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帐篷内的定向除湿防结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45085 阅读:3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5 0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帐篷内定向除湿防结露装置,包括一易结露平板,该易结露平板是导热系数大于帐篷材料导热系数的材料;易结露平板上连接有导水槽,并且导水槽与易结露平板构成平滑的L状一体式结构;在易结露平板两侧,设有滑槽,在滑槽上安装有雨刷和破冰刀,并使雨刷和破冰刀贴在易结露平板表面;雨刷和破冰刀分别与运动频率控制箱相连接,并通过连杆进行转换,导水槽底部连接有集水槽,集水槽上连接有导水管。能够解决帐篷内表面大面积结露问题,防结露效果好,实施成本较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能降耗,维持良好的帐篷热湿环境,在民用及军用帐篷中推广应用具有巨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除湿领域,特别涉及ー种用于帐篷内的定向除湿防结露装置,主要用于解决帐篷内由于湿度过大造成的结露问题。
技术介绍
对于突发性的自然灾害,例如四川及玉树地震,帐篷成为应急求援、震后重建时安置受灾人员的首选。鉴于帐篷的应急使用特征,往往室内人员及应急设备较为集中,造成室内散湿量过大,使得帐篷内湿度过高,尤其在寒冷及严寒地区的冬季,帐篷内壁面受潮结露甚至结冰成为显而易见的问题,严重降低帐篷的保温性能,同时使得帐篷内表面温度较低,对人体有较强的冷辐射感,人在湿冷环境中的舒适感明显降低,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エ作,甚至会因此而患上风湿等疾病。对于建筑来说,为了解决结露问题,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加强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或进行适时的通风换气。而对于帐篷这种应急装备,在寒冷的冬季使用时一般密闭性都较强,利用通风换气来除湿会使帐篷内的温度显著降低,增加采暖能耗,显然是不现实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帐篷使用过程中内部易结露结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帐篷内的定向除湿防结露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防结露效果好。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ー种用于帐篷内的定向除湿防结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易结露平板,该易结露平板是导热系数大于帐篷材料导热系数的材料;易结露平板上连接有导水槽,并且导水槽与易结露平板构成平滑的L状一体式结构;在易结露平板两侧,设有滑槽,在位于易结露平板部分的滑槽上,安装有沿滑槽往复运动的雨刷和破冰刀,并使雨刷和破冰刀贴在易结露平板表面;雨刷和破冰刀分别与运动频率控制箱相连接,并通过连杆进行转换,导水槽底部连接有集水槽,集水槽上连接有导水管。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帐篷内的定向除湿防结露装置带来的技术效果是I、解决了帐篷内表面大面积结露问题,提高帐篷的保温性能通过安装定向除湿防结露装置,由于防结露平板材料的导热系数大于帐篷材料导热系数,其内表面温度明显低于帐篷内表面温度,当帐篷内湿度较高且室外温度较低时,根据“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原理,帐篷内过多的水蒸气首先在该装置内表面结露,避免了帐篷内表面大面积结露结冰,改善了帐篷的保温性能。2、装置简便易安装,使用方便,操作性强该装置制作简便,且易于安装。只需安装在帐篷顶部,使其具有一定的倾角,便于凝结水收集即可。3、提高帐篷内热舒适性综合以上性能,室内过多的水蒸气凝结在定向除湿防结露装置表面,避免了帐篷内表面大面积受潮结露甚至结冰的现象,保证了帐篷的保温性能,不会因帐篷受潮使帐篷保温性能下降而对室内人员产生強烈的冷辐射感,提高了人员热舒适性。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定向除湿防结露装置在帐篷顶部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定向除湿防结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除水部分平面图;图4是集水部分平面图;图5是防结露装置侧视图;图6是防结露装置中雨刷与破冰刀转换过程图。