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连接嵌入式离合控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21461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30 03:04
一种软连接嵌入式离合控制机构,包括操控部件和变速箱,变速箱的花键轴上套置带内花键的离合爪,其中:离合爪上活动连接拨叉;拨叉上连接张紧弹簧和回位弹簧;操控部件与拨叉之间用软性的离合线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软连接有效降低振动的传递,使操作者手部更加舒适;2.振动小;3.能远距离操控;4.操作方便,当需要进行离合时,可以先将离合操作杆挂到需要的档位,然后直接连上动力,不需要为了找准切入口而反复连接动力;5.张紧弹簧可以给离合线一个缓冲力,用于解决嵌入过程中的冲击与振动,延长了零件的使用寿命;6.成本较低、制作工艺简单,容易保证零件的生产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软连接嵌入式离合控制机构,属于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变速箱在换档时,因为两个待啮合零件的速度不一致,用刚性手柄强行推入会引起如下问题1.挂不进;2.局部挂进,但没挂到底,致使零件容易损坏;3.振动与冲击,会降低变速箱的使用寿命;4.操作复杂、需要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5.受距离限制。为更加平顺的换挡,现在的汽车及重要变速箱都采用同步器;但同步器成本高,结构较复杂,制造要求高,不适用一般的小型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振动小、易操作、不受距离限制、结构简单、 成本低、易制造,而且只要按照顺序操作就不会损坏零件,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小型设备的嵌入式离合控制的机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软连接嵌入式离合控制机构,包括操控部件和变速箱,变速箱的花键轴上套置带内花键的离合爪,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爪上活动连接拨叉;所述拨叉上连接张紧弹簧和回位弹簧;所述操控部件与拨叉之间用软性的离合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离合爪具有环槽;所述拨叉包括回转臂、拨叉杆、叉部,拨叉杆与变速箱盖枢接,叉部位于变速箱内,由根端和两个末梢端组成,叉部的根端与拨叉杆的下端固接,叉部的两个末梢端插入离合爪的环槽中,回转臂位于变速箱外并与拨叉杆的上端固接;所述回位弹簧一端与变速箱固定而另一端与回转臂连接;所述张紧弹簧一端与回转臂连接而另一端与离合线连接。所述回转臂的一端与拨叉杆固定;所述回位弹簧和张紧弹簧与回转臂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回转臂的中心线和叉部之间具有夹角。所述操控部件包括手柄,手柄的底端连接回转套并可带动回转套转动,回转套上固定连接耳。所述手柄的底端与回转套沿回转套的轴向铰接。所述离合线包括两端连接耳和中部覆有外皮的芯线,连接耳与芯线连接。芯线是可以在外皮的内腔滑动的。所述外皮的两端连接由螺杆和螺母构成的长度调节机构。所述连接耳为单耳或双耳。所述离合线中部的两端均用固定板固定。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I.软连接有效降低振动的传递,使操作者手部更加舒适;2.振动小,经过对使用该机构的机器的测试,振动值明显降低;3.能远距离操控,可以将其安排在手可以方便触及的地方,不必因为够不着而来回跑;4.操作方便,当需要进行离合时,可以先将离合操作杆挂到需要的档位,然后直接连上动力,不需要为了找准切入口而反复连接动力;5.张紧弹簧可以给离合线及待嵌入的零件一个缓冲力,用于解决嵌入过程中的冲击与振动,延长了零件的使用寿命;6.成本较低、制作工艺简单,容易保证零件的生产合格率。附图说明图I为操控部件示意图2为月牙板不意图3为拨叉结构图4为离合线结构图5为两档机构传动件意图6为两档机构的软连接整体布局不意图7为三档机构传动件示意图8为三档机构的软连接整体布局示意图。