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锡炉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57259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6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过锡炉治具,包括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内侧至少设有两个平行相对的支撑座,所述每个支撑座上设有至少两个凹槽组,所述每个凹槽组由多个凹槽组成,所述不同凹槽组的凹槽宽度相同而深度均不相同,所述支撑座上设有至少两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架设于相对的两个支撑座的凹槽内,所述支撑杆上方设有多个固定柱,所述支撑杆与固定住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对各种尺寸的印刷电路板进行有效支撑并可适应不同高度元器件的印刷电路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治具,特别是涉及一种过锡炉治具
技术介绍
在SMT阶段的最后阶段,通常需要利用锡炉的高温对印刷电路板上的插装元件进行波峰焊,锡炉通过链条运输产品,其链条构成的轨道面为水平面且锡炉的最大容纳高度为22mm,因此在生产上,对于印刷电路板上的元器件高度有很大的限制。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与需求,元器件的高度早已经突破了 22mm的限制,传统的技术方式由于受到锡炉的条件限制,很难顺利完成焊接工作,如果更新设备,则必然导致成本的增加,如不更新设备,其生产受到制约,严重影响产能,无法顺应市场的需求,而印刷电路板本身的尺寸大小变化范围很大,现有单一尺寸形状的治具无法满足不同尺寸印刷电路板的需求,根据不同的电路板定做不同的治具,成本高昂。不仅如此,较大尺寸的印刷电路板在通过锡炉的时候,在高温的影响下,电路板容易产生形变,甚至会从传送链条上掉落,严重影响生产效率,而传统的治具对于印刷电路版的中部支撑不足,无法解决该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对各种尺寸的印刷电路板进行有效支撑并可适应不同高度元器件的印刷电路板的过锡炉治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过锡炉治具,包括边框,其特征在于 所述边框内侧至少设有两个平行相对的支撑座,所述每个支撑座上设有至少两个凹槽组, 所述每个凹槽组由多个凹槽组成,所述不同凹槽组的凹槽宽度相同而深度均不相同,所述支撑座上设有至少两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架设于相对的两个支撑座的凹槽内,所述支撑杆上方设有多个固定柱,所述支撑杆与固定住螺纹连接。通过同宽度但不同深度凹槽组成的至少两个凹槽组,而将支撑杆设置于不同的凹槽组中即可获得不同的支撑高度,将两个支撑杆设置于一个凹槽组的不同凹槽中,即可获得一个平稳支撑面,以对印刷电路板进行良好的支撑,当元器件高度较高时,尤其是印刷电路板上元器件高度超过22_ 时,可以将支撑杆设置于较低的凹槽组内,反之则设置于较高的凹槽组内,已适应不同高度元器件电路板的需求,通过调节支撑杆在凹槽组中的凹槽位置,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支撑杆间隔距离,以适应不同尺寸规格的印刷电路板,确保稳固的支撑,对于大尺寸的印刷电路板,还可以设置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支撑杆,以提供对印刷电路板中部或易变形区域的支撑,防止印刷电路板受热变形后在治具上位置偏移甚至掉落的状况发生,不仅如此,支撑杆上设有螺纹连接的固定柱,可以用于与印刷电路板上的预留固定孔相连,使印刷电路板可以更稳定的固定在支撑杆上,确保操作中不偏移不掉落。前述的过锡炉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有四个,所述四个支撑座两两平行相对构成正方形的支撑框。四个支撑座构成正方形的支撑框,因此支撑杆可以任意选择两个相对的支撑座进行架设,扩大了治具的适用性。前述的过锡炉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支撑座上均设有两个凹槽组,所述两个凹槽组的凹槽依次间隔设置。两个凹槽组且不同凹槽组的凹槽依次间隔设置,排列规律,结构简单,相互间隔使架设的支撑杆也同时具有最小间隔距离,由于支撑杆通常无需相邻架设,故该排列方法的实用性更强,也可以避免不合理凹槽排布导致的空间浪费。前述的过锡炉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有四个。四个支撑杆通过合理的布局可以在保证平稳支撑印刷电路板的同时对容易受热变形的区域尤其是中部提供额外的支撑。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对各种尺寸的印刷电路板进行有效支撑并可适应不同高度元器件的印刷电路板。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A-A方向的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I、图2所示,过锡炉治具的边框I内侧设有四个支撑座2且两两平行相对组成正方形的支撑框,每个支撑座2上均设有两个凹槽组,每个凹槽组由多个凹槽3组成,两个凹槽组的凹槽3宽度相同而深度不同,且不同凹槽组的凹槽3依次间隔设置,支撑座2上设有四个支撑杆4,支撑杆4的两端分别架设于相对的两个支撑座2的同深度的凹槽3内, 支撑杆4上方设有多个固定5柱,支撑杆4与固定柱5螺纹连接。实际操作时,根据印刷电路板的尺寸大小及元器件的高度高低来选择合适的凹槽组和支撑杆4布局,具体为元器件的高度高,则将支撑杆4架设于凹槽3深度较深的凹槽组内,即获得较低的支撑平面,反之元器件的高度低,则可将支撑杆4架设于凹槽3深度较浅的凹槽组内,即获得较高的支撑平面,当印刷电路板尺寸较大时,将支撑杆4分散架设使其可对印刷电路板两端和中部提供稳定的支撑,当印刷电路板尺寸较小时,可以将支撑杆4 架设的较为紧密,在确保支撑足够稳定的前提下甚至可以减少支撑杆4的使用,印刷电路板通过固定柱5与支撑杆4连接,先将印刷电路板上预留的固定孔和印刷电路板上固定柱 5固定位置对齐,然后将固定柱5穿过印刷电路板上的固定孔并通过螺纹旋入支撑杆4,从而将印刷电路板与支撑杆4固定,支撑效果更稳固。由于支撑座2的两个凹槽组深度不一,因此当边框I与支撑座2相连接时,水平位置较低的凹槽3可以在支撑座2上设置成相对于边框I局部下陷的结构,故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对元器件高度较高的印刷电路板的适用性,由于此结构为本领域人员结合本方案容易联想得到的,故不赘述。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对各种尺寸的印刷电路板进行有效支撑并可适应不同高度元器件的印刷电路板。以上实施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定本技术,凡是对以上实施例以等效变换方式做出的其它改进与应用,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过锡炉治具,包括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内侧至少设有两个平行相对的支撑座,所述每个支撑座上设有至少两个凹槽组,所述每个凹槽组由多个凹槽组成,所述不同凹槽组的凹槽宽度相同而深度均不相同,所述支撑座上方设有至少两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架设于相对的两个支撑座的凹槽内,所述支撑杆上方设有多个固定柱,所述支撑杆与固定住螺纹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过锡炉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有四个,所述四个支撑座两两平行相对构成正方形的支撑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锡炉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支撑座上均设有两个凹槽组,所述两个凹槽组的凹槽依次间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锡炉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有四个。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过锡炉治具,包括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内侧至少设有两个平行相对的支撑座,所述每个支撑座上设有至少两个凹槽组,所述每个凹槽组由多个凹槽组成,所述不同凹槽组的凹槽宽度相同而深度均不相同,所述支撑座上设有至少两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架设于相对的两个支撑座的凹槽内,所述支撑杆上方设有多个固定柱,所述支撑杆与固定住螺纹连接。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对各种尺寸的印刷电路板进行有效支撑并可适应不同高度元器件的印刷电路板。文档编号H05K3/34GK202344095SQ201120492468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日专利技术者何成亮, 吴小明, 李俊武, 李进, 黎增祺 申请人:昆山明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增祺李俊武李进吴小明何成亮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明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