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星源专利>正文

无底线的计算机刺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21358 阅读:3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9 23:21
一种无底线的计算机刺绣机,于机台所具的基座上设置有可供布料定位的框架,且基座位于框架周围上、下二侧处设置有二组或二组以上呈二轴或二轴以上直线或旋转方向往复位移的驱动装置,即可将复数刺绣机具所具的支架分别与驱动装置结合,使其支架上位于框架上、下二侧处呈相对应的夹持器可利用升降装置来带动其呈垂直轴直线方向往复位移,同时由夹持器所具的二夹爪呈相对式的夹持或张开状态,并配合另一夹持器对绣针上穿设的色线依照预先规划移动路径或参数设定的刺绣针法呈循环拉针、刺绣而绣纺于布料上形成连续刺绣图案或立体造型,并具有便于量产、提高加工效率而降低生产成本的效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底线的计算机刺绣机,尤其指可利用机台上的二夹持器依照所预先规划移动路径的刺绣针法呈循环拉针、刺绣动作,而可将绣针所穿设的色线绣纺于布料上形成连续的刺绣图案或立体造型。
技术介绍
按,刺绣是中国文化艺术的代表,在一般应用广泛的布料平整的布面上,利用针线通过刺绣针法一针一线绣出具有立体感的刺绣品。然而,传统的刺绣针法大致上可分为直绣、盘针、套针、擞和针、抢针、平针、散错针、编绣、施针、辅助针、变体绣多种针法变化运用,可用来绣纺真形象,力求所绣的形体更为逼真,且可借助于其它工具、材料和工艺方法等,增强所绣的景物形似程度与神情生动, 使常规的刺绣发生变化,也可独立地绣出各种图案画。不过传统刺绣品在布面上绣出的图案或立体造型仍是以人工方式进行,使刺绣过程中需要经验丰富的人员才能达到一定水平,且若刺绣品用在衣服、商业展或博览会公司标志或其它醒目图案的刺绣,往往需要雇用许多人员以因应大量的生产需求,其所耗费的工时与成本相当高;另,为了满足消费者客制化需求,对于指定的图案或立体造型的刺绣过程亦较为繁琐且困难,不但难以确保刺绣品一定的质量,也无法达到刺绣自动化大量生产; 此外,前述人工方式进行刺绣的过程中,其双手反复用力和重复的劳力运作容易使人员产生疲倦感,并会导致长时间产生累积性职业伤害,为了减少职业伤害发生,则必须减少人员工作量、延长休息时间以及重新安排作业程序,造成生产效率较差,且不符合经济效益上的考虑。再者,随着刺绣传统产业不断突破创新,目前市面上便发展出各种计算机刺绣机, 具有一机座,并于机座上设置有数台刺绣单机,且位于刺绣单机下方设有矩型的移动框架, 当布料平铺于移动框架上时,可利用复数门型夹将布料夹持于移动框架周边上呈现绷紧状态,而于刺绣的过程中,刺绣单机及移动框架会受到一微电脑的控制,以因应针绣的图案或立体造型作相对应的作动,便可由刺绣单机内部的传动机构带动于钩线器转动,并配合机体上的针杆针送、钩线器进行钩底线而刺绣于布料上,其虽可在布料上加工形成连续的刺绣图案或立体造型,但因移动框架配合刺绣单机水平移动的距离相当有限,使其刺绣品的长度便会受到限制而仅能适用于小型的布料刺绣作业,且因每台刺绣单机只能作垂直方向的上、下针绣动作,便容易受到特定刺绣针法角度上的限制、无法做到细致化,难以确保刺绣品整体的质量,而有待从事于此行业者重新设计来加以有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底线的计算机刺绣机,以改进公知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无底线的计算机刺绣机,包括有机台及复数刺绣机具,而机台所具的基座上设置有可供预设布料定位的框架,且基座位于框架周围上、下二侧处设置有二组或二组以上呈二轴或二轴以上直线或旋转方向往复位移的驱动装置,并以复数刺绣机具所具的支架分别与驱动装置结合,且支架位于框架上、下二侧处设有二个或二个以上呈相对应的夹持器及可分别带动夹持器呈垂直轴直线方向往复位移的升降装置, 使夹持器可配合另一夹持器呈相对式的夹持或张开状态,并对预设针线设备上的绣针进行取针或换针,再将绣针上穿设的色线呈现循环拉针、刺绣的动作而绣纺于预设布料上。