孔的距离小于开启凸块距开启槽的距离。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密码拨盘中部设有内转盘,开启槽设置在内转盘上,密码拨盘上与每个密码标识相对应分别设有密码设定孔,密码设定孔内设有压簧和插栓,内转盘上与开启槽相对应设有楔形孔,楔形孔内设有楔形顶柱,开启凸块上与楔形顶柱相对应的设有顶动斜面,开启凸块完全进入开启槽内时,锁定凸块滑出锁定孔、位于密码拨盘后侧。密码锁锁合时,在压簧的弹力作用下,插栓一部份进入楔形孔内,楔形顶柱下端的一部分凸出在开启槽内,此时密码拨盘与内转盘同步转动。本技术中所述密码拨盘与密码块侧壁相贴靠的一侧上设有校位孔,校位孔内设有校位弹簧,校位孔内校位弹簧外端部设有校位珠,密码块侧壁上与密码标识相对应的设有校位凹槽。本技术中U形锁粱和开启杆与锁壳间分别设有复位弹簧。本技术使用时,向下按压U形锁粱,将开启杆前端的锁舌插入在U形锁粱下端的锁舌孔内,然后拨乱密码拨盘完成锁合操作。需要开锁时,只有将密码完全输对一次性拉动开启柄才能打开。不知道密码者欲破解此锁,试图用向后拨动开启杆、转动密码拨盘以声音来判断内转盘开启槽的位置时,在开启凸块还没有压靠在内转盘上时,锁定臂上的锁定凸块就已经插入了密码拨盘的锁定孔内,密码拨盘被锁死,无法以听声音和凭手感来判断 内转盘开启槽的位置,从而避免破译密码。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右视图。图3是图I的A— A剖视图。图4是图I的B处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3的C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的防破译机械密码锁,包括锁壳3、U形锁粱I、密码块和开启杆14,锁壳3内设有至少两个密码块,开启杆轴14向滑动的穿设在各密码块中部,每个密码块内的开启杆14上分别设有密码拨盘4,密码拨盘4外周上设有密码标识2,与密码拨盘4相对应锁壳3上设有密码口,密码拨盘的一部份经密码口突出在锁壳3外,密码拨盘4上设有开启槽11,与开启槽11相对应开启杆14上设有开启凸块9,开启杆14前端设有锁舌8,开启杆14后端设有开启手柄16,从图2、图3可以看出,开启手柄16的一端伸出锁壳3外,供拨动开启杆用。U形锁粱I两端插设在锁壳3内,U形锁粱I端部与锁舌相对应设有锁舌孔,上述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不再赘述。本技术的特征在于开启杆14上设有L形锁定杆5,L形锁定杆5的锁定臂穿设在各密码块内密码拨盘4的外侧,密码拨盘上与每个密码标识2相对应的分别设有锁定孔7,密码块内L形锁定杆5的锁定臂上设有与锁定孔7相配合的锁定凸块6,密码锁锁合时,锁定凸块6距锁定孔7的距离小于开启凸块9距开启槽11的距离。使用时,向下按压U形锁粱1,将开启杆14前端的锁舌8插入U形锁粱I下端的锁舌孔内,然后拨乱密码拨盘2完成锁合操作。需要开锁时,只有将密码完全输对一次性拨动开启柄才能打开。不知道密码者欲破解此锁,试图用向后拨动开启杆、转动密码拨盘以声音来判断开启槽的位置时,在开启凸块还没有压靠在密码拨盘上时,锁定臂上的锁定凸块就已经插入了密码拨盘的锁定孔内,密码拨盘被锁死,无法以声音和手感来判断开启槽的位置,从而实现防破译功能。从图中可以看出,密码拨盘4中部设有内转盘10,内转盘10前侧设有弹簧压片21,可以防止内转盘10在密码拨盘内转动时脱出。开启杆14穿设在内转盘中部,开启槽11设置在内转盘10上,密码拨盘4上与每个密码标识2相对应分别设有密码设定孔,从图4、图5中可以看出,密码拨盘内侧上径向设置密码设定孔;密码设定孔内设有压簧17和插栓18,内转盘10上与开启槽11相对应设有楔形孔,楔形孔内设有楔形顶柱20,楔形顶柱20的长度与楔形孔的长度相同,密码锁锁合时,在压簧17的弹力作用下,与楔形孔相对的插栓18的一部份进入楔形孔内,楔形顶柱20下端的一部分凸出在开启槽内,此时密码拨盘4与内转盘10同步转动。开启凸块9上与楔形顶柱20相对应的设有顶动斜面,开启凸块9完全进入开启槽11内时,锁定凸块6滑出锁定孔7、位于密码拨盘4后侧。需要重新设定密码时,向后拨动开启手柄,带动开启凸块完全滑入内转盘的开启槽内,开启凸块的顶动斜面将顶柱、插栓向上顶起,顶柱和插栓间的接触面被顶至内转盘的外周处,此时锁定凸块已经滑出锁定孔、位于密码拨盘后侧,密码拨盘可以转动而内转盘不动,拨动密码拨盘转至新的密码设定孔与楔形孔相对处,开启凸块滑出开启槽后,新的密码设定孔内的插栓一部份进入楔形孔内,完成密码的重新设定。密码的重设的操作简单、方便,进一步加强了锁的可靠性。本实施例中密码拨盘4与密码块侧壁相贴靠的一侧上设有校位孔,校位孔内设有校位弹簧15,校位孔内校位弹簧15外端部设有校位珠19,密码块侧壁上与每个密码标识2 相对应的设有校位凹槽,校位凹槽通常为与校位珠相对应的半球状凹槽。在输入密码和设定密码拨动密码拨盘时,密码拨盘转动到每个密码位置都有触觉或听觉的相应提示,使开启凸块和开启槽对正的精度提高,更便于使用。U形锁粱和开启杆与锁壳间分别设有复位弹簧12、13,便于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继奎
申请(专利权)人:郭继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