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轮加工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12254 阅读:153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7-26 1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丝轮加工模具,包括模具座,所述模具座上安装有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分为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具有上模型腔,所述下模具有与上模相应的下模型腔,所述上、下模的型腔内设有螺纹成型纹路,所述上、下模上分别设有限位杆和限位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加工生产,有效提高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滚丝机上利用金属塑性变形的方法滚压出螺纹的一种工具, 具体是一种丝轮加工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技术中存在滚丝机床精度差,振动大,运转不正常下服役,滚丝模具对位不正,被滚压件发生轴向位移,牙纹受到剪切和挤压两种应力作用,被滚压螺纹丝坯尺寸大小不均,表面未清理干净,有砂轮沫、氧化皮和污脏物,被滚压件硬度不均匀(8. 8级螺栓应在27 30HRC ;10. 9级应在35 37HRC),防止有时因管理不善将未经回火的高硬度 (5(T55HRC)的淬火件混和入回火件中,其硬度与滚丝轮牙纹刃口硬度相近,导致崩刃。滚压时未加入润滑剂,造成干摩擦,使牙尖温度急剧升高至超过滚丝轮回火温度,牙纹过度回火被软化,发生倒牙、堆牙失效,滚丝轮出厂前必须充分退磁,留有残磁,工作时因牙纹吸附细铁沫将加速磨损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加工生产的丝轮加工模具。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提供如下方案一种丝轮加工模具,包括模具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座上安装有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分为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具有上模型腔,所述下模具有与上模相应的下模型腔,所述上、下模的型腔内设有螺纹成型纹路。所述上、下模上分别设有限位杆和限位孔。本技术丝轮加工模具采用优化后的模具结构,改进型腔内的螺纹成型纹路的弧度,该结构是针对产品因料后不一致,导致产品收缩产生变形,难以保证产品的圆周度, 这种情况作出的改进,对模具进行制作反收缩进行补偿,以保证产品的圆周度要求。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一种丝轮加工模具,包括模具座1,所述模具座I上安装有模具本体2, 所述模具本体2分为上模3和下模4,所述上模3具有上模型腔5,所述下模4具有与上模3 相应的下模型腔6,所述上、下模3、4的型腔内设有螺纹成型纹路7,所述上、下模3、4上分别设有限位杆8和限位孔9。权利要求1.一种丝轮加工模具,包括模具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座上安装有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分为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具有上模型腔,所述下模具有与上模相应的下模型腔, 所述上、下模的型腔内设有螺纹成型纹路。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丝轮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模上分别设有限位杆和限位孔。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丝轮加工模具,包括模具座,所述模具座上安装有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分为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具有上模型腔,所述下模具有与上模相应的下模型腔,所述上、下模的型腔内设有螺纹成型纹路,所述上、下模上分别设有限位杆和限位孔。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加工生产,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文档编号B21H3/02GK202343825SQ201120457848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8日专利技术者章云 申请人:安徽省中日农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云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中日农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 2015年01月16日 11:42
    m238模具钢是产自瑞典一胜百的预硬塑料模具钢品质优越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可加工性其出厂的预硬状态使得模具的加工生产更加方便高效对于部分对硬度要求不高的模具可以不经过热处理环节目前行业中应用极为广泛得到众多模具设计师的认可和好评
    0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