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影艺术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54152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6 0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艺术品,具体涉及一种皮影艺术画,它包括麦杆画框(1)、竹炭纤维框衬(2)和皮影(3),竹炭纤维框衬(2)固定在麦杆画框(1)中,皮影(3)固定在竹炭纤维框衬(2)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画框采用分量轻、绿色环保的材料,如麦杆、藤条、塑料等,可以变废为宝、使资源得到二次利用。所述的框衬采用吸附能力强、可净化空气的材料,如竹炭纤维,可起到防菌、吸附异味、调节湿度的功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皮影制作成皮影艺术画,具有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可满足现代人追求新奇和收藏价值的消费需求,也可起到发扬民间艺术的作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艺术品,具体涉及一种皮影艺术画
技术介绍
现有绘制和印刷的画大都平淡无奇,缺乏新意和价值,无法满足现代人追求新奇和收藏价值的消费需求,我国民间有许多民间艺术非常新奇和具有收藏价值,其中皮影是一种典型的民间艺术,它不仅具有使用价值和欣赏价值,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单纯的皮影无法成为可以收藏的艺术品,不利于流通、展览和收藏。另外普通的艺术画一般不能进行资源二次利用,不能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皮影画,具有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可满足现代人追求新奇和收藏价值的消费需求,可以解决现有普通艺术画不能净化空气、份量过重、不能进行资源二次利用的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皮影艺术画,包括麦杆画框I、竹炭纤维框衬 2和皮影3,竹炭纤维框衬2固定在麦杆画框I中,皮影3固定在竹炭纤维框衬2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的麦杆画框I采用分量轻、 绿色环保的材料,可以变废为宝、使资源得到二次利用。所述的竹炭纤维框衬2采用吸附能力强、可净化空气的材料,可起到防菌、吸附异味、调节湿度的功效。本技术将皮影制作成皮影艺术画,具有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可满足现代人追求新奇和收藏价值的消费需求, 也可起到发扬民间艺术的作用。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一种皮影艺术画,包括麦杆画框I、竹炭纤维框衬2和皮影3,竹炭纤维框衬2固定在麦杆画框I中,皮影3固定在竹炭纤维框衬2上,麦杆画框I采用分量轻、 采用绿色环保的麦杆为材料,变废为宝,使资源得到二次利用,竹炭纤维框衬2采用吸附能力强、可净化空气的竹炭纤维为材料,可起到防菌、吸附异味、调节湿度的功效。权利要求1.一种皮影艺术画,包括麦杆画框(I)、竹炭纤维框衬(2)和皮影(3),其特征在于,竹炭纤维框衬(2)固定在麦杆画框(I)中,皮影(3)固定在竹炭纤维框衬(2)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艺术品,具体涉及一种皮影艺术画,它包括麦杆画框(1)、竹炭纤维框衬(2)和皮影(3),竹炭纤维框衬(2)固定在麦杆画框(1)中,皮影(3)固定在竹炭纤维框衬(2)上。本技术画框采用分量轻、绿色环保的材料,如麦杆、藤条、塑料等,可以变废为宝、使资源得到二次利用。所述的框衬采用吸附能力强、可净化空气的材料,如竹炭纤维,可起到防菌、吸附异味、调节湿度的功效。本技术将皮影制作成皮影艺术画,具有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可满足现代人追求新奇和收藏价值的消费需求,也可起到发扬民间艺术的作用。文档编号B44C5/04GK202345256SQ20112047776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7日专利技术者吴苗, 张扬, 杨志红 申请人:山西省艺术科技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扬吴苗杨志红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艺术科技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