所述无底线的计算机刺绣机,其中,该机台的基座内部为收容有控制模块,并由控制模块来驱动驱动装置、升降装置使复数刺绣机具上呈相对应的二夹持器依照预定移动路径或参数设定而呈现循环拉针、刺绣动作。所述无底线的计算机刺绣机,其中,该机台的基座一侧设有可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的微电脑,并利用微电脑控制或输入操作的指令。所述无底线的计算机刺绣机,其中,该机台的控制模块可与外部输入装置上的传输线电性对接,并通过外部输入装置接收数据转换成控制模块向量化与计算移动路径及其它参数的设定控制。所述无底线的计算机刺绣机,其中,该机台的二组驱动装置位于框架二侧处为分别设有可呈X轴直线方向往复位移的驱动部,且二驱动部上分别横向接设有可呈Y轴直线方向往复位移的传动部,并以传动部分别与复数刺绣机具的支架结合,使二组刺绣机具可分别位于框架上、下二侧处呈X轴与Y轴直线方向往复位移。所述无底线的计算机刺绣机,其中,该驱动装置的二驱动部可分别为气压缸、电磁阀驱动连杆或马达驱动螺杆、链轮及其链条,并于驱动部上接设有可带动传动部往复位移的滑移座,且二传动部亦可分别为气压缸、电磁阀驱动连杆或马达驱动螺杆、链轮及其链条,再于传动部上则接设有可带动刺绣机具往复位移的推移座。所述无底线的计算机刺绣机,其中,该复数刺绣机具的二升降装置上分别设有作动部,且作动部可为气压缸、电磁阀驱动连杆或马达驱动螺杆、链轮及其链条,其二作动部上分别接设有可带动二夹持器位于框架上、下二侧处呈Z轴直线方向往复位移的位移座。所述无底线的计算机刺绣机,其中,该复数刺绣机具的夹持器具有呈相对式的二夹爪,并于夹持器上连接有可利用气压或油压方式驱动其二夹爪对预设绣针进行取针或换针而呈现相对式夹持或张开状态的预设管路,且夹持器上设有可带动其二夹爪呈一角度旋动的轴部。所述无底线的计算机刺绣机,其中,该复数刺绣机具位于夹持器与升降装置之间设有可控制夹持器对预设绣针拉力大小的拉力感知器。所述无底线的计算机刺绣机,其中,该机台上的二组驱动装置位于框架外侧处设有旋转驱动部,且旋转驱动部可为马达驱动齿轮、皮带轮及其皮带或链轮及其链条,并以第一旋动部带动刺绣机具作预定角度旋转动作,再利用升降装置带动夹持器呈Z轴方向往复位移,而升降装置的作动部上则枢设有可带动其夹持器呈直线轴方向往复位移的直线驱动部,其直线驱动部可为气压缸、电磁阀驱动连杆或马达驱动螺杆、链轮及其链条,由此一旋转轴配合一直线轴夹形成可模拟机械手臂以悬空式带动刺绣机具二轴或二轴以上直线或旋转方向的运动。所述无底线的计算机刺绣机,其中,该机台上的二组驱动装置位于框架外侧处设有第一旋动部及第二旋动部,且第一、第二旋动部可分别为马达驱动齿轮、皮带轮及其皮带或链轮及其链条,并以第一、第二旋动部带动刺绣机具作预定角度旋转动作,再利用升降装置带动夹持器呈Z轴方向往复位移,由此二旋转轴配合一直线轴夹形成可模拟机械手臂以回平旋转方式带动刺绣机具二轴或二轴以上直线或旋转方向的运动。所述无底线的计算机刺绣机,其中,该机台相邻于框架周边处为设置有预设针线设备,而预设针线设备包括有复数绣针及可收容绣针的置针盒,且各绣针可分别为单头针或双头针,并于绣针中央处所贯穿的穿孔内穿设有可为各种材质与颜色的色线。本专利技术的效益是I)在于机台所具的基座上框架定位有布料,使其框架上、下二侧处二组或二组以上刺绣机具上的夹持器进行三轴或三轴以上直线或旋转方向移动,便可由夹持器所具的二夹爪呈相对式的夹持或张开状态,并配合另一夹持器对绣针上穿设的色线进行取针或换针后,再将绣针依照所预先规划移动路径或参数设定的刺绣针法变化运用而呈现循环拉针、 刺绣动作,以因应针绣的图案或立体造型实现在布料上可绣纺出相对应的各种文字、图案或立体造型,则可通过自动化刺绣作业缩短人工操作对于指定图案或立体造型绣纺所耗费的工时与成本,以满足客制化的需求,并具有便于量产、提高加工效率而降低生产成本的效用。2)在于刺绣机具可利用夹持器上的轴部呈一角度旋动,并配合拉力感知器进行拉力大小的控制,防止夹持器过度拉扯绣针所造成色线拉断或布料产生绉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星源
申请(专利权)人:杨星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