图中1花键输入轴;2离合爪;3滑动铜套离合爪链轮;4键连接传动齿轮I ;5键连接传动齿轮II ;6滑动铜套离合爪齿轮I ;7内花键双头离合爪;8花键传动轴;9滑动铜套传动齿轮II ; 10键连接传动齿轮III ;11传动链轮;12传动轴;13键连接传动齿轮IV; 14回位弹簧;15张紧弹簧;16离合线;17控制面板;18回转套;19离合操作杆;20连接耳;21 离合线固定板;22拨叉块;23叉部;24回转臂;25月牙板;31离合线头;32芯线;33螺杆; 34螺母;35外皮。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软连接嵌入式离合控制机构,包括操控部件和变速箱,如图6所示,变速箱的花键输入轴I上套置带内花键的离合爪2,其中离合爪2的外周具有环槽,离合爪2上活动连接拨叉;拨叉上连接张紧弹簧15和回位弹簧14 ;操控部件与拨叉之间用软性的离合线连接。请参阅图I。操控部件包括手柄19,手柄的底端连接回转套18并可带动回转套18 转动,回转套18上固定连接耳20,该连接耳为单耳或U形双耳。手柄的底端与回转套固接或与回转套沿回转套的轴向铰接。请参阅图3和图6,拨叉包括回转臂24、拨叉杆、叉部23,拨叉杆与变速箱盖枢接, 叉部23位于变速箱内,由根端和两个末梢端组成,叉部23的根端与拨叉杆的下端固接,叉部的两个末梢端插入离合爪2的环槽中,两个末梢端的内侧铰接拨叉块22 ;回转臂24位于变速箱外,回转臂24的一端与拨叉杆的上端固接;回转臂24的另一端连接回位弹簧14和张紧弹簧15。回位弹簧14的另一端与变速箱固定;张紧弹簧15的另一端与离合线16连接。回转臂的中心线和叉部之间具有夹角。请参阅图4。离合线16包括两端连接耳31和中部覆有外皮的芯线32,连接耳与芯线连接。芯线是可以在外皮的内腔中滑动的。外皮的两端连接由螺杆33和螺母34构成的长度调节机构。其中单耳离合线头31的作用是与其它零件连接;芯线32可以在外皮内腔移动,传递动作;螺杆33起调节作用;螺母34固定已调节好的离合线外皮,保持整个离合线的可用长度;外皮35连接两端螺杆,共同调节离合线的可用长度。当采用月牙板进行自锁时,为使离合线头受力均匀,可采用双耳结构的离合线头。离合线中部的两端均用固定板21固定。离合线16的芯线与外皮是柔性零件,有效地阻止了振动的传递,使工作人员在操作时更舒适,并使离合操作杆19不受距离限制;离合线两端的固定板21 (分别与扶手面板和变速箱盖固定)用以固定离合线16的外皮,使离合线的可用长度在一定范围内灵活可调。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工作原理。I.当离合的档位为2个时请参阅图2、图3、图5和图6。当内花键离合爪2未与滑动铜套离合爪链轮3结合时,键连接传动齿轮I 4得到动力后带着花键输入轴I与内花键离合爪I 2转动;当内花键离合爪2与滑动铜套离合爪链轮3结合时,滑动铜套离合爪链轮3跟随轴转动,实现动力传递。具体的实现过程如下将月牙板25的一端与离合操作杆19的U形连接耳20连接,另一端与离合线的双耳连接耳连接;将离合操作杆从“离”扳倒“合”位(图6),月牙板25与离合操作杆的连接耳20连接的一端将随离合操作杆的回转套转过一个角度,离合线芯线32 带着张紧弹簧15往控制面板17的“合”位移动,当离合操作杆的连接耳20带着月牙板25 转到与离合线螺杆33之间的角度大于180°时,在止逆锁定机构(图中未示)的作用下,离合操作杆被锁住不会回弹,其上连接的所有零件随着离合操作杆的U形连接耳20转过一个角度,使整个机构自锁。如果内花键离合爪2的爪嵌入到滑动铜套离合爪链轮3的爪槽内, 则连接动力,动力得到传递;如果内花键离合爪2的爪未嵌入到滑动铜套离合爪链轮3的爪槽内(即爪与爪顶着),此时张紧弹簧15被拉伸,连接动力后内花键离合爪2立即运转,而滑动铜套离合爪链轮3受链条、输出链轮等零件的束缚,是不能转动的,而张紧弹簧15会通过拨叉的回转臂24始终给拨叉的叉部23 —个力,拨叉块22是可以在叉部23末梢端的孔内转动的,无论拨叉23转过什么角度,它会始终保持给内花键离合爪2—个轴向的力;当内花键离合爪2的爪正对滑动铜套离合爪链轮3的槽时,张紧弹簧15的张紧力就能使它们迅速结合,动力得到传递。当需要切断动力时,只需将离合操作杆20推到控制面板17的“离” 位,回位弹簧14 (始终受一定的预紧力)同样可以通过拨叉的回转臂24给拨叉的叉部23 一个脱开的力。整个操作过程都是通过柔性件连接的,有效降低了冲击与噪声。2.当离合的档位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伊莎张国平季芳
申请(专利权)人:绿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