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尖笋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96834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1 2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涉及竹笋加工,尤其是涉及一种小尖笋生产工艺。它解决了现有技术易于受到竹笋积极性影响等技术问题。本生产工艺包括下述步骤:S1原料制备;S2漂洗脱盐;S3预煮;S4调味。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小尖笋生产工艺的优点在于:工序简单,能够定时定量生产,不受竹笋上市季节性限制,提高经济价值,并且不含对人体有害物质,口感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
,涉及竹笋加工,尤其是涉及一种小尖笋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小尖笋是指经加工而成可直接食用的竹笋,通常因采用较小的竹笋制作而得名。 小尖笋既可作为休闲食品,又可用于餐桌,是近几年开发的竹笋加工新产品。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调味笋的生产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预煮;2)自然发酵处理;幻杀菌处理;4)漂烫处理力)压榨处理;6)配料。 上述方案虽然能够提高竹笋的口感,但是整体加工工序复杂,加工成本高。最重要的不足之处是由于新鲜笋的上市时间有季节性,上述方案在产笋旺季才能进行生产加工,加工完成后的手剥笋保存时间又十分有限,食用保存时间过长的手剥笋不利于人体健康。此外,集中加工不仅工作压力繁重,而且容易造成手剥笋的经济价值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工序简单,能够定时定量生产,不受竹笋上市季节性限制,不含对人体有害物质,口感好的小尖笋生产工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小尖笋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 本生产工艺包括下述步骤Sl原料制备将新鲜笋去壳腌制贮藏,制得可供随时取用的原料笋;S2漂洗脱盐根据需要量取出腌制贮藏的原料笋,将原料笋用流动水漂洗一段时间,脱去原料盐份;S3预煮将脱盐后的原料笋加水烧开5-10分钟,换水后再加热烧开,然后用冷水将原料笋快速冷却,冷却透备用;S4调味将原料笋、食盐、食用油、白糖、味精、水解植物蛋白、呈味核苷酸二钠 (I+G)和辣椒搅拌均勻,即得成品。在竹笋上市的旺季,将大量新鲜竹笋进行腌制贮藏,以备日后加工手剥笋所需。当需要加工时,根据需要加工的量取用腌制贮藏的原料笋。由于腌制贮藏的原料笋经过了漂洗去除了大量盐分,因此不会影响加工而成的小尖笋口感。在上述的小尖笋生产工艺中,在上述的步骤S2中,流动水漂洗时间为8-10小时。在上述的小尖笋生产工艺中,在上述的步骤S3中,再次加热烧开后,放入适量柠檬酸,维持15-20分钟,加入适量D-异抗坏血酸钠,恒温20-30分钟,然后再用冷水快速冷却。在上述的小尖笋生产工艺中,在上述的步骤S3中,所述的柠檬酸占原料笋总重量的0. 1-0. 2% ;所述的D-异抗坏血酸钠占原料笋总重量的0. 05-0. 10%。在上述的小尖笋生产工艺中,在上述的步骤S3中,所述的柠檬酸占原料笋总重量的0. 14% ;所述的D-异抗坏血酸钠占原料笋总重量的0. 08%。在上述的小尖笋生产工艺中,在上述的步骤S4中,每IOkg原料笋中加入食盐 340-360g、食用油150-250g、白糖180_220g、味精15_25g、水解植物蛋白1. 5-2. 5g、呈味核苷酸二钠(I+G)4-6g、辣椒 25-350g。在上述的小尖笋生产工艺中,在上述的步骤S4中,每IOkg原料笋中加入食盐 350g、食用油200g、白糖200g、味精20g、水解植物蛋白2g、呈味核苷酸二钠(I+G)5g、辣椒 300go在上述的小尖笋生产工艺中,在完成步骤S3之后,对原料笋进行挑选,切除老根, 挑出杂有泥疤、霉烂、发黑的原料笋。在上述的小尖笋生产工艺中,将加工完成的小尖笋进行整理,按规格称量、装袋, 然后用真空包装机封口,并进行杀菌。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小尖笋生产工艺的优点在于工序简单,能够定时定量生产,不受竹笋上市季节性限制,提高经济价值,并且不含对人体有害物质,口感好。