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丸铭专利>正文

具能量石的能量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52353 阅读:6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5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具能量石的能量垫,主要包括一能量垫本体及多个能量石,该能量垫本体包括有一容器底垫、多个分隔件及一上垫片,该多个分隔件将该容器底垫分隔成多个容置空间,该多个能量石平均分散于该多个容置空间,该上垫片结合于该容器底垫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该多个能量石装置于该能量垫本体中,能够随时平摆置放于椅子充当座垫或直立置放作为背垫,或者是安置于枕头上充当枕垫,不但能够通过能量石所散发出的远红外线来消除身体的疲累,并且方便又易于携带,相当地实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靠垫,尤其涉及ー种具能量石的能量垫
技术介绍
一般市面上的能量石是天然采集具有远红外线放射能量的矿石或者是由特殊原料高温烧结而成的具有远红外线放射能的陶瓷材料,通过能量石中的远红外线放射对人体均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及减轻酸痛效果,一般使用能量石能够直接贴附于身体按压或配合精油按摩使用,通过能量石内部所蕴涵的远红外线来达到舒缓身体上的不舒适,在长途旅行或在上班办公时,常常会有姿势不良造成血液流通不顺畅的问题,想要使用能量石却因不便拿出使用或者不易携帯而作罢,有进ー步改进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的能量石具有不便使用及不易携帯的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能量石的能量垫,其是在一易于携带及使用的能量垫中平均摆置多个能量石,使该能量垫能够直接地摆置于座椅当成椅垫或靠垫来使用,并通过能量石中的远红外线来达到舒缓身体不适的效果。本技术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具能量石的能量垫,包括一能量垫本体,其包括一容器底垫、多个分隔件及一上垫片,该容器底垫呈盒状,该多个分隔件间隔设置于该容器底垫内部,并将该容器底垫分隔形成多个容置空间,该上垫片对应于该容器底垫,并连接设置于该容器底垫的顶部;多个能量石,其平均分散摆置于该容置空间内,且该多个能量石的大小小于该容器底垫。优选的,其中该多个分隔件为隔板。优选的,其中该多个分隔件为中空圆柱且间隔排列,并且该多个分隔件于外周面一体连接于该容器底垫的内部底面,于内周面则一体贯通至该容器底垫的外部底面。优选的,其中该上垫片设有多个对应该多个分隔件的通风孔。优选的,其中于该容器底垫的两呈相对的侧面分别水平延伸凸出形成ー侧扣部,于该两侧扣部分别具有一个以上的扣孔。优选的,其中该能量垫本体整体为硬质材料;其中该能量垫本体整体为软质材料。优选的,其中该两侧扣部为两黏扣带。本技术利用所提供的具能量石的能量垫,可以获得的功效包括本技术是在易于收纳及携帯的一能量垫中装设有多个能量石,将该能量垫平摆或直立置放于坐椅、沙发等作为椅垫或靠垫来使用,通过该多个能量石所发散出来的远红外线来舒缓因长时间固定姿势的部位,并且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及减轻酸痛效果,相当地便利实用。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外观图。图6为本技术第三优选 实施例的外观图。图7为本技术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剖面图。图8为本技术第四优选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10A、10B、10C 能量垫本体11、11A、11B、11C 容器底垫IllB侧扣部IllC黏扣带112B 扣孔12、12A、12B 分隔件13、13A、13B 上垫片13IB 通风孔110、110A、1 IOB 容置空间20能量石A使用者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附图及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ー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本技术为ー种具能量石的能量垫,请參阅图I及图2的第一优选实施例,其包括一能量垫本体10及多个能量石20。该能量垫本体10包括有一容器底垫11、多个分隔件12及一上垫片13,该容器底垫11为ー硬质矩形盒状容器,该多个分隔件12设置于该容器底垫11内部,该多个分隔件12为硬质隔板且交错形成多个容置空间110,该上垫片13为ー硬质垫板且对应于该容器底垫11,并连接设置于该容器底垫11的顶部。该多个能量石20为具有远红外线或能量磁场的矿石或陶瓷材料,可以为玉髄、戈壁石、橄榄石等各种具有能量的矿石,该多个能量石20大小约略为相等且平均分散摆置于该容置空间110内,且该多个能量石20的大小小于该容器底垫11。本技术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如图3及图4所示,其能够将该多个能量石20装置于该能量垫本体10的内部,使该多个能量石20能够易于携带并使用,井能够将本技术以直立或平摆的方式置放于椅子或沙发上,并作为椅垫或背垫使用,或者是将本技术置放于枕头当成枕垫使用,通过该多个能量石20所散发出的远红外线或能量磁场缓解一使用者A的疲累,并且増加身体的血液循环及解除酸痛,相当地实用。本技术的第二优选实施例,如图5所示,第二优选实施例与第一优选实施例略为雷同,其差异在于该能量垫本体IOA的容器底垫IlA为环形盒状,以及该上垫片13A为对应连接于该容器底垫IlA的顶部,该分隔件12A为硬质隔板,并且等间隔环绕设置于该容器底垫IlA的内部,并分隔出多个容置空间110A,该多个能量石20能够置放于该容置空间IlOA中,其它相关的实施方式如第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在此不加以赘述。本技术的第三优选实施例,如图6及图7所示,第三优选实施例与第一优选实施例略为雷同,其差异在于该容器底垫IlB为ー软质矩形盒状容器,于该容器底垫IlB的两呈相对的侧面分别水平延伸凸出形成一侧扣部IllB于该两侧扣部IllB分别具有两间隔设置的扣孔112B,各扣孔112B用于接合绳带或扣带,使该容器底垫IlB能够绑束于身体或椅座上固定,该多个分隔件12B为软质中空圆形隔柱且间隔排列,于各分隔件12B之间将该容器底垫11分隔形成多个容置空间110B,并且该多个分隔件12B于外周面一体连接于该容器底垫IlB的内部底面,于内周面则一体贯通至该容器底垫IlB的外部底面,该上垫片13B为软质垫片且对应黏结于该容器底垫IlB的顶部,该上垫片13B设有多个对应该多个分隔件12B的通风孔131B,由于该多个分隔件12B的设计不同,所以使该能量垫本体IOB具有通风散热效果,相关的实施方式如第一实施例所述,在此不加以赘述。本技术的第四优选实施例,如图8所示,第四优选实施例与第三优选实施例略为雷同,其差异在于该第三优选实施例的该两侧扣部IllB于本实施例的该能量垫本体IOC中为两条黏扣带111C,该两黏扣带IllC具有弹性可伸缩的带体,并且能够多次撕黏,该两黏扣带IllC一体成形于该容器底垫IlC上,所以能够将本技术直接结合于该使用者A的身体部位,通过各能量石20的远红外线进行疗愈。本技术的该容器底垫11、11A、11B、11C除了前述的矩形盒状、环形盒状外,也可以为各种任意几何形状,并且也可为软质或硬质材料,该多个分隔件12、12A、12B除了为隔板或隔柱外,也可为具有分隔作用的任意外形,以上的容器底垫11、11A、11B、10C及各分隔件12、12A、12B只要能够达成容置分隔作用即可,相关的外形及材质应用本技术不加以限制。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优选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应当可以利用上述掲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改变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具能量石的能量垫,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能量垫本体,其包括一容器底垫、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丸铭
申请(专利权)人:廖丸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