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伯新专利>正文

一种全自动夹紧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09486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2 1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设备领域,尤其与一种装夹工件的夹紧机构有关。现有的夹紧机构夹紧工件过程中,夹紧速度、夹紧精度满足不了自动车床的要求。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全自动夹紧机构,支承固定连接在夹头座上,夹头穿过支承的内腔螺纹连接在夹头座上,卡盘座固定连接在夹头座上,螺母固定连接在夹头座的中空内腔内,拉紧螺钉套装于螺母的中空内腔内,拉紧螺杆穿过弹簧夹头的内腔螺纹连接在拉紧螺钉上,顶拉轴穿过卡盘座的中空内腔螺纹连接在螺母上。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因结构紧凑合理,支承轴向伸出距离短,刚性好,提高了装夹精度,提高了夹紧还度保证了工件的装夹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设备领域,尤其与一种装夹工件的夹紧机构有关。
技术介绍
在现有工业生产中,用夹头装夹工件的夹紧机构应用非常广泛,夹头一般分为外涨和内涨,这两种夹紧机构在自动车床上使用得非常多,用于快速装夹工件,提高生产效率,而在现有的夹紧机构夹紧工件过程中,夹紧速度、夹紧精度满足不了自动车床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现有的各种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合理、精度高能进行自动夹紧的夹紧机构,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夹紧机构,包括夹头,其特征在于支承固定连接在夹头座上,夹头穿过支承的内腔螺纹连接在夹头座上,卡盘座固定连接在夹头座上,螺母固定连接在夹头座的中空内腔内,拉紧螺钉套装于螺母的中空内腔内,拉紧螺杆穿过弹簧夹头的内腔螺纹连接在拉紧螺钉上,顶拉轴穿过卡盘座的中空内腔螺纹连接在螺母上。本专利技术使用时,工件安装于夹头的外表面,并紧靠支承的端面,顶拉轴另一端连接到动力源(回转油缸、回转气缸等装置),由动力源拉动顶拉轴作轴向移动,当动力源将顶拉轴向动力源方向拉时,顶拉轴带动拉紧螺钉及拉紧螺杆向动力源方向移动使夹头涨开,夹紧工件;反之当动力源将顶拉轴向夹头方向推时,夹头复位,松开工件。使用本专利技术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因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支承轴向伸出距离短,刚性好,提高了装夹精度,提高了夹紧还度保证了工件的装夹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夹头1,支承8固定连接在夹头座6上,夹头1穿过支承8 的内腔螺纹连接在夹头座6上,卡盘座5固定连接在夹头座6上,螺母4固定连接在夹头座 6的中空内腔内,拉紧螺钉3套装于螺母4的中空内腔内,拉紧螺杆2穿过弹簧夹头1的内腔螺纹连接在拉紧螺钉3上,顶拉轴7穿过卡盘座5的中空内腔螺纹连接在螺母4上。本专利技术使用时,工件安装于夹头1的外表面,并紧靠支承8的端面,顶拉轴7另一端连接到动力源(回转油缸、回转气缸等装置),由动力源拉动顶拉轴7作轴向移动,当动力源将顶拉轴7向动力源方向拉时,顶拉轴7带动拉紧螺钉3及拉紧螺杆2向动力源方向移动使夹头1涨开,夹紧工件;反之当动力源将顶拉轴7向夹头1方向推时,夹头1复位,松开工件。权利要求1. 一种全自动夹紧机构,包括夹头(1),其特征在于支承(8)固定连接在夹头座(6) 上,夹头(1)穿过支承(8)的内腔螺纹连接在夹头座(6)上,卡盘座(5)固定连接在夹头座 (6)上,螺母(4)固定连接在夹头座(6)的中空内腔内,拉紧螺钉(3)套装于螺母(4)的中空内腔内,拉紧螺杆(2)穿过弹簧夹头(1)的内腔螺纹连接在拉紧螺钉(3)上,顶拉轴(7)穿过卡盘座(5)的中空内腔螺纹连接在螺母(4)上。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设备领域,尤其与一种装夹工件的夹紧机构有关。现有的夹紧机构夹紧工件过程中,夹紧速度、夹紧精度满足不了自动车床的要求。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全自动夹紧机构,支承固定连接在夹头座上,夹头穿过支承的内腔螺纹连接在夹头座上,卡盘座固定连接在夹头座上,螺母固定连接在夹头座的中空内腔内,拉紧螺钉套装于螺母的中空内腔内,拉紧螺杆穿过弹簧夹头的内腔螺纹连接在拉紧螺钉上,顶拉轴穿过卡盘座的中空内腔螺纹连接在螺母上。使用本专利技术,因结构紧凑合理,支承轴向伸出距离短,刚性好,提高了装夹精度,提高了夹紧还度保证了工件的装夹精度。文档编号B23Q3/12GK102554664SQ20101059645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0日专利技术者袁伯新 申请人:袁伯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伯新
申请(专利权)人:袁伯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