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小尖笋生产工艺包括下述步骤Sl原料制备将新鲜笋去壳腌制贮藏,制得可供随时取用的原料笋;S2漂洗脱盐根据需要量取出腌制贮藏的原料笋,将原料笋用流动水漂洗一段时间,脱去原料盐份;流动水漂洗时间为8-10小时。S3预煮将脱盐后的原料笋加水烧开5-10分钟,换水后再加热烧开,然后用冷水将原料笋快速冷却,冷却透备用;再次加热烧开后,放入适量柠檬酸,维持15-20分钟,加入适量D-异抗坏血酸钠,恒温20-30分钟,然后再用冷水快速冷却。所述的柠檬酸占原料笋总重量的0. 1-0. 2%;所述的D-异抗坏血酸钠占原料笋总重量的0. 05-0. 10%。更优选地, 柠檬酸占原料笋总重量的0.14% ;所述的D-异抗坏血酸钠占原料笋总重量的0.08%。在完成步骤S3之后,对原料笋进行挑选,切除老根,挑出杂有泥疤、霉烂、发黑的原料笋。S4调味将原料笋、食盐、食用油、白糖、味精、水解植物蛋白、呈味核苷酸二钠 (I+G)和辣椒搅拌均勻,即得成品。每IOkg原料笋中加入食盐340-360g、食用油150_250g、 白糖180-220g、味精15-25g、水解植物蛋白1. 5-2. 5g、呈味核苷酸二钠(I+G)4_6g、辣椒 25-350g。更优选地,每IOkg原料笋中加入食盐350g、食用油200g、白糖200g、味精20g、 水解植物蛋白2g、呈味核苷酸二钠(I+G)5g、辣椒300g。将加工完成的小尖笋进行整理,按规格称量、装袋,然后用真空包装机封口,并进行杀菌。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专利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权利要求1.一种小尖笋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本生产工艺包括下述步骤Sl原料制备将新鲜笋去壳腌制贮藏,制得可供随时取用的原料笋;S2漂洗脱盐根据需要量取出腌制贮藏的原料笋,将原料笋用流动水漂洗一段时间, 脱去原料盐份;S3预煮将脱盐后的原料笋加水烧开5-10分钟,换水后再加热烧开,然后用冷水将原料笋快速冷却,冷却透备用;S4调味将原料笋、食盐、食用油、白糖、味精、水解植物蛋白、呈味核苷酸二钠(I+G)和辣椒搅拌均勻,即得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尖笋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的步骤S2中,流动水漂洗时间为8-10小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尖笋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的步骤S3中,再次加热烧开后,放入适量柠檬酸,维持15-20分钟,加入适量D-异抗坏血酸钠,恒温20-30分钟,然后再用冷水快速冷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尖笋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的步骤S3中,所述的柠檬酸占原料笋总重量的0. 1-0.2% ;所述的D-异抗坏血酸钠占原料笋总重量的 0. 05-0. 1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尖笋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的步骤S3中,所述的柠檬酸占原料笋总重量的0. 14% ;所述的D-异抗坏血酸钠占原料笋总重量的0. 08%。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尖笋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的步骤S4中,每IOkg 原料笋中加入食盐340-360g、食用油150-250g、白糖180_220g、味精15_25g、水解植物蛋白 1.5-2. 5g、呈味核苷酸二钠(I+G)4-6g、辣椒 25-350g。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小尖笋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的步骤S4中,每IOkg 原料笋中加入食盐350g、食用油200g、白糖200g、味精20g、水解植物蛋白2g、呈味核苷酸二钠(I+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烈火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富阳千禧笋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