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邸英良专利>正文

种、肥分施开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50243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5 2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种、肥分施开沟器,包括带有左右侧开沟护板的犁铧器主体,还包括施肥管、导肥板、左侧排种护板、右侧排种护板,所述施肥管底部出肥口与右侧排种护板的底端内侧分别位于犁铧器主体的竖直对称面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犁铧器主体犁刃开沟后,化肥遇到导肥板改变流向,落在沟底一侧;种子落到右侧排种护板的左侧,从而实现种肥分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配合玉米播种机使用,实现播种玉米时在开沟的同时实现播种、施肥作业,且实现了种与肥的分离,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的特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农用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用的播种机械的配件,具体地说是一种种、肥分施开沟器
技术介绍
目前播种机配套使用的开沟器种类较多,一般只能单独完成播种或施肥作业,功能相对单一;有一部分能同时完成播种、施肥作业,但存在着结构复杂、不易加工的不足,且成本相对较高,不易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种、肥分施开沟器,能够配合玉米播种机使用,开沟同时实现播种、施肥作业,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的特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种、肥分施开沟器,包括带有左右侧开沟护板的犁铧器主体,还包括施肥管、导肥板、左侧排种护板、右侧排种护板,其中所述施肥管底部出肥口与右侧排种护板的底端内侧分别位于犁铧器主体的竖直对称面的两侧。作为本技术结构的具体化,所述施肥管设于犁铧器主体后部且位于左右侧开沟护板之间并偏近一侧处即偏近左侧开沟护板或右侧开沟护板,为竖置的管状,属于以下两种状态之一( I)施肥管偏近右侧开沟护板,则右侧排种护板位于施肥管后方且相对于底端出肥口的外侧边缘的左侧处,平行于犁铧器的竖直对称面设置;左侧排种护板位于左侧开沟护板后端的后方且与右侧排种护板平行设置;(2)施肥管偏近左侧开沟护板,则左侧排种护板位于施肥管后方且相对于底端出肥口的外侧边缘的右侧处,平行于犁铧器主体的竖直对称面设置;右侧排种护板位于右侧开沟护板后端的后方且与左侧排种护板平行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化,所述施肥管底端的侧壁固定有斜置的导肥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限定,所述犁铧器主体的中心处后部,固定有向上延伸的 立柱。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的限定,所述施肥管与立柱侧壁固联。所述左侧排种护板、右侧排种护板经联接板与立柱侧壁固联,所述联接板的水平截面形状为横置的U型叉结构;u型叉的单头端与立柱侧壁固联,其双头端分别与左侧排种护板、右侧排种护板固联。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犁铧器主体犁刃开沟后,化肥遇到导肥板改变流向,落在沟底一侧;种子落到右侧排种护板的左侧,从而实现种肥分离。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本技术所提供的种、肥分施开沟器,用于配合玉米播种机使用,实现播种玉米时在开沟的同时实现播种、施肥作业,且实现了种与肥的分离,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的特点。本技术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与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 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图I的俯视图;图3—图5分别为图I的左视图、A-A视图与B-B截面视图。图中I—施肥管,2—导肥板,3—左侧排种护板,4一导种板,5——右侧排种护板,6—左侧开沟护板,7—右侧开沟护板,8—立柱,9一犁铧器主体,10—联接板,11—延伸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只用于补充说明本技术,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图I一图5所示为一种种、肥分施开沟器,用于与玉米播种机配合使用。它包括带有左侧开沟护板6、右侧开沟护板7的犁铧器主体9,还包括施肥管I、导肥板2、左侧排种护板3、右侧排种护板5、导种板4。施肥I管底部出肥口与导种板4的底端内侧分别位于犁铧器主体9的竖直对称面的两侧。