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处理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21845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31 0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处理除尘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除尘器无法满足一些企业对除尘器结构、除尘效果和制造成本等因素的要求。本装置包括一箱体,箱体内设有隔板,隔板将箱体内腔分割呈左右相邻的腔体一和腔体二;腔体一和腔体二的下部相连通;箱体上设有与腔体一顶部相连通的进气管和与腔体二顶部相连通的出气管;箱体底部设有集尘机构;腔体一内从上至下设有至少两片折流板,上下相邻的两个折流板中的一个折流板连接在腔体一的一侧壁上,另一个折流板连接在腔体一的另一侧壁上;折流板与连接该相邻折流板的腔体一侧壁之间和折流板之间均具有过流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除尘效率高,制造费用低,使用寿命长的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ー种除尘设备,特别是ー种预处理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在エ业生产中,某些エ序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如抛光。《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規定,“向大气排放粉尘的排污单位,必须采取除尘措施。严格限制向大气排放含有毒物质的废气和粉尘;确需排放,必须经过净化处理,不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上述的除尘或净化处理工艺中,除尘设备是必不可少的。目前,人们设计出的除尘器有以下几类机械式除尘器,袋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和静电除尘器等。其中机械式除尘器又包括重力除尘器、旋风除尘器和多管除尘器。上述的除尘器的结构、原理、除尘效率和适用环境均有所不同。上述的除尘器的种类虽然已有多种,但是还是无法满足ー些企业对除尘器结构、除尘效果和制造成本等因素的要求。因此, 迫切本领域技术人员再设计不同结构和原理的除尘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ー种能有效降低气体中粉尘含量的预处理除尘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预处理除尘装置,包括一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内设有隔板,所述的隔板将箱体内腔分割呈左右相邻的腔体一和腔体ニ ;所述的腔体一和腔体ニ的下部相连通;所述的箱体上设有与腔体ー顶部相连通的进气管和与腔体ニ顶部相连通的出气管;所述的箱体底部设有能使堆积的粉尘从箱体内取出的集尘机构;所述的腔体一内从上至下设有至少两片能使气体曲折流动且能使沉降的灰尘导入集尘机构内的折流板,上下相邻的两个折流板中的一个折流板连接在腔体一的一侧壁上,另ー个折流板连接在腔体一的另ー侧壁上;所述的折流板与连接该相邻折流板的腔体ー侧壁之间和两个上下相邻的所述的折流板之间均具有过流间隙。本预处理除尘装置的原理是利用粉尘的重力及增加气体与挡板的接触面积进而使粉尘粘附沉降在挡板上。具体来说,气体从进去管进入腔体一内,气体相对于箱体竖轴线曲折向下运动。在此运动过程中,气体从上至下与折流板相碰,粉尘便粘附沉降在折流板的表面。折流板表面一区域的粉尘粘附达到一定量后,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能克服与折流板表面之间的摩擦力而自动地下滑直至落入集尘机构内。然后,气体进入腔体ニ的底部;再接着气体向上运动直至从出气管排出。在上述的预处理除尘装置中,所述的腔体ニ内从上至下也设有至少两片能使气体曲折流动且能使沉降的灰尘导入集尘机构内的折流板,上下相邻的两个折流板中的ー个折流板连接在腔体ニ的ー侧壁上,另ー个折流板连接在腔体ニ的另ー侧壁上;所述的折流板与连接该相邻折流板的腔体ニ侧壁之间和两个上下相邻的所述的折流板之间均具有过流间隙。在腔体ニ内也设置折流板提高了气体与折流板接触的面积,即可以提高气体中粉尘被吸附的概率,由此有效地提高了本预处理除尘装置的除尘效率。经试验证明,本预处理除尘装置的除尘效率达到85%以上。