图中的标记分别表示1、导热系数大于帐篷材料导热系数的易结露平板材料,2、雨刷,3、连杆,4、运动频率控制箱,5、导水槽,6、导水管,7、集水槽,8、滑槽,9、破冰刀。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ー步的详细说明。具体实施例方式參见图1,本专利技术的定向除湿防结露装置安装在帐篷顶部,不会对帐篷内人员的活动空间产生影响。安装方式为在帐篷顶部开ー个与定向除湿防结露装置大小相同的ロ,将该定向除湿防结露装置镶嵌在帐篷的棚顶上,定向除湿防结露装置与帐篷之间的缝隙用保温材料填充即可。參见图2,本实施例给出ー种定向除湿防结露装置的具体结构,包括易结露平板1,该易结露平板I是导热系数大于帐篷材料导热系数的材料;易结露平板I上连接有导水槽5,并且导水槽5与易结露平板I构成平滑的L状一体式结构;在易结露平板I和导水槽5两侧,设有滑槽8,在位于易结露平板I部分的滑槽8上,安装有沿滑槽8往复运动的雨刷2和破冰刀9,并使雨刷2和破冰刀9贴在易结露平板I表面;雨刷2和破冰刀9分别与运动频率控制箱4相连接,并通过连杆3进行转换,导水槽5底部连接有集水槽7,集水槽7上连接有导水管6。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帐篷内的定向除湿防结露装置,根据“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原理,由于易结露平板I采用的材料其导热系数与帐篷材料的导热系数差异较大,在较低的室外温度条件下,易结露平板I的表面温度明显低于帐篷内表面温度,使帐篷内过多的湿组分首先在易结露平板I表面结露凝水,防止了帐篷内表面大面积结露现象的发生。为及时将凝结水滴清除而不在易结露平板I的表面形成连续水膜,在易结露平板I上设置雨刷2和破冰刀9,将易结露平板I上的凝结水滴或结冰进行清除。凝结水或冰沿易结露平板流入导水槽5,使凝结水或冰沿导水槽5方向顺利流入集水槽7,导水槽5有一定的向下倾角。集水槽3的末端设置软质的导水管6,可将凝结水或冰定向除去,根据帐篷的使用情况,软质的导水管6可选择合理的导出位置。易结露平板I上的凝结水滴或冰在被刷下的过程中,由于自身重力的影响会有部分滴落,为防止凝结水滴落在帐篷内的地面,导水槽5的平面在水平方向的投影应略大于易结露平板I在水平方向的投影。由于易结露平板I安装在帐篷棚顶面平行位置,又需保证导水槽5有一定的向下倾角,因此,易结露平板I和导水槽5形成的L型一体式连接结构的夹角应大于帐篷棚顶坡度。其工作原理是,当帐篷内空气湿度大且室外空气温度低吋,该易结露平板I上的凝结水量将增加,为及时清理凝结水,可调节雨刷2的运动频率控制箱,以加快雨刷2在滑道8的运动频率。当采用雨刷清除凝结水滴时,为防止雨刷两边部分凝结水被刷出易结露平板I和导水槽5タト,在易结露平板I和导水槽5两侧设置滑槽8,使漏掉的凝结水或冰沿滑槽8流入集水槽7内。当易结露平板I表面温度低于零度时,凝结水将在易结露平板I表面冷凝结冰,此时可以将雨刷2转换成破冰刀9,其转换过程是转设置在动运动频率控制箱4上的控制按钮,使控制雨刷2与破冰刀9转换的连杆3将雨刷2推出,用破冰刀9进行除冰,使破冰刀9贴于易结露平板I的表面,其工作原理与雨刷相同。另外,易结露平板I与导水槽5之间所构成的平滑L状一体式连接方式,能够避免凝结水在其连接处滲出。易结露平板I与导水槽5的边缘设置的滑槽8有两个作用,ー个作用是充当雨刷2或破冰刀9沿易结露平板I滑动的轨道,另ー作用是雨刷2进行刷凝结水吋,雨刷2两边的水可以沿着滑槽8顺利流入集水槽7。以下是专利技术人给出的实施例。有一帐篷长6m,宽4m,墙高I. 8m,顶高2. 7m。假设帐篷内室温14°C,相対湿度为95 %,空气含湿量Cl1 = O. 00946kg/kg ;若将室内空气状态參数设为14°C,相対湿度为55 %,空气含湿量d2 = O. 0054kg/kg ;需要的除湿量W的计算公式为W = P XVX1. IX ((!「も)XL 2 + 24= I. 2X54X1. IX (O. 00946-0. 0054) XL 2 + 24= O. 015kg/h室温14°C,湿度95%的空气对应的露点温度为13. 2V ;帐篷传热系数Kz = O. 8ff/m2 -K,若防结露材料传热系数も=14ff/m2 -K,内表面换热系数比=8. 7W/m2 ·Κ,结露装置内表面温度为O. 3°C,结露。结露装置内表面温度O. 3°C,湿度100%对应的空气含湿量も=O.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峰王莹莹王登甲刘加平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