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距可变的电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47456 阅读:2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5 1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轴距可变的电动车,包括车身、车架、整车控制系统和电源系统,车身内设有一个座椅,座椅的前方设有操纵器,座椅固定在车架上,车架分为前车架和后车架,前车架上设有两个前轮,后车架上设有两个后轮,前车架和后车架通过轴距调节系统相连,轴距调节系统包括丝杆电机和与丝杆电机相连的丝杆,丝杆电机固定在前车架上,丝杆的一端与后车架固定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轴距可变电动车,可根据行驶状态调节轴距,在驾驶模式下,轴距可展开到最大状态,以保证驾驶的操稳性能;在入户入电梯模式下,轴距可收缩至最小状态,保证电动车可以进入电梯和室内,满足使用者的需求。(*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微型电动车领 域,特别涉及一种可以入户、入电梯的轴距可变的电动车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汽车事业在国内如火如荼的发展,各大主机厂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发基于传统汽车的新能源汽车,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活动半径也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因此基于传统汽车开发的新能源汽车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于出行的多样化需求,在此前提下,适用于短途、高信息集成技术的微型电动车就出现了市场机会。中国技术专利CN2875867公开了一种微型电动汽车,它的车身内纵向放置1-3只单人座,整车轴距短,车身小,但其还是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不能进入电梯等狭小空间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轴距可变的电动车,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一种轴距可变的电动车,包括车身、车架、整车控制系统和电源系统,所述车身内设有一个座椅,座椅的前方设有操纵器,座椅固定在所述车架上,所述车架分为前车架和后车架,前车架上设有两个前轮,后车架上设有两个后轮,前车架和后车架通过轴距调节系统相连,轴距调节系统包括丝杆电机和与丝杆电机相连的丝杆,丝杆电机固定在前车架上,丝杆的一端与后车架固定相连。本技术所述车身前端设有可启闭的车门。本技术所述整车控制系统包括整车控制器、线控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整车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源系统、线控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相连,线控转向系统与所述操纵器相连驱动所述前轮转向。本技术所述前轮和后轮上均装有轮毂电机,轮毂电机与所述电源系统、所述制动系统相连。本技术所述前轮上设有雷达。本技术所述车身为全复合材料车身。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的轴距可变电动车,采用封闭式车身满足防水防尘的要求,电动车可根据行驶状态调节轴距,在驾驶模式下,轴距可展开到最大状态,以保证驾驶的操稳性能;在入户入电梯模式下,轴距可收缩至最小状态,保证电动车可以进入电梯和室内,满足使用者的需求。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轴距可变电动车的具体结构图。图2为所述轴距调节系 统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及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轴距可变的电动车,包括车身7、车架8、整车控制系统和电源系统10,车身内设有一个座椅,座椅的前方设有操纵器9,座椅固定在车架上,车架8分为前车架14和后车架15,前车架13上设有两个前轮3,后车架15上设有两个后轮2,前车架14和后车架15通过轴距调节系统相连,轴距调节系统包括丝杆电机和与丝杆电机相连的丝杆,丝杆电机13固定在前车架14上,丝杆16的一端与后车架15固定相连。通过单人单座、轴距可调来使车身缩短,使整个电动车可以进入电梯等狭小空间,满足使用者需求。在车身前端设置可启闭的车门5,可以增强整个车身的结构强度,也从整体上缩短车身长度。上述整车控制系统包括整车控制器、线控转向系统4和制动系统11,整车控制器分别与电源系统10、线控转向系统4、制动系统11相连,线控转向系统4与操纵器9相连驱动前轮3转向。线控转向系统4包括线控控制器、前轮转向模块,通过操纵器输出转向信号,利用CAN总线与线控控制器进行数据交换,来驱动前轮转向模块内的转向电机,由转向电机分别控制两个前轮3的转角,实现线控独立转向的功能。前轮和后轮上均装有轮毂电机I,轮毂电机I与电源系统10、制动系统11相连。整车控制器利用CAN总线与电源系统10,根据行驶需求和动力电池的状态,由轮毂电机I驱动前轮3和后轮2转动。前轮3上设有雷达12,电动车通过雷达12反馈的信号利用CAN总线与制动系统11进行数据交换,由制动系统中的制动电机带动制动器,从而达到线控制动的目的,同时实现防碰撞的功能。本技术电动车在切换到行驶模式时,后轮2通过制动系统11锁死,丝杆电机开始工作,丝杠电机13带动前支架14继而带动车身7向前运动,同时车身7绕着前轮3的中心做转动,丝杠电机12达到一定行程以后锁死,整车姿态变为行驶模式,该模式下可以提高驾驶性能。当电动车在切换到入户模式时,后轮2通过制动系统11锁死,丝杠电机13带动前支架14继而带动车身7向后运动,同时车身7绕着前轮3的中心做转动,丝杠电机12达到一定新车以后锁死,整车姿态变为入户模式,该模式下,车辆可以入户入电梯。该电动车的操纵器9可以集成丰富的电子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娱乐系统以及部分家用电器的功能。该电动车上还可安装有远程监控系统的车载端,通过CAN总线采集车上的实时状态、故障数据,并传送给中心服务器,实现实时状态监控、车辆故障诊断、应急报警、远程遥控、车辆定位等功能。本技术的电动车集成了对车辆实时定位、车辆实时状态、故障数据等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分析和处理并实现应急报警、远程遥控等功能的多功能综合系统。同时,集成了高可靠性电源管理系统,智能化电池充电管理技术以及电池CAN总线集成管理技术。电动车采用了全复合材料车身的结构,全复合材料包括玻璃纤维毡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以及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大大的降低了整车重量,减少了能耗,同时应用了部分碳纤维材料制作的底盘零件,提升了整车性能。权利要求1.一种轴距可变的电动车,包括车身(7)、车架(8)、整车控制系统和电源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7)内设有一个座椅,座椅的前方设有操纵器(9),座椅固定在所述车架上,所述车架(8)分为前车架(14)和后车架(15),前车架上设有两个前轮(3),后车架上设有两个后轮(2),前车架和后车架通过轴距调节系统相连,轴距调节系统包括丝杆电机(13)和与丝杆电机相连的丝杆(16),丝杆电机(13)固定在前车架(14)上,丝杆(16)的一端与后车架(15)固定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车,其 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前端设有可启闭的车门(5)。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整车控制系统包括整车控制器、线控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整车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源系统、线控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相连,线控转向系统与所述操纵器相连驱动所述前轮转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3)和后轮(2)上均装有轮毂电机(I),轮毂电机与所述电源系统、所述制动系统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3)上设有雷达(12)。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为全复合材料车身。专利摘要本技术一种轴距可变的电动车,包括车身、车架、整车控制系统和电源系统,车身内设有一个座椅,座椅的前方设有操纵器,座椅固定在车架上,车架分为前车架和后车架,前车架上设有两个前轮,后车架上设有两个后轮,前车架和后车架通过轴距调节系统相连,轴距调节系统包括丝杆电机和与丝杆电机相连的丝杆,丝杆电机固定在前车架上,丝杆的一端与后车架固定相连。本技术的轴距可变电动车,可根据行驶状态调节轴距,在驾驶模式下,轴距可展开到最大状态,以保证驾驶的操稳性能;在入户入电梯模式下,轴距可收缩至最小状态,保证电动车可以进入电梯和室内,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文档编号B60R16/02GK202357797SQ20112043930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8日专利技术者叶大卫, 吴宪, 朱方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宪朱方凯叶大卫潘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航天汽车机电股份有限公司马钧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