具体地施肥管I设于犁铧器主体9后部且位于左侧开沟护板6与右侧开沟护板7之间,并偏近右侧开沟护板7处,为竖置的管状。右侧排种护板5位于施肥管I的后方,且相对于底端出肥口的外侧边缘的左侧处,平行于犁铧器主体9的竖直对称面设置。左侧排种护板3位于左侧开沟护板6后端的后方且与右侧排种护板7平行设置。导种板4设于右侧排种护板5的内侧即左侧,且斜置固定,顶端固定于右侧排种护板5内壁,底端位于右侧排种护板5左侧。导肥板2为固定设于施肥管I底端内侧的侧壁的斜置结构,其倾斜的方向为向下向右,与导种板4的倾斜方向相反,即沿施肥管I的侧内壁向下向右侧延伸而致倾斜(其倾斜角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犁铧器主体9的中心处后部,固定有向上延伸的空心立柱8 (空心可以轻化重量,减小工作时的前进阻力)用于将其上部与玉米播种机相联进行农田作业。施肥管I的前端面左侧部分与立柱的右侧壁相应部位焊接固定。左侧排种护板3、右侧排种护板5经联接板10与立柱3的侧壁焊接固定。联接板10的水平截面形状为横置的U型叉结构,U型叉的单头端与立柱8的侧壁焊接固定,其双头端分别与左侧排种护板3、右侧排种护板5焊接固定。左侧排种护板3上的与左侧开沟护板6的相接处,即其前端,还带有向左侧开沟护板6的内侧斜向延伸的延伸端11,即延伸端11斜置且与左侧开沟护板6搭接,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护开沟,所开沟壑在下种前不被翻起的土料埋没,保证下种到位。本实施例在装配使用时,将立柱顶部与玉米播种机固联,施肥管经输肥管与玉米播种机的肥箱相连,导种板位于玉米播种机排种器的排种口的下方。当然,本技术的各特征、各特征之间还可以有多种等效变换,如(I)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可以是施肥管偏近左侧开沟护板的情形,那么相关构件所在的左右侧位置将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即其俯视图为与图2上下相对称的结构。(2)立柱、护板、施肥管等的具体形状、结构等也可以有其它方式的等效变换。但凡是由本技术权利要求I所限定的特征(即施肥管的底部出肥口与右侧排种护板的底端内侧分别位于犁铧器主体的竖直对称面的两侧)所构成的种、肥分施开沟器,都认为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种、肥分施开沟器,包括带有左、右侧开沟护板的犁铧器主体,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施肥管、导肥板、左侧排种护板、右侧排种护板,其中 所述施肥管底部出肥口与右侧排种护板的底端内侧分别位于犁铧器主体的竖直对称面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种、肥分施开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管设于犁铧器主体后部且位于左、右侧开沟护板之间并偏近右侧开沟护板,为竖置的管状; 右侧排种护板位于施肥管后方且相对于底端出肥口的外侧边缘的左侧处,平行于犁铧器的竖直对称面设置;左侧排种护板位于左侧开沟护板后端的后方且与右侧排种护板平行设置; 施肥管底端固定有斜置的导肥板,其倾斜的方向是向下向外侧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种、肥分施开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犁铧器主体的中心处后部,固定有向上延伸的立柱。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种、肥分施开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为空心立柱。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种、肥分施开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管与立柱侧壁固联。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种、肥分施开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排种护板、右侧排种护板经联接板与立柱侧壁固联,所述联接板的水平截面形状为横置的U型叉结构;U型叉的单头端与立柱侧壁固联,其双头端分别与左侧排种护板、右侧排种护板固联。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种、肥分施开沟器,包括带有左右侧开沟护板的犁铧器主体,还包括施肥管、导肥板、左侧排种护板、右侧排种护板,所述施肥管底部出肥口与右侧排种护板的底端内侧分别位于犁铧器主体的竖直对称面的两侧。本技术在犁铧器主体犁刃开沟后,化肥遇到导肥板改变流向,落在沟底一侧;种子落到右侧排种护板的左侧,从而实现种肥分离。本技术用于配合玉米播种机使用,实现播种玉米时在开沟的同时实现播种、施肥作业,且实现了种与肥的分离,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邸英良邸昊翔
申请(专利权)人:邸英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