在上述的预处理除尘装置中,所述的折流板倾斜设置,且折流板的最高处与箱体相连接;折流板的最低处与箱体的侧壁之间形成过流间隙。在上述的预处理除尘装置中,所述的折流板的最低处与箱体的侧壁之间形成过流间隙的宽度小于对应腔体(腔体一或腔体ニ)宽度的一半。该结构可以有效地保证气体与折流板之间的接触面积,同时也杜绝了气体垂直直线流动。在上述的预处理除尘装置中,所述的折流板相对于箱体与该折流板最高处相连的侧壁之间的夹角为40° 80°。该角度即可以保证流动顺畅地流动、与折流板相碰及吸附沉降的粉尘能自动地下滑。在上述的预处理除尘装置中,位于最下部的两个所述的折流板之间的过流间隙小于其余两个上下相邻折流板之间的过流间隙。该结构可使气体流过位于最下部的两个折流板之间的过流间隙的速度高于流过其他区域的速度,由此可提高利用粉尘自身重力沉降的效果及与折流板之间的粘附カ。在上述的预处理除尘装置中,位于最下部的一个所述的折流板的最低处能位于集尘机构内。在上述的预处理除尘装置中,所述的折流板通过焊接固定在箱体上。在上述的预处理除尘装置中,所述的箱体与折流板的斜边相対的一侧壁通过可拆卸结构与相邻的侧壁相连接。在上述的预处理除尘装置中,所述的箱体的侧壁上具有与折流板的结构和位置均一一对应的插槽,所述的折流板的外缘部嵌入插槽内。箱体侧壁的可拆卸和折流板的可拆卸均是为了方便清洗维护本预处理除尘装置,提高其使用寿命及杜绝粉尘造成的次生污染。在上述的预处理除尘装置中,所述的折流板为ー滤板。根据气体中含尘量不同,折流板可直接选用滤板,此结构可以保证除尘效果。在上述的预处理除尘装置中,所述的集尘机构包括一集尘抽屉,所述的集尘抽屉的外侧壁能与箱体的侧壁形成密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预处理除尘装置具有以下优点I、本除尘装置仅包括箱体和折流板,因此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优点。同吋, 箱体和折流板均可以采用薄板材进行制造,因此还具有生产制造灵活、方便且制造费用低的优点。2、本除尘装置还具有除尘效率高,使用方便及使用寿命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I是本预处理除尘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I中B-B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I、箱体;11、腔体一 ;12、腔体ニ ;2、折流板;3、隔板;4、过流间隙;5、集尘抽屉;6、进气管;7、出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ー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I所示,本预处理除尘装置包括箱体I、隔板3、集尘机构和折流板2。具体来说,箱体I具有一封闭地内腔;本说明书附图给出的箱体I呈长方体状。隔板3竖直设置且位于箱体I内,于是将箱体I内腔分割呈左右相邻的腔体一 11和腔体ニ 12 ;由于隔板3的下缘未与箱体I的底面相连,因此,腔体一 11和腔体ニ 12的下部是相连通的。箱体I上设有与腔体一 11顶部相连通的进气管6和与腔体ニ 12顶部相连通的出气管7。出气管7上可以连接有风机,通过控制风机运转能使气体从进气管6进入,依次通过箱体I的腔体一 11和腔体ニ 12,从出气管7排出。如图I至图3所示,腔体一 11内从上至下设有至少两片折流板2,折流板2相对于隔板3均呈倾斜设置。上下相邻的两个折流板2中的一个折流板2连接在腔体一 11的一侧壁上;另ー个折流板2连接在腔体一 11的另ー侧壁上。本说明书附图给出的数量为8 片;上下相邻的两个折流板2中的一个折流板2的最高处连接在隔板3上,另ー个折流板2 的最高处连接在与隔板3正对的侧壁上。连接在隔板3上的折流板2的最低处与隔板3正对的侧壁之间和上下相邻的折流板2之间均具有过流间隙4。腔体ニ 12内从上至下也设有至少两片折流板2,上下相邻的两个折流板2中的一个折流板2连接在腔体ニ 12的一侧壁上;另ー个折流板2连接在腔体ニ 12的另ー侧壁上。 本说明书附图给出的数量也为8片且腔体一 11内的折流板2和腔体ニ 12内的折流板2相对于隔板3对称设置。因此,上下相邻的两个折流板2中的一个折流板2的最高处也连接在隔板3上,另ー个折流板2的最高处连接在与隔板3正对的侧壁上。连接在隔板3上的折流板2的最低处与隔板3正对的侧壁之间和上下相邻的折流板2之间均也具有过流间隙4。为了提高除尘效率,折流板2的最低处与箱体I的侧壁之间形成过流间隙4的宽度小于对应腔体(腔体一 11或腔体ニ 12)宽度的一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美青
申请(专利权)人:玉环县太平洋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