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蓄热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蓄热可解决热能供需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匹配所造成的浪费,蓄热技术已普遍应用于空调、供热等领域,随着研究的深入,蓄热材料也逐渐进入生态建筑等新兴领域。由于相变蓄热材料同时利用物质固有的热容和物态变化的相变热来蓄存热能,因此具有较大的蓄热密度,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发展迅猛。目前的相变蓄热材料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向有机相变蓄热材料和无机相变蓄热材料。无机相变蓄热材料具有较高的单位体积蓄热量和良好的导热性,其缺点也十分明显,比较容易产生过冷和相分离,对相变材料的综合应用和整体利用效率影响较大。有机相变蓄热材料性能较稳定,几乎无过冷和相分离问题,缺点是相变潜热较低,物质密度较小,造成有机相变蓄热材料单位体积蓄热量较小。综合考虑,有机相变蓄热材料的优势仍比较明显。温度范围如能与实际使用配合得当,蓄热相关产业也能因此得到发展。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人员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开发出了一些相变蓄热材料,有些已投入实际生产和应用,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如性能不稳定,特别是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相分离现象;开发出的相变蓄热材料相变温度不适宜,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学来,于树轩,于美,林原培,李志伟,王为,李晓菲